桃花曲GL - 桃花曲GL_分節閱讀_107

二人又往下走,已游差不多了,漢王手中提了盞燈,燈罩上畫著她心心念念的桃花,這是一早就買下的,漢王十分喜歡,一路提在手中,另一手本是捏著君瑤的衣角的,此時卻不敢捏了。
君瑤恐她彆扭,與她勸慰道:“旁人看不清,錯認了,胡言亂語也是有的,殿下不必放在心上。”
漢王點點頭,乖巧道:“我知道。”然而分明是安慰的話,她卻又覺得倘若阿瑤不分說這一句,她心中是朦朦朧朧的歡喜,一句娘子好似將她與阿瑤有了更深的牽絆,然而一分說,那歡喜也隨著變成胡言亂語了。
漢王有些低落起來,卻又尋不出緣由,但今夜阿瑤是陪她同來的,她若不高興,必會敗了興緻,便也小心地將失落的小眼神藏起來,好不讓君瑤看到。
廟會散,已是子時,自是回不得西山了。漢王宮就在城中,漢王引君瑤往宮中去。
漢王宮與其說是宮室,更像一建得極大,極宏偉的府邸,只府門造得極寬,且高,氣勢磅礴。
門前侍衛皆識得漢王,見她回來,自是急忙開門。
漢王入門,與君瑤往宮中去。
時候不早,宮中侍婢內宦多已歇下,唯不時遇見來回巡邏的禁衛。漢王緊張,不時看君瑤的神色。她常往君姐姐家中去,君姐姐卻是頭一回來她家,不知她喜不喜歡。
“宮中有一處園囿,景緻很好,夏日來,能聞蟬鳴,在湖心水榭中,清涼如春秋,甚舒爽。”漢王與君瑤介紹。
只是她也未曾親見,皆是聽臣下所言,說起來,便不大有底氣,唯恐過譽。
君瑤察覺她緊張,摸了摸她軟軟的後頸,柔聲道:“待夏日,殿下再引我來此,可好?”
漢王連忙點頭,很欣喜。
夜已深,此時自是不好在宮中遊玩,漢王將君瑤帶到她的寢殿,將她安置在側殿。殿中被褥皆備,乃是漢王平日小憩所用。
君瑤往側殿歇了。
漢王回了寢殿,也要歇下,內侍忽來稟,國相求見。
國相乃是漢王在京中的家令,侍奉她多年,甚是忠心,她就國,便乾脆令家令做了國相,並掌管宮中細務。
如此國相權力極大,時常忙得腳不沾地,偶爾也會留宿宮中。
今夜他方處置完一日政事,欲歇下,聽聞殿下回宮,攜了位小娘子同行,登時大喜過望,急急忙忙趕來了。
殿下親事一直無著落,他一忠心耿耿的老臣急得頭髮都白了,日日都盼著殿下成親,生一屋子小王子,漢國方後繼有人。
盼了多年,終於見著了些許曙光,國相焉能不喜。
奔直寢殿,見了漢王。漢王只以國相深夜覲見,有要事呈稟,正神色肅穆,正襟危坐。
國相看了看漢王,心中輕輕舒了口氣,嘆道殿下長大了,當年,他入漢王府為家令之時,殿下才一尚未長成的少年,而今竟已要成家了。
這一想,既喜主上成人,又悲光陰似箭。悲喜交加,國相語氣輕柔下來,極為慈和地望著漢王,問道:“不知是哪家好女,得配君子?”
作者有話要說: 家令又開始給自己加戲了。
☆、第七十八章
國相這般天馬行空地想象, 使得漢王愣了愣方又羞又急道:“國相, 你弄錯了!”
國相心內嘆息, 殿下雖有了意中人, 還是年少易羞澀啊,他忙道:“是, 臣弄錯了。”
漢王嚴肅地點點頭,國相知錯就好, 否則君姐姐知曉, 興許要說他胡言亂語的。還未等她將一口氣鬆開, 國相話頭一轉,又婉轉勸諫:“知好色則慕少艾, 乃人之常情, 殿下為之,乃是正道,不必害羞, 只是殿下尚未成禮,便將人帶入宮中, 怕是有礙殿下清名, 不妨擇日下聘, 明媒正娶,如此,方不負良緣。”
說罷,還譴責地望著漢王,以示她此事辦得昏庸了, 再是心急,也不當在名分定下前,直接將人帶入宮中的。
漢王將一張小臉憋得通紅,道:“她、她不是!”
國相疑惑,殿下雖羞澀,卻不會說謊,她連番否認,莫非當真不是?國相一場空歡喜,不由大是氣餒:“老臣逾越。”
漢王板起小臉,點了下頭,道:“不許再提了。”
國相沮喪,抬袖稱是。然而,終歸不甘心,趙王殿下有七子,晉王殿下少了些,五子,荊王、代王各四子,皆稱得上子息興旺,連同最年少的滕王殿下,也在去歲喜得一女,唯有殿下,至今不說王妃,連名侍妾都無。
這樣可不行啊,難得殿下有了親近之人,輕易錯過了,下回要等到何時?
國相重整旗鼓,捲土重來,與漢王勸說道:“殿下入臨淄來,隔三差五便要外出一趟,往日臣不知,今想來,可是訪淑女去了?去歲殿下遇刺,得人相救方得活命,救殿下性命的,可是她?”
漢王少有外出的時候,更不必提什麼知交好友,國相又是她信重之臣,對她行蹤還是有些了解的,只需稍加推測,便可知曉個八九分。
漢王點點頭,沒有否認。
國相嘆了口氣,彷彿對著一不懂事的孩子,要耐心哄她吃一口青菜,苦口婆心地勸諫:“能於危難之際,施以援手,可見其人有義,與殿下有恩而不圖報,可見有德,更難得的,是殿下與她說得到一處去,知己難求啊,何況是位淑女,更是難上加難,殿下身在福中,竟不知焉?”
國相說得甚是,漢王神色糾結起來,阿瑤比他口中所褒讚的,還要好,可她是女子,怎好耽誤人家一生。
漢王搖搖頭,低下眼瞼,難過道:“不行的。”她配不上她。
國相聞言著急:“莫非殿下有甚難言之隱?”
此言正戳中漢王心事,漢王幽幽地看了他一眼,不說話。
國相知是問不出來了,只得告退,告退前,忍不住又道:“可惜殿下無此意,那般有德有義的女子,要嫁入別家了。”
一句話說得漢王坐卧不寧。
漢王不是小孩子了,她知曉嫁入別家是何意。做了旁人的妻子,心中眼中,便只有那人了,與她白首到老,與她相知相守,都是那人。
漢王想得很難過。
她腦海中又迴響起方才廟會上,那攤主說的話。到那時,再不會有人誤認君姐姐是她的娘子了。
一想起往後,君瑤與旁人去廟會,她只能孤零零的一個人,跟在他們身後看。漢王難過得眼睛都紅了。
都怪國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