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GL - 桃花曲GL_分節閱讀_106

漢王答應。君瑤起身,欲離去。
漢王忽然道:“君姐姐, 你是何方人士?”
君瑤一愣, 不知殿下為何會有此問, 卻仍是答道:“我原先是在一處名為落伽的山上。”
“落伽山,”漢王重複一遍, 好奇道:“那是何處?”
君瑤一笑:“落伽乃古地名今, 如今已不叫落伽了。”
漢王又問:“如今又叫什麼?屬何州何郡?”
殿下素來不過問她的私事,從未有過這般刨根問底的時候。君瑤不解,又見漢王一眨不眨地望著她, 那眼中滿是好奇,心道, 莫非殿下看完了話本又不盡興, 欲再說一會兒話?
“今在齊國境內, 殿下興許從未聞說。”君瑤道。
漢王輕輕地啊了一聲,很是遺憾,君瑤見此,又道:“我離家早,舊故里當已面貌大改, 只年幼時聞說許多趣聞,仍還記得。”
漢王聽到此,黑漆漆的眼睛一亮,滿是期待地望著君瑤。
君瑤一笑:“不如我說一則與殿下聽如何?”
漢王連連點頭,笑眯眯:“好。”又將身子坐直,很乖巧聽故事的模樣。
夜已不早,若是這般聽下去,還不知聽到何時。君瑤恐漢王睡不足,明日醒來犯困,又道:“殿下躺下,我再與殿下解說。”
漢王一聽,忙去冠,將自己脫得只餘一身中衣,鑽到棉被中去,只露出一腦袋,小小的一隻。
君瑤滿意,坐到榻旁,與她說起來。
“約莫三千年前,落伽山上長出一株桃樹來。”
漢王一聽是桃樹,便聽得愈加專註。
“那時天地混沌開闢不久,人間走獸飛禽,滿地都是,凡人才學會耕作,聚族而居,分成了大大小小的部落,天地間,皆是一派自然模樣。但因天地自然,道法反倒與人間貼得近,一些天賦超群之人,尋見了成仙之法,那時凡間便分成兩撥人,修仙的,與耕作的。修仙的被稱為修士,耕作的,則是凡人。”
“桃樹與尋常桃樹沒什麼兩樣,按著四時生長,開花結果,年年如此。一日,天地震動,西北海外不周山因修士與妖修一場大戰而陷落,海水翻湧,群山呼嘯,萬物生靈惶恐不安,黑雲遮蔽,不見天日,彷彿天地萬物皆要因此隕落。”
漢王聽得緊張,伸出一隻手來,抓住君瑤的裙邊。君瑤摸摸她的額頭,漢王在她手心蹭了蹭,眼睛仍是望著君瑤。
君瑤一笑,繼續說起來。
“直到三日後,烏雲方漸漸散去,陽光重又普照,浩劫算是過去。桃樹尚未生出靈智,只依靠些許本能感知而已。忽然,西北天邊御劍飛來一名修士,修士背負古琴,站在劍上,降落在山頂,恰好就在桃樹邊上。”
“那修士氣息不穩,受了重傷,力竭而落,見樹上開滿桃花,卻是欣然展顏,在樹下席地而坐,奏了一曲。”
那是十分久遠的事了,妖不念舊,亦不懷古,君瑤從未與人說起過,今次卻說來哄小殿下入睡。
到底夜深了,當說到那修士將身上一瓶仙露澆灌於桃樹下,漢王漸漸合起眼來,雖與困意鬥爭了一番,到底敗下陣來,睡了過去。
君瑤待漢王睡熟了,方替她掩了掩被角,起身離去。
說來小殿下與那名修士一樣,極愛桃花。只她那時尚未生出靈智,不知那修士是何模樣,更不知她姓甚名誰,只知她傷重不治,將那仙露盡數傾於桃樹下,便在落伽山上隕落了。而她因那瓶仙露,開啟靈智,修鍊成妖。
隔日漢王醒來,還記得這故事,她本欲尋君瑤將餘下的說與她聽。但她轉念一想,倘若阿瑤說得慢一些,每晚說一段,那她每晚都可與阿瑤多待一會兒了。
漢王頓覺自己前所未有的聰明,喜滋滋的,忍住了沒去尋君瑤。
君瑤與她相處數月,光是看她神色,便能猜出她想的什麼,也不拆穿她,只當做不知,心中卻是頗為好笑。
日日在山上,雖有君瑤相伴,不覺無趣,但漢王究竟年少,總會有想要下山走一走的時候。
今日恰好是花朝節,夜裡城中有廟會,聽聞十分熱鬧。漢王來臨淄不足一年,多數時候處置政務,稍有空閑,俱拿來耗在西山上了,還未外出遊玩過。
她興緻來了,便與君瑤商量。這是小事,不難解決,君瑤自是依她。
漢王開心,她長這麼大,只見過一回廟會。實則也稱不上廟會,乃是十餘年前上元佳節,皇帝與民同樂,攜幾名皇子登上城樓,與百姓一同觀賞花燈。那時她還得先帝寵愛,就站在先帝身邊。她個頭小,還不及城牆高,看不遠,只記得先帝令內宦往城下買一盞花燈來,那花燈上畫著桃花仙人的圖樣,好看極了。
今夜阿瑤與她同去,她不但能看到好看的花燈,還可買上一盞,提在手中。
漢王孩子心性,惦記著,便望眼欲穿地盼著夜色降臨。
待晌午過後,用過了午膳,漢王便牽了馬,與君瑤一同下山去。
西山與臨淄隔得不遠,下了山,快馬兩個時辰便可入城。漢王時常往來,將時辰掐得極准,二人抵達城門外,恰好可入城,若是再遲上片刻,城門關閉,便入不得城了。
二月中,不似寒冬臘月那般料峭,夜間仍是寒意逼人,漢王本披著一襲藕荷色的斗篷,后見君瑤穿得單薄,便解下斗篷,覆到君瑤身上去了。還替她系好了領口,十分滿意她的斗篷,阿瑤披上也很好看。
君瑤知與殿下推讓,必推讓不過她的,殿下赤子之心,滿心要待她好,自會將好的都讓與她,便暗暗護住了她,以免她著涼。
月亮將將躍上柳梢,天還未全然暗下,道上已有許多人。漢王與君瑤不知廟會設在何處,便隨著人流走。
待天色全然暗下,燈盞點起,滿街皆是華燈高懸的熱鬧繁華。廟會設在一處河畔,岸上寶馬華蓋,人影浮動,兩旁還設攤販,高聲叫賣,河間亦是叫燈光映得猶如白晝,大大小小的船在河上穿過,或華貴或尋常,皆彩燈高懸,垂著絲絛,一格外高大的船上,還傳來仙樂般動聽的琴聲,乃是城中貴胄,攜友同游。
這般繁華,與京師洛陽,也不遑多讓了。
殿下將臨淄治理得很好。君瑤轉頭,望向正好奇張望攤販所售何物的小殿下,眼中不由添了幾分柔和。
漢王生長於宮廷,縱偶有外出,身邊亦是里裡外外圍了不知多少人,對民間物事所知甚少,此時見了,不免格外好奇。
她一處一處地看過去,見了不知作何用的物事,只在一旁看著,小聲問君瑤,君瑤又非凡人,自也說不上來,二人便自己擺弄,擺弄明白了,又往下一處。
如此,也極有趣味。
待到一香氣繚繞的小攤前,漢王看了看那四四方方支開的架子上所列之物,認出是胭脂水粉,正欲往下一處,攤主熱情道:“胭脂色澤好,香氣亦好,小公子何不買上一盒贈與娘子。”
漢王呆住,待反應過來那攤主說的什麼,雙頰一下紅了,結結巴巴道了句:“不、不是……”又望向君瑤。
君瑤自是鎮定得多,無奈望了漢王一眼,與攤主道:“不必。”
她們二人,一個是寬袖華服的少年公子,一個溫婉動人的美貌女子,並肩走在一處,偶爾對視,皆是目色溫柔,落在旁人眼中,分明是一對璧人。
攤主只以二人乃是已訂了親,只尚未成親的小兒女,麵皮薄,也甚識趣,不再多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