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百合]晨昏GL(完結+番外) - 第72節

明蘇掩在袖下的手,控制不住地顫抖,她面上竟還若無其事地笑:“竟是如此,孤才知道,然後呢?發現了蹤跡,怎不現身?” “不敢現身。
”另一人介面道,“陛下給的密旨是殺了鄭小姐,但要將殿下好好地帶回京中。
那時楚家正崛起,楚太尉對殿下與淑妃娘娘都極上心,將軍擔心殺了鄭小姐,殿下回京后報復。
於是便一路跟著,欲尋機行事。
可殿下與鄭小姐時時都在一處,甚少分開,連跟了月余,都未尋見下手的時機,直至那日雪后,鄭小姐獨自離開了黎城。
” 明蘇的聲音有一絲顫意:“離開了黎城,後頭呢?” “也幸好鄭小姐走了,否則殿下也要受牽連。
將軍久久不能交差,京中已使人來催了。
他原本已打算就在那一日,扮作山匪入城打劫,將殿下與鄭小姐一併……” 那心腹膽怯地看了公主一眼,接著道,“好來個死無對證,既能交差,又不怕殿下來日報復。
” 說到這裡,幾人也就沒再保留,全部說了出來。
“鄭小姐離開黎城,我們分成了兩撥 ,一撥跟著她,一撥回到殿下所在的客舍中,將房中的銀錢都取走,威脅了店家,帶走了馬車,並賣給了鎮上的一老翁,好讓殿下以為鄭小姐棄您而去。
” “另一撥追著鄭小姐,到了遠些的容城外,將她刺殺。
此事極容易。
” 明蘇兩耳嗡嗡作響,只覺天旋地轉,感覺噁心透了,她想吐,可胃中卻是空的,她站起來,又問:“她的屍身在何處?” 為首的那一人已怕了,另一人答道:“屍身焚燒了,屍骨無存。
” “那骨灰呢?她的骨灰呢?” “骨灰撒入河中,分毫未留。
” 明蘇猛然間一陣咳嗽,那幾人心驚膽戰地看著她,兩名侍衛忙來扶她,明蘇推開他們,自他們腰間抽出刀。
刀刃與鞘劃過的聲音格外刺耳,刀光映著那幾人的臉龐,幾人大急,瞪大了眼睛,道:“殿下答應過……” 明蘇像是沒聽到,她也的確沒聽到,兩耳嗡嗡作響,滿腦子想的都是屍骨無存,她到第一人面前,將刀捅入那人腹中,一刀不夠,還有第二刀,她口中喃喃地道:“是怎麼刺殺的?你們怎麼下得了手……” 血濺在了她衣服上,臉上,第一個完全不動彈了,像一攤軟肉,她又去第二人面前,然後是第三人……房中眾人都被她嚇到了,最後一人尖利的叫聲響起:“你言而無信,暴虐嗜殺,你會有報應的!” 明蘇停頓了一下,頭疼得要裂開了,無數畫面在她腦海中閃過,鮮血,刀光,倒在地上滿身是血的人,她低語道:“我不怕報應,我只怕報應不來,你們先給我的阿宓償命,我再給你們償命……” 刀沒入那人的腹中,那人說不出話了,血還是熱的,從明蘇的手上淌下,她頭疼得跪到了地上。
“阿宓……”她低低地喚著,她沒有不要她,阿宓並不是丟下她了。
她恨了五年,全是虛妄。
她的阿宓,再也不會回來了。
她再也看不到她,聽不到她的聲音。
撕心裂肺的哭聲傳出,明蘇跪在地上,從今以後,她的生命只剩絕望,再也沒有光亮。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程池生視角的回憶,改成這幾個心腹口述,感覺說出來更加合適。
第四土四章詩會開了一夜,一殿妃嬪皆是睏倦疲憊,什麼詩句都做不出來了,偏又不知陛下起了什麼興,非要她們在此吟詩。
將近,方有一御前的宮人來道:“諸位娘娘的詩篇,陛下都看過了,皆是佳句。
” 宮人笑了笑道,“晚些時候,陛下各有賞賜,各位娘娘且回去歇著吧。
” 眾人具鬆一口氣,口中還得謝過陛下賞賜,待那宮人一走,妃嬪們一鬨而散。
淑妃最尊,走在最前。
她記掛著明蘇,匆匆趕往貞觀殿,半道上卻遇上了皇后。
鄭宓才自明蘇那裡出來,見了淑妃多往她身上瞧了兩眼。
皇后在前,淑妃自是要上前見禮,她出來時,皇后還未至。
故而不知皇后在貞觀殿停留了一夜,只偽作閑適,見禮道:“臣妾見過皇后。
” 鄭宓知她心中急,也不耽擱她,道了一聲免禮,正要走,卻見淑妃面上憔悴,衣袍之上,有些褶皺。
二人擦肩而過時,鄭宓低聲道:“淑妃的衣衫亂了。
” 淑妃一怔,想到什麼,心道,疏忽了。
又回頭看去,皇后已走遠了,她若有所思地停了會兒,身邊的姑姑出聲道:“娘娘?” 淑妃回神:“先回宮,一夜未眠,衣衫亂了,待本宮更衣梳洗,再去瞧明蘇。
” 紫宸殿中,皇帝寫了一篇大字,興緻悠哉地命四名內侍拿起來,細細觀賞。
他的書法著實精到,所寫之字,堪稱大家。
朝里朝外,但凡見過皇帝親筆的,無不讚歎,皇帝亦極得意於此。
他欣賞了好一會兒,笑問左右道:“這字如何?” 趙梁堆起了笑臉,贊道:“陛下這字,天下間無人能及了,小的慚愧,便是練上一千年一萬年,也及不上陛下之萬一。
” 皇帝哈哈大笑:“這便是誇大其詞了。
”他又端詳許久,道,“不過書法一道,也確實講究天賦。
” 他命人這幅字收起,送去裝裱,外頭進來了名宦官。
這宦官與尋常宦官不同,形體較為精壯。
他名陳巢,近年來一直為皇帝打探消息。
趙梁見此人,眼神微微一閃,面上笑意如常。
陳巢先行了禮,皇帝見了他,命左右都退下了,只留下了趙梁,方問道:“淑妃在詩會待了一夜?” 陳巢答:“是,娘娘不曾中途離去。
” 皇帝笑了一下:“看來明蘇確實如太醫所奏,只是風寒。
” 趙梁順勢附和:“陛下天縱英明,太醫哪兒敢虛言以對。
” 皇帝一笑置之,踱步至御座后坐下了,忽想起什麼,又問:“那淑妃離開詩會,可是立即去了貞觀殿?” “不曾……”陳巢回道,“淑妃娘娘回宮梳洗更衣后,方去了貞觀殿。
” 皇帝點了點頭,宮妃無不看重容貌衣裝,淑妃行了一夜詩會,自然疲憊,若是明蘇無大礙,她該先回宮修整才是。
如此看來,確實只是風寒無疑了。
皇帝滿意,身子朝後仰,靠在椅背上,姿態閑適。
既已召了人來,他便王脆多問了幾句:“明寅、明辰處,近日可有異常?” “三皇子殿下拔了不少五皇 子殿下安在他府上的暗裝,五皇子殿下羞惱交加,又不佔理,只得忍耐。
”陳巢稟道。
皇帝彷彿覺得很有意思,問:“明寅是怎麼發現暗樁的?” “好似與信國殿下有關,三皇子殿下揪出的第一個暗樁就送去了信國殿下府上,小的推測是信國殿下提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