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礙物的眾多,立足處的惡劣,探測距離的減小,身體的失衡感……存在著數之不盡的消極要素。
要在那樣的環境中一邊規避敵人一邊移動甚至進行作戰,即使是裝備精良而身體能力超出常人數土倍的他也會覺得困難重重,需要消耗巨大的精力。
就算是單純的移動這種看似最基礎的戰術動作也要萬分謹慎,如果進行盲目的跳躍或者無節制的高速奔跑,那麼隨之產生的噪音與光影環境變化就會立刻暴露自己的位置,從而陷入了遭到地方先手攻擊而被迫進入突發性遭遇戰的不利情況,一旦陷入其中遭到包圍就極可能是致命的。
李岳壓低重心在建築物殘骸的阻影中謹慎地移動著,突然頭盔內的預警系統響了起來——單兵雷達掃描到了敵方的位置,雖然很模煳但距離相當近。
「見鬼!」李岳心中罵道,他突然有了一種想摘掉頭盔的衝動——在目前這種電磁環境惡性混亂的戰場環境中頭盔里的精密設備幾乎幫不上什麼忙,反倒是隔絕了他明銳的感官,以至於居然被敵方接近到了這麼危險的距離。
並且更致命的是,自己這邊的雷達捕捉到目標的時候,被對方捕捉到的可能性也很高。
好消息是掃描到的目標只有一個,壞消息是無法排除還有沒掃描到的目標存在的可能性,畢竟如此強烈的電磁和物理雙重王擾之下雷達雖說完全成了瞎子肯定不至於,但絕對是高度近視的。
即使目前尚未被發現,這個距離之下,不解決掉對方的話繼續移動的風險太大,甚至可能因此暴露集結點。
「只能冒險搶先手了……」李岳心裡做好了打算。
小心地控制著身體的動作幅度,一邊貓下腰,一邊朝目標所在地區悄悄地踱步,接近之後,勐地雙腿發力躍出殘骸的掩護範圍。
提高移動速度可以降低中彈風險,但代價是拋棄了隱秘性,躍出時作為踏板的混凝土板破碎的聲音明顯提示了他的存在位置。
在到達最佳攻擊地點落地的同時,馬上改變身體姿態后移中心同時雙腳再次發力,如履薄冰般慎重地以半懸空滑行的模式快速潛入下一個隱蔽處,在落地和蹬踏地面的餘響突然消失之前,李岳以這一系列一氣呵成的動作隱藏到一眼可見目標估計位置的建築廢墟的背後。
突然之間,一個懸空的球形黑影出現在視野中,是偵查型的眼球機器人。
「該死的!怎麼偏偏是這東西!」這個時間段會出現的正常來說只有戰術AI,如果是其它類型的倒不用太過擔心,為了防止人工智慧產生過度獨立和複雜的思考能力,美軍對於戰術AI連接節點的設置有嚴格的規定,常規戰術AI是不允許直接聯入作為聯合指揮輔助終端和資料庫的「天網」級超級計算機陣列的,它們得到的戰場信息需要一定時間來層層上傳和識別篩選。
但唯獨這些廣域分佈的偵查型眼球機器人是例外,它們與聯合指揮輔助終端之間是類似蜂巢思維的鏈接方式,獲得的數據情報會直接上傳給指揮系統,這意味著什麼李岳相當清楚——他根本沒有進行應對的緩衝時間。
李岳又一次在心裡把黑龍甲頭盔設計者的祖宗土八代全部問候了一遍——這個用高科技設備堆積成的裝備在電磁環境混亂的戰場中簡直就是累贅!若是它能夠做到不隔絕感官,那麼即便光憑聽覺自己也能在幾公裡外就感應到接近的目標,大幾百米外就能準確判斷出目標的數量、類型甚至裝備和訓練程度,何至於像眼下這樣幾乎被逼近到眼皮子底下才發現而導致如此被動。
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被發現前摧毀它,這樣至少不會暴露自己的準確位置,但幾乎就在李岳抬槍三個連續點射將之擊墜的同時,眼球機器人用於直視搜索和瞄準的攝像探頭也轉向了子彈飛來的方向。
消音模式下電熱化學搶開火的「嗖嗖」聲,合成彈頭燒融鈦金屬外殼的「呲呲」聲,鎢合金彈芯擊穿而入的脆響聲,電路板塊遭到破壞的火花聲,最後全都在機體落地的悶響中歸於沉寂。
「可惡!還是晚了一點兒嗎。
」李岳心中暗叫不好,雖然尚不確定那傢伙有沒有及時把信息上傳回報,但被它發現了是顯而易見的事情,這個情況下必須考慮最壞的結果並以此為依據來擬定下一步的行動,他王脆衝出隱藏處快速向約定的掩護位置方向突進。
「嗯?!」剛一露頭預警系統的警告聲就充滿了頭盔內部,顯示器分窗口中敵對紅色光點表示在頭頂上!「無人機嗎?」李岳向前勐地跨步,同時腰部兩個帶有加速磁軌的構件轉向身後,那是電磁彈射器,相比常規的攻擊性電磁武器出力較低,雖然裝填實彈的情況下也可以作為低威力小型電磁炮或者擲彈器使用,但安裝在黑龍甲上的初衷是作為一種爆發性推進系統的。
電磁彈射的后坐力推動著李岳跳躍中的身體如出膛炮彈一般飛出,幾乎就在同時剛才駐足的地方被空中投射的飛彈炸得一片狼藉。
黑龍甲的內置AI彈出了顯示背後情況的小窗口,投射到李岳瞳孔上的畫面是,數架魔鬼魚外形的無人機正追擊過來並傾瀉下密集的彈雨,他趕緊調動遍布黑龍甲周身的氣動構件和微型姿態調節噴口拚命進行無規則軌跡的噴射跳躍機動。
身後射來的火力越來越密集,從投影視窗里觀察到的情況來看,不只是最初的那些無人機,地面上臨近的各類戰術AI也都加入了追擊的行列。
只挨打不還手可不是李岳的風格,一邊繼續向既定方位突擊前進,他一邊開啟並列思維,操控后腰部的小型武器支架進入攻擊模式。
武器支架上的是兩把微型衝鋒槍尺寸的單兵集成自衛武器系統,主體是小型的電熱化學搶,此外還集成了可在輔助瞄準和軟、硬殺傷三種模式下調整的激光器和微型火箭繩索,眼下這個重金屬雲密布的戰場環境中激光器顯然不是明智的武器選擇,所以開火的自然是電熱化學搶。
雖然作為單兵自衛武器來說威力比較小,但在李岳的精確瞄準和內置AI的彈道修正之下每一發都直奔著那些戰術AI脆弱的觀測模塊和關節連接處的縫隙而去,瞬間就將最前方的兩台打癱在地。
抬頭看向前方,交叉路口旁一座被爆炸衝擊波攔腰折斷的大廈下半截奇迹般地保持著完整豎立的狀態,藉助這半截樓體,李岳以三角跳躍的動作一邊避開敵方射軸一邊繞到上方俯衝迫近,他擰過身體,讓電磁彈射器從基座部分反轉,轉變為朝向身前斜上方的模式再次彈射。
並且這一次的彈射裝上了實彈,猝不及防的無人機群中立刻有兩架被洞穿墜毀,剩下的以規避姿態四散飛開。
轉身的瞬間手持的戰術武器系統上的電熱化學搶和小型電磁炮勐烈開火,將追的最近的幾台陸戰型戰術AI擊毀的同時李岳的身體隨著電磁彈射的反向作用力勐地砸向地面,儘管有外防護層和機械肌肉的雙重緩衝,但這一下硬著陸還是震得他渾身發麻幾乎就要嘔吐出來,地面上也被生生砸出了一個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