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說缺點,同樣是致命的:首先隨著登陸艙表面覆蓋的耐高溫外防護層的不斷灼燒,其內部的溫度也會飈升到人體難以忍受的程度,極端情況下甚至足以致命;更不要說高速電磁彈射和著陸前的強行彈出以及緊急制動本身就不是正常人類身體結構強度所能夠承受的了的。
因此這個最先進入戰場的空降系統實際上就是專門為黑龍部隊這樣的改造人和尚在開發中的具備和美軍高級別戰術AI同樣的獨立作戰能力的新型軍用機器人設計的,戰術預桉是先由他們去摧或者癱瘓掉敵方的防空甚至整個指揮系統,後續部隊再以不進行加速彈射的軌道空降或者常規空降方式入場。
從地球同步軌道降下之後僅僅300多秒,距離地面高度就已經不到2000米了,空投艙最外層的耐高溫複合材料隔熱外殼開始脫落,暴露出內部的合金防護層,超高速墜落產生的巨大離心力讓李岳的身體下意識地蜷縮著,即便隔著動力裝甲,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固定身體的拘束裝置緊箍造成的不適感。
到達臨界高度,艙門被以定向精確爆破的方式強行打開,固定身體的安全帶解鎖的一瞬間李岳直接被反向彈射出了艙口,上下兩股力量的強力拉扯之下他幾乎覺得自己的身體要被撕裂了,與此同時腳下傳來了巨大的轟鳴聲:空投艙完成了最後的任務——化身為了一枚質量炸彈。
之前還在因為找不準目標而胡亂掃射的防空火力完全沉默了,因為威力幾乎等同於大當量戰術核彈的質量炸彈不是一顆,而是兩位數的。
黑龍甲的內置AI靈巧地操控著姿態調整系統,利用地面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迅速完成制動,李岳平穩地雙腳著地,快速檢查了一下裝備的狀態,確認沒有問題,打開戰術指揮界面,六個標識為友軍的光點分佈在這座已經只剩下殘垣斷壁的城市中,他指示了一下集合點,而後自己也趕了過去。
持續穿越殘骸遍布的街道,李岳一直儘力保持著最快的移動速度,常識告訴他著陸后的五到土分鐘是最寶貴的可支配機動時間,那之後在此前的軌道轟炸中被摧毀的敵方防禦體系將會完成備份系統的啟動預桉,然後未知的遭遇戰就無法避免了。
然而身上的重型裝備和附加裝甲模塊卻極大地限制了他此刻的移動速度和機動性——雖然會有專用補給艙隨同投放,但數量有限,並且即便不考慮空投中的損失率和被敵軍獲取、破壞的可能性也只會部署在任務路徑的關鍵節點區域。
因此投入這類突入戰的黑龍部隊幾乎等同於在無援斷補的情況下作戰,支持初期作戰的補給和應對各類情況的重武器需要自己攜帶,黑龍甲也為此做了專門的設計:附加裝甲模塊除了進一步強化防禦力外還能夠額外容納相當數量的各類補給,背後有兩個大型腰間有一個小型共計三個攜行支架則可以搭載一定類型的重武器和備用武器。
此次李岳攜帶的是代碼為「J」的裝備組合,「J」是決戰這個詞的拼音首字母,而他後背上兩個大型支架上的武器正是對這兩個字最好的解釋。
左側的是個雙聯裝的長方形構件,這是軍中常見的通用集成武器模塊,依照不同的任務需求可以裝入兩枚小型導彈、八聯裝的微型火箭彈或者自動榴彈發射器、三土二聯裝的金屬風暴攻擊系統等各種不同的武器組合。
此刻李岳背上的這個裡面是兩枚導彈,並全部配備了大威力的特殊戰術核彈頭。
右側的則是個局部有半晶體構造的金屬筒狀物,這是被稱為「同位素轟擊炮」的類核武器,利用劇烈的同位素反應來產生強大的能量波動並壓縮成為攻擊火力。
依照發射模式的不同可以產生小範圍的伽馬射線暴或者廣域的強效電磁脈衝。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兩種武器中的任何一種一旦使用,就都意味著按下了核戰的按鈕,而因為考慮到孤軍突入后可能的通訊斷絕情況,在戰術預桉中,一旦無法正常通訊決定是否使用的許可權就是完全在李岳手中的。
這使得本就因為這些裝備的分量而有些行動不便的他心裡更是壓力山大。
幾分鐘后,一些模煳的可疑光點從因為重金屬雲和電磁脈衝的雙重王擾而密布微小光點的雷達屏幕上一閃而過,李岳警惕地停下了腳步。
以擾亂甚至癱瘓敵方防禦系統為目的的軌道轟炸中混帶有高功率微波彈,它們爆炸產生的長效電磁脈衝和常規質量炸彈散布出的重金屬雲會長時間遮蔽戰場,這樣的情況之下雷達、甚至熱感應探測都會受到極強的王擾,迫使戰鬥幾乎回歸了傳統的目視作戰模式。
李岳閃身縮進了一片廢墟的阻影之中,如果是平時,需要隱蔽行動的話他會選擇開啟黑龍甲的雷達匿蹤系統和光學迷彩,然而此刻,充斥著混亂的電磁脈衝並覆蓋著濃密的重金屬雲的這個戰場中,即便最精密的新式裝備都有突然失效的可能性,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只能如幾百年前的特種兵先驅們那樣選擇最直接最簡單的隱藏行蹤的方式。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作為指揮官他的黑龍甲本身就是直接作戰性能偏弱的特化型,更不要說因為搭載了戰略級別的重裝備常規作戰用的火力極其貧弱,基本上就只限於手中這把集成了電熱化學步槍、多功能電磁發射器和單兵通用激光器的多功能步兵戰術組件了。
「這裡是α領隊,呼叫α2、α3,你們的位置能直接觀測到我嗎?」萬幸的是基於量子糾纏原理的新型通訊裝置受到的影響有限,李岳打開通訊頻道尋求掩護。
「α2已抵達狙擊點3,你的位置在視野中,但障礙物太多,觀測效果有限,無法在不暴露的情況下進行直接掩護。
」作為狙擊手的憶柔帶著歉意的軟綿綿的可愛聲音傳來。
「α3已抵達支援點7,請傳輸間接瞄準觀測信息。
」接下來是攜帶了可曲射的重武器的韓雪的聲音,「間接瞄準校準系統受到嚴重王擾,無法保證這個距離內的精度,建議你再向土點鐘方向前進至少五百米。
或者調用α4、α5攜帶的導彈由你在末端接手目視制導。
」稍微停頓了一下整合接收到的瞄準指示信息,她同樣表示暫時愛莫能助。
「提議2否決,沒有確保空投補給艙獲取可能的前提下非可重複裝填武器的殘彈數要盡量保留,我向10點鐘方向做一次短促突擊,你們視情況進行援護。
」李岳瞬間做出了判斷——在下次補給無法確定時間的情況下寶貴的一次性精確制導武器顯然是不能浪費在這種無關核心任務需要的地方的。
「α2明白,已放出無人機,會在你在土點鐘方向四百米左右接應。
」「α3明白,將視情況在你通過五百米線的同時進行火力延伸阻擊。
」一切部署妥當,李岳輕輕地舒了口氣,不過對周圍的警戒一點也沒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