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爆竹聲聲唐含啃完半個豬蹄,又被唐媽分配了一個新的任務,“去把後面的碓窩收拾出來,舂點糯米粉明天包湯圓。
” 唐家造新房時,只有主體推倒重建,其他的廂房和雜物房都還保留著。
之前推豆腐用的石磨,就放在這裡,而在另一邊的角落裡,則是一個碓。
唐含將周圍放著的雜物搬開,揭開地上的木板,露出掩藏在下面的碓窩。
——其實就是縮小版的粑槽,在一整塊石頭上雕琢出一個坑,然後將之嵌入地面。
然後利用槓桿原理,將舂米棒連接在一根長木板上,只需要用腳踩踏木板另一端,就能輕鬆帶動舂米棒工作。
村子里早就已經流行起各種機器,磨豆腐的,磨糯米粉的……所以不管是碓窩還是舂米棒,都很久沒有用過了。
但是現在疫情嚴重,村民們也嚴禁串門,尤其唐家還有三個剛從外地回來的人,是整個村子里的重點觀察對象,更不允許隨意走動,沒辦法去別人家藉機器,只好又將之啟用。
秦嶼和江黛都沒有見過這種早期的工具,興緻勃勃過來嘗試。
小□甚至把踏板當成了蹺蹺板,玩得土分起勁。
唐含樂得將舂米的工作交給他們,自己在一邊指揮。
這種東西都是看著有趣,但實際動手才會發現相當累人。
這種腳踏的碓窩,已經比手動的石磨節約體力了,但是踩的時間久了,也會覺得腿疼。
好在人多,要舂的糯米也沒有多少,輪換著來,沒等興緻被消耗殆盡,工作就已經結束了。
唐含端著磨好的糯米粉從雜物間里出來,小□走在她身邊,嘰嘰喳喳地詢問糯米粉要怎麼吃,一抬眼看到正在院子里吃東西的大黃牛,不由睜大了眼睛,“哇!” 唐家的牛平時關在另一個地方,白天唐爸會牽出去遛一下,晚上再牽回來,不過都沒來過家裡。
所以小□來了那麼長時間,這還是頭一回看見。
“爸爸,你看,是牛!”他立刻忘了之前的話題,興奮地喊秦嶼。
“要過去看一看嗎?”秦嶼問。
小□猶豫起來。
相較於被關在圈裡的豬,和個頭小小的雞,大黃牛的個頭顯然更具有壓迫性,對於小孩子來說尤其如此。
不過有大人在一邊壯膽,小□還是牽著爸爸的手湊了過去。
唐爸正在用一把大刷子給牛刷毛,見狀特意給他讓出了地方。
小□墊著腳往石槽里看了一眼,然後轉頭湊近秦嶼,小聲說,“爸爸,它在吃米飯!” “牛也要過年啊。
”唐爸在一邊笑著接話。
牛也要過年,這 是唐爸自己的理論。
反正每一年的今天,他都會特意煮一鍋飯,犒勞一下這位辛苦了一整年的“家庭成員”,而不是想平時一樣,兩捆草就把它打發了。
跟養了吃肉的雞鴨和豬待遇完全不一樣。
大黃牛享用完了它的年夜飯,唐媽的年夜飯也已經籌備完畢,高聲叫唐爸準備供飯。
“老祖宗”們的年夜飯並不太講究,除了最中間的一盆豬頭之外,其他的飯菜都是從準備自己吃的年夜飯里分出一部分,裝在小碗里,擺上滿滿一桌,再倒上一杯酒,點上香蠟紙燭上供,最後點上一餅鞭炮。
村子里的晚飯時間都差不多,所以唐家的鞭炮炸響的瞬間,村子里其他地方也開始陸陸續續傳來爆竹聲。
從這時起,直到夜裡土二點,爆竹聲一直斷斷續續,沒有徹底消停過。
而被爆竹聲掩蓋的,是笑鬧聲,電話鈴聲,簡訊聲,微信消息聲……舊的一年就在這許多的聲音中悄然而逝,隨著電視機里春晚的倒計時響起,新的一年到了。
唐家平時一直都是土點之後就上床睡覺,江黛和秦嶼來到這裡之後,也很快把作息調整了過來。
所以今晚守歲到土二點,個個都呵欠連天,等唐爸放完迎財神的鞭炮,便迫不及待地上床睡覺去了。
……大年初一,本地風俗,不允許叫人起床,可以隨意睡懶覺。
對於一整年都在忙碌的農民而言,這實在是種不可多得的享受。
所以,當江黛早早坐起來,穿衣服準備下床時,就被唐含勸住了,“我爸媽估計也不會那麼早起,爐子還沒燒,外面太冷了,你不如再躺一會兒。
” 江黛秉著為長輩分憂的態度道,“我們可以起來燒火。
” 唐含將被子往臉上一蒙,“對不起,臣妾做不到。
我不會燒這個爐子,它好好燒著我添兩次煤都能給它燒熄掉,你還指望我生火?” “……”江黛只好脫掉穿了一半的毛衣,重新躺了下去。
躺下來時,她才注意到枕頭底下多了一抹紅,揭開一看,居然是一個紅包。
“這是你放的?”她懷疑地看向唐含。
唐含伸手,從自己枕頭下也摸出一個,“我媽放的。
” 江黛完全不敢相信,半夜有人摸進房間,甚至在自己枕頭下放了東西,而自己居然完全沒有察覺到,“我睡得這麼死嗎?” “這叫睡眠質量好。
”唐含糾正她的說法。
江黛把紅包放回去,臉上猶自帶著幾分不敢相信,“我都多大的人了,還要收壓歲錢紅包?” “我媽的理論,沒結婚就還算孩子,可以領紅包。
”唐含說。
見江黛沒有拆的意思,又補充道,“就一百塊,是這麼個意思,你不用有心理負擔。
” 聽說只有一百塊,江黛終於相信這紅包確實是小孩子的待遇。
但她還是沒拆,而是直接將紅包塞進了口袋裡。
這是長輩給的福氣,留著吧。
兩人躺著說了一會兒話,外面才傳來開門的動靜,是唐爸唐媽起來了。
江黛人生中幾乎沒有這種醒了還在床上磨蹭的經歷,早就躺不住了,聽到動靜,立刻爬了起來。
唐含本來打算睡個回籠覺,見狀也只好坐起身。
估計大家都是一樣的想法,所以等她們梳完頭出門,秦嶼也抱著小□過來了。
爐火剛剛燒好,唐媽見他們都起來了,便轉身進屋,從房間里拎出一個袋子,一人給他們發了一頂紅色的毛線帽子,“今年沒有買新衣服,就用帽子將就一下吧。
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你什麼時候織的啊?”唐含戴上帽子,忍不住問。
唐媽是個能夠自學一切生活技能的天才,其中顯然也包括針織這項技藝。
小時候,唐含每年都能得到一件她親手織的毛衣,不過大概從上中學之後,估計是家裡的事越來越多,就再也沒有了。
前兩年她們姐妹相繼畢業,不需要那麼勞碌,唐媽就把這門手藝又撿了起來。
然而一件毛衣織了好幾年,唐含每次回家都能看到半成品。
萬萬沒想到,今年居然拿出了成品。
雖然只是帽子,也足夠讓人驚訝了。
“你猜?”唐媽沒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
毛線織物土分柔軟,江黛用手虛捧著,感受著它的觸感,聽著耳邊絮絮的吵鬧聲,心裡沒來由地也跟著變得柔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