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女子1500米的三組預賽已經全部結束,華國的短道速滑項目上,女隊實力向來是比男隊要強的,但饒是如此,女隊在剛剛的預賽之中,也只不過是和南韓的二線隊員拼了個三比三平的局面——雙方各有3名選手進入最終的a組決賽。
其中,華國進入a組決賽的3名選手均是主攻1500米項目國青隊的正選隊員。
這樣的結果,在預賽的階段,說起來不怎麼好看,但也並不難聽。
如果男隊也能保持這樣的水準,那至少在這一場的練習邀請賽上,華國短道速滑隊的面子不至於會被南韓摁在地上摩擦。
只可惜,在女隊保持住了狀態的情況下,剛剛男隊預賽的第一組就得了個出師不利的結果——男子預賽第一組,兩名華國選手均未能成功晉級a組決賽,並且在比賽之中明顯與南韓的兩名選手有著不小的實力差距。
最終兩名南韓選手過線時,兩名中方選手才剛剛從最後一個彎道衝出。
這樣的實力差距讓電視機前剛剛才鬆了一口氣的冰迷們又瞬間緊繃了起來——怎麼會的?最終一圈衝刺的時候,雙方的實力怎麼會拉開了這麼巨大的差距的?!
其實這與華國和南韓方面不同的冰上戰術有著一定的關係,華國的大部分長距離選手在力量耐力上實際上是有所不足的,因此在賽程進入到後半程時,往往會出現力量不足甚至技術動作變形等等的問題。
國家隊內有做過專門的統計研究,華國的1500米距離選手和南韓的1500米距離選手,在最後兩圈時,南韓選手的單圈用時明顯短於華國選手。
這個數據足以證明,至少在速度、力量耐力上,南韓的選手普遍要優於華國的選手。
這也是預賽第一組的兩名華國選手在前面十圈尚且能夠偶爾領滑,但在最後兩圈衝刺時卻和南韓選手拉開了巨大差距的原因。
只是,分析好做,訓練難為。
南韓的教練在有氧、無氧耐力和力量耐力等訓練上有著他們獨特的經驗和手法,而華國的國家隊則更多地還在探索、研究,這其中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得到解決的問題。
因此,在比賽上,哪怕明知道除了南韓所謂的1500米‘新技術’之外,雙方的隊員選手還有這樣那樣的實力差距,也還是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拼——也正是因為清楚地知道雙方的隊員有技術、能力、訓練上的差距,所以林國斌當初在聽說南韓又在1500米距離上有了新的技術之後,才會決定發起這場邀請賽。
這一切的初衷,原本不過是為了一場再普通不過的交流、學習而已。
***
不論這場比賽最初的目的是什麼,現在也已經成了華國與南韓兩支隊伍之間充滿了火藥味的爭鬥。
隨著男隊第一場預賽的失利,現在場面上瞬間將壓力堆到了預賽第二組選手們的身上。
如果男隊不想要真的在最終的a組決賽上顆粒無收的話,那麼在預賽第二組的階段,華國隊上場的蘇涼和另外一名隊員尚飛就必須至少要有一人能夠躋身前二。
在蘇涼上場熱身時,尚飛以及另外兩名南韓的預賽第二組選手也已經在冰面上滑行熱身。
解說席上,林方正和廖雨薇正在介紹賽場上熱身中的幾名選手,其中提到尚飛,林方正的語氣也較為擔憂:“部分冰迷或許知道,尚飛在2000-2001賽季中一直傷病不斷,也因為傷病錯過了2001-2002一整個賽季的重要賽事,在此前,本賽季將要升入成年組的他被譽為齊文俊在1500米距離上的第一接班人,也是在齊文俊退役后,我國男子短道速滑現役選手中1500米歷史成績最好的一名選手。”
“只是因為休賽了一整個賽季,對於冰迷們來說,尚飛的身體狀態回復得如何?一個賽季沒有參加正式的比賽,競技狀態回復得如何?這些暫時都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希望,今天的這一場練習賽可以是他缺席了一整個賽季的賽事之後的全新出發,同時也希望他可以為華國隊在這一場比賽中,成功拿下一個晉級a組決賽的資格。”
廖雨薇點了點頭:“是的,尚飛選手在此前可以說是男子1500米距離青年選手中的第一人了,不過因為休整了一整個01至02賽季,這對於尚飛的競技狀態或多或少會有些影響,今天的這一場練習賽讓尚飛出場,林指導應該也有讓尚飛提前重新熟悉賽場的意思在。”
……
在兩位解說介紹冰上各個選手情況時,蘇涼已經背著手在冰面上無聲地開始了他的熱身滑行。
與同樣在熱身的尚飛不同,冰面上的兩個南韓選手幾乎沒有將注意力放在蘇涼的身上過——畢竟,南韓選手對華國選手也是有著基礎了解的,至少,曾經在國際賽場上有過一定成績的尚飛,華國國家隊的正選選手,怎麼樣都比另外一個毫無知名度的選手要重要得多。
周圍的對手究竟在不在意自己這件事,蘇涼根本毫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即將開始的這一場真正的‘比賽’!
就像是他在出場之前對孫睿翔所說的一樣——他在想,他能贏!哪怕在場的所有人中,除了他自己之外,不會有人任何人在這一刻看好他的勝利!
隨著一個又一個滑行熱身的往返,蘇涼在停下滑步時,無聲地深吸了一口氣——他正在竭力地剋制著自己心中的那一股馬上就要蓬勃爆發出的興奮,他需要將這一股興奮的力量留到最終真正登上賽場的時刻。
但他停下動作深呼吸的狀態,在其他人看來卻又是另外一種意味。
解說席上,廖雨薇看著蘇涼的神色有些擔憂——這個蘇涼,才14歲年齡,雖然也算是快到青年組的範圍了,但是他和南韓的那兩個選手分別有著三歲左右的年齡差距,與將滿20歲的林方正更是有著近6歲的差距。
雖說這只是一場練習賽,可是這樣的跨年齡組別,實在是有些不太合適。
林方正看著蘇涼的模樣也有些擔心。
這是緊張了嗎?
在蘇涼身側,同樣結束了熱身的南韓選手也看到了蘇涼調整狀態的深呼吸,然後給蘇涼留下了一個帶著嘲諷意味的笑容——這樣的心理素質也敢登上短道速滑的賽場?看來華國更年輕一代的短道速滑確實沒有值得關注的人才了,否則為什麼這樣的選手都能夠被送上今天這一場練習賽的賽場呢?
蘇涼在察覺到那個南韓選手嘴角若有似無的不屑笑容后,難得的,想來冷冰冰臉上也露出了一絲微笑,以至於看到蘇涼微笑的南韓選手臉上甚至露出了莫名其妙的神情。
在笑過之後,蘇涼沒有再理會其它,而是專註地等待著這一組預賽的開始。
來吧——他已經有些等不及想要開始這一場冰面上的超越了!
***
現場的裁判並沒有讓賽場上的四名選手等待太久,在選手們熱身結束之後不久,‘各就位’的口令聲也同時下達。
這一聲令下之後,電視直播畫面前的觀眾們都是神色一肅——來了!
現場的觀眾席上,林國斌和張棟成還有隨隊的裴景都正坐在空曠的觀眾席上看著眼前賽場上的蘇涼與尚飛兩人。
派遣蘇涼上場,對於林國斌來說是一個充滿了冒險意味的決策。
不論是觀眾還是解說都能看得出,蘇涼一個14歲的小孩兒,和17歲的韓國選手之間,3歲的年齡差,在力量等基礎素質的發展上自然就有著以年齡鑄就的鴻溝。
但是蘇涼在此前和孫睿翔以及劉秋同他們的對抗中,卻讓林國斌看到了一些與華國現在的國家隊隊員不同的可能性。
他在賽場上的洞察力與對於自身決定的果決執行力,還有在與劉秋同他們的比賽之中所展露出來的瞬間機會的捕捉能力……
這些都令林國斌驚艷過。
而也正是這樣的驚艷,以及蘇涼在此前7天的訓練中所表現出來的驚人的穩定性,才讓林國斌最終下定決心將他帶到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