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他之前說的那樣——既然南韓有所謂的新技術,那他們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看看吧!
***
從京市到達哈市的乘坐飛機只需要兩小時左右的航程,國家隊從京市是中午出發的,當蘇涼他們飛抵哈市時,不過才是下午三點多鐘的時間。
4月下旬的時節,在京市已經天氣漸暖有了春意,但在哈市的夜裡仍舊是只有一兩度的低溫時節。
蘇涼穿越過來的時候就只有那麼一身衣服,但這段時間住在他爹家裡,不知不覺間,他爹也已經悶不吭聲地將他全身上下的衣服置辦了好幾套出來。
這回出門,雖然只有兩三天的行程,但他還是被他爹塞了一件羽絨服在行李箱里,這才放他出門。
這會兒蘇涼從行李傳送帶上找到了自己的行李箱,等他和大部隊一起走向機場的出口處時,突然就發現,在機場出口的位置,居然還有攝像機和記者在等著他們。
帶隊的張棟成很快想起來,這應該是黑省省台的採訪——因為之前冰協方面的建議,經過冬運中心的溝通,黑省省台的體育頻道很痛快地答應了直播賽事的要求,並且乾脆利落地從五天前就在黑省省台上給這次的練習邀請賽打了5天的廣告。
作為華國最北方的省份,黑省的天氣極寒,全年有0度以下溫度的月份幾乎達到了6個月之久,就連夏天的最高溫通常也不過30度冒頭。
這樣一個以冰雪聞名的省份,當然對冰雪項目也有著天然的熱情與熱愛。
作為華國的短道速滑功勛教練,林國斌其實也是黑省人,國家隊內此前為華國奪得過冬奧獎牌的上周期主力選手,也有不少來自黑省。
據說在黑省冬天結冰的河面上,隨處都可以見到在上面肆意滑行的滑冰愛好者,也是這樣的根基和土壤才催生出了諸多黑省籍貫的冬季項目天才運動員。
可以說,黑省人天生熱愛著這些冬季項目,冬季項目的賽事在黑省常常座無虛席,而冬季項目的優秀運動員在黑省往往也能夠有明星般的熱度與待遇。
有這些前情在,黑省電視台的記者帶著攝像師前來機場接機採訪國家短道速滑隊的成員們,就也不足為奇了。
黑省省台的記者顯然提前做過功課,對於國家隊此次前來的教練組成員包括運動員基本都非常熟悉,在和在場的教練、運動員打過招呼后,記者簡單採訪了林國斌,主要是也是為明天的練習邀請賽做一個最後的鋪墊。
而在採訪完林國斌后,記者的視線向國家隊隊員們的方向一掃,很快驚訝道:“啊,那裡的那位,莫非就是蘇涼選手?”
耳邊正在聽著孫睿翔念叨黑省小吃有多好吃的蘇涼在聽到有人叫自己名字后,看向了記者的方向,然後點了點頭:“嗯,我是。”
記者有些興奮,又很是驚訝:“剛剛打招呼的時候沒注意到,林指導,蘇涼選手也是本次男子1500米練習邀請賽的參賽選手之一嗎?”
林國斌笑著點了點頭:“是的。”
“可是蘇涼選手不是短距離選手嗎?”
林國斌好脾氣地笑笑:“蘇涼只是具備短距離的出色實力,但他其實是全能型選手。”
全能型?
記者有意追問蘇涼的情況,但是林國斌卻只是點到為止,並不繼續往下說,話里大有一種‘明天你們看比賽就知道了’的意思。
直等到送走國家隊的全體成員之後,記者邊上的攝像師才收起機器,好奇地跟記者聊了起來。
“國家隊這次的陣容有點意思啊,1500米主力和試訓選手的好種子全出了啊?不過按個蘇涼是怎麼回事?林指導看起來神神秘秘的。”
記者搖頭:“這我哪兒能知道?不過吧,這蘇涼之前進國家隊試訓還鬧出那麼大一出事情呢,如今林指導能把他帶來這一場練習邀請賽,那估摸著就只有兩種可能。”
“怎麼說?”
“要麼這蘇涼是林指導看好的全能型選手,未來有機會拿全能王的那種,這次把人帶出來見見世面。”
“要麼嘛……”
攝像師好奇地看向記者。
記者想了想,補充道:“要麼這個蘇涼真的實力出眾,有機會頂著那些南韓隊員的威脅,衝進最終的a組決賽。”
攝像師愕然:“這不可能吧?”
記者回顧了一下林國斌最後那個‘無可奉告’的神秘笑容,搖了搖頭:“誰知道呢?”
***
網路上,冰雪王國論壇中
早在一周前那個在南韓留學的冰迷貼出南韓方面對於華國短道速滑隊的不屑和惡意之後,整個論壇就始終處於一種激憤的情緒之中。
但激憤之餘又有不少的擔心之處。
畢竟論壇內的短道速滑冰迷都知道,華國目前為止最擅長的項目還是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不能說沒有出色的選手出現,但是那是屬於選手個人能力上的出色,而在整體的執教訓練水平上,華國的1500米和南韓的1500米還是有差距在的。
想也知道,這次的練習邀請賽,華國的目的原本也就是切磋學習,輸贏本沒什麼所謂的,結果南韓偏偏要攪渾水,把這次單純的練習邀請賽給鬧到了現在的地步規模。
1l:【怎麼辦?明天練習邀請賽的賽制都看到了嗎?那些棒子真的也太噁心人了,簡直就是要騎到我們頭上的感覺!】
3l:【……求別提,已經氣了兩天了,如果不是這次練習賽沒有公開售票,我一定要買票到現場罵人。】
7l:【這些南韓的傢伙,我敢肯定他們就是故意要破壞我們選手的心態!他們的那些青年隊員實力強歸強,但總不至於真能全員勝出吧?】
10l:【……不全員勝出又能怎樣呢?他們其實篤定的是咱們國內沒有人能從他們的手裡拿走第一。就算咱們的選手在預賽階段能夠有兩三人晉級到a組決賽,那些南韓的選手篤定的是就算這樣,我們也無法贏得勝利。】
這話一出,論壇上的冰迷們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
過去兩年的世錦賽和世青賽,華國在500米和1000米的項目上都有過獎牌收穫,但唯獨的在1500米這個項目上,南韓幾乎年年壟斷冠軍,而華國則連一枚獎牌都沒能拿到手中。
這樣的差距,也無怪乎南韓如此有恃無恐。
有的人還在掙扎:【但這次來的畢竟只是南韓國家隊的二線選手……】
黃維在看到這句話時,默默在心裡應了句——可是就算咱們國內的國家隊一線選手贏了南韓的二線選手,難道這說出去就好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