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駙馬聽令[GL] - 重生之駙馬聽令[GL]_分節閱讀_95 (1/2)

丁肆吞吞吐吐道:“臣知道。”他心裡卻嘀咕著,往常咸寧公主定然不會和旁人解釋,怎麼今日他露出異樣來,咸寧公主卻說得分清?
看著丁肆離開,楚和又站了一會兒,冷卻下來,心裡的煩悶少了些許。只是她有些後悔,如果宋致離開長沙國,那麼楚琅要做什麼,也沒有人可以就近監視,光靠張賀,未必能耳聰目明。
不過一想到宋致可能隨時消失,那分後悔就消失殆盡。管它明日天崩地裂,比起宋致那道不清的未來,楚琅的危害簡直不值一提。
楚和負手望著澄清蔚藍的天空,思緒沉沉浮浮,陷入了靜默之中。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章之所以一模一樣,是因為有兩章開車的章節被替換掉了,大家可以憑全文訂閱的截圖來找我要你們錯過的兩章。我的企鵝是2904141456,我的微博是楚 八 九。給大家帶來閱讀的麻煩我十分抱歉,如果不想要那兩章請在出示訂閱之後,我會返還你們的晉江幣。謝謝大家的支持,抱歉了
第91章 士農工商
宋致給楚和寫那封信的時候壓根沒想到會引起楚和的恐慌。她說完心裡的秘密還一個勁覺得如釋重負, 這樣跟楚和算是坦誠相見了。能不能回去她也不糾結, 反正隨緣吧, 如果能回去那就帶楚和一起回去, 如果回不去那就不要回去,留在這裡陪著楚和做個古人。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天工坊出的印刷術在長沙王與沈家大力推行下, 很快遍地開花,整個長沙國出現了幾十家也分成好幾種, 有正經學術的, 比如四書五經, 也有消遣的志怪雜文《山海經》與《淮南子》之類,還有為了照顧這個時代的文盲, 宋致又給長沙王建議出版圖畫、連環畫、古玩圖像等等。
剛開始那幾天, 就被搶購一空。本來是先出前朝的《史記》,又叫《太史公書》,後來臨湘城的書局爆滿, 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堵著要,天工坊和天物坊連夜加印幾百本, 還是不夠用, 沈家的私坊也加印了幾百本, 仍舊不夠,於是貼出告示,長沙國每個縣都開了書局,可以分散各地購買,才堪堪攔住了為一本書要打破腦袋的局面。
後來圖書漸漸豐富起來, 長沙王的藏除了一些不能給百姓閱讀的,都被宋致提出來全部刊印。這可累壞了侍御史,他們掌管圖書,只能加班加點徹查哪些是可以流出的,哪些是絕對不是放出去的。
同時,宋致“製造”的桌椅板凳也被天工坊做了出來,宋致第一時間就得到了做精美的那套,長沙王也要了一套,還不如宋致的精美。另外太后也得到了一套,郡主雖然被禁錮,也沒有落下。這是最早的一批桌椅,楚琅親自嘗試,學著宋致在太師椅上四平八穩地端坐,還真有點威嚴的感覺。他大為驚嘆宋致的奇思妙想,對坐得舒服的太師椅也大加讚揚。
“別急,這個椅子是賣一般人坐的。像你這樣的諸侯王,自然要華貴一點,雕飾紋路也和別的人不一樣,這樣才能突顯你的身份。”宋致摸著下巴,眼睛一轉,嘿嘿笑道。
楚琅摩挲著座椅的扶手,一見她如此模樣,也忍俊不禁道:“你又想從我手裡掏錢?”
“什麼?”宋致一愣。
楚琅拍了拍扶手,挑眉道:“你上次出個印刷術,從我這裡要了二十萬錢,說是獻策有功。出主意讓我開,還分三六九等定價,又從我這要走了十萬錢。讓我出版圖畫,吸引不識字的百姓,又要了一萬錢。你光憑動動嘴就從我這裡掏走了三十一萬錢。”
宋致臉色一紅,也覺得不太好意思。但是她還是強自辯解道:“你別說,光憑這個印刷術,你就得了六千萬錢。賣書你又賺了兩千萬錢,出版圖畫你最少能賺二十萬錢,我要得多麼?再說了,你這生意又不是只賺一回,長沙國讀書人的錢都被你賺了,再推向周邊州郡,全天下讀書人的錢豈不是入你囊中?”她掐著手算道,“要說什麼錢最好賺,莫過於讀書人的錢。筆墨紙硯那都不算,單說這書的費用,你一個人買四本書,長沙國有多少希望出人頭地的?整個天下又有多少士人?這筆賬我算得清楚。而且,這樣一來,全天下的讀書人都會記得大王你的恩典,說不定百年之後,有人會把你並列為孔孟之後的季聖呢!”
楚琅好笑地道:“好好好,什麼亞聖季聖,我現在都成了渾身銅臭味的商賈了,不被人戳著背罵侮辱聖賢我就感天動地了。”
“商人怎麼了?”宋致老早就想說這件事了,她正色道,“如果沒有商人,你的吃穿哪裡來?你的百姓錢財怎麼流通?你的衣食住行並非你生來就可以享受的。假使天下沒有商人,那你要吃米,找誰?農民嗎?可是農民自給自足是夠了,你要奪他口糧,他就餓死,他一餓死,你的食物就沒有了。同樣,你的衣服如果沒有種桑養蠶的人,沒有流通交換,你怎麼能穿到這麼華美的衣裳?”
“你們瞧不上商人,卻要商人為你們流通衣食住行,他們輾轉各地風吹雨淋,就是為了把貨物從南運到北,從東送到西。真瞧不起商人有本事就不要和商人一起呼吸,你讓天下的商人都去種地、做官、讀書,你試想一下,到時候會如何窘迫?”
楚琅聽了表情越來越嚴肅,看著宋致侃侃而談,他收起笑容,認真地想了想,點頭道:“是這個道理。只是商人重利,所以為君子之不恥。”
宋致哭笑不得地道:“我問你,農民為何值得尊重?不就是因為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種米種菜供天下人活嗎?所以你們這些諸侯王乃至朝廷,都會提倡重農抑商……”
“也不全是這個道理。”楚琅解釋道,“農是國之根本,若是大家都不種地了,那就沒有了稅收,國家自然崩壞。”
宋致耐心地等他講完,搖了搖頭道:“你不要那麼極端,不是讓你不去種地,我也沒有說農民不重要,我的意思是,如果只有農民是不成的,只有商人也絕對不可以。商人雖然不像農民需要種地,但是他們南來北往,也是起早貪黑交流商品。至於錢財,那是應得的,天道酬勤自有道理。拿大王來說,大王辛辛苦苦做出印刷術,為了長沙國的百姓,乃至天下的人都有書可讀,這不是功德無量嗎?所以為了鼓勵天下人都努力發明創造,大王因印刷術而受益,日入斗金,這都是應當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