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傳奇史(新編) - 第27節

左邊那名刺客很輕易化解了何春這一劍,而右邊那名刺客則手持長刀,攻向何春的腹部,這一招攻擊狠辣而又精妙,務必在這一擊取何春性命。
何春一閃,避過長刀主攻方向,然而還是聽到一串金屬磨擦的“吱吱吱”的聲音,刀鋒將龍袍和裡面衣服全部劃破,龍袍上又裂出一道大口子。
何春嚇得一顆心險些跳到嗓子眼裡,心中暗自慶幸,要不是自己裡面穿了那件“神佛金絲護心軟甲”恐怕刺客刀鋒已經在自己腹部留下一道很深血口子了。
危機剛過,只見又有兩名黑衣刺客騎著馬向何春殺了過來,此時再作好防禦架勢已經來不及了,何春不免心下大寒,暗道:“看來自己今天難免不到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了。
” 此時何春已經閃無可閃,避無可避,惟有眼睜睜望著兩名騎馬的黑衣刺客持刀向自己砍過來,何春覺得周圍一切似乎都也靜了下來,就在千鈞一髮之際。
只聽到“颼”的一聲,第一枝箭,命中正要攻擊何春的左邊那名黑衣刺客喉嚨,那名刺客叫也沒有叫就落馬倒地當場死亡,就在右邊那名黑衣刺客一愣神的功夫,第二枝箭也正好命中他的喉嚨,一眨眼的功夫,兩名刺客都死於箭下,而且是命中的同一位置。
真可以說得上是神乎其技,恐怕趙龍成也未能及也。
局面演變之快,實令何春沒有想到。
何春朝著箭枝飛過來的方向望去,只看到一位身穿盔甲,騎著棗紅馬的戴面具少女,那人正是秦可卿。
這時剩下的的四名黑衣刺客頓時反應過來。
其中兩騎向後去截住秦可卿,以防她救援何春,而另外兩騎則繼續向何春撲,務必要將他們認為“皇帝”殺死。
這時何春來了一個先下手為強,騰空躍起,在半空中飛腿橫掃,一腳重重掃在一名正要攻擊自己的刺客的左肩膀上,刺客“啊”一聲悶吭,在馬上失去平衡跌落馬下。
何春飛快的奪其戰馬。
然後手持寶劍向攻擊自己另一名刺客殺去。
兩馬相加交,何春凝聚功力握劍的右手,全力向刺客要害砍去,然而令何春萬萬沒想到的事,刺客並不閃躲。
而是霍然揮刀高舉過頭頂,由上而下向何春劈了過來。
這是刺客全力以赴準備同歸於盡的招式,何春當然不願意與刺客同歸於盡,急忙回救。
只聽到“當”一聲,寶劍架住長刀。
刺客的刀勢後力不繼,只得撤回長刀。
刺客剛一撤刀,只見何春右手手腕輕輕一抖,長劍便向刺客要害部位刺去,劍風凌厲,只見一道寒光之後,便是一聲慘叫,這是何春從《呂氏游龍戟法》演化出來的招式。
刺客武藝雖高,但是沒有見過這樣怪招,結果丟了性命。
緊接著何春回馬一劍就將那名落馬剛剛爬起刺客殺死。
而此時,另兩名刺客也分別先後向殺去到面前,秦可卿騎著棗紅馬似一陣疾風般向迎面而來的刺客殺去,就在三馬快要相交之際,她眼中突然流露出一股煞氣,嬌叱一聲后,“刷”的一聲拔出在腰間銀月彎刀。
隨後只見在她左右身旁分別輪轉出顯了一道雪亮光芒,兩名刺客就被她如雷鳴閃電般的劈倒於馬下,整個的過程令不遠處何春看得目不暇接,而秦可卿出刀和揮刀速度如此之快更令何春瞠目結舌,這等高超刀法簡直是何春前所未見的。
難怪有“修羅刀”的美譽。
秦可卿騎著來到何春所在位置的附近,上下打量了一番何春,何春連忙行禮道:“多謝秦姑娘?” 秦可卿上下打量了一番何春說道:“你不是皇帝,你到底是誰。
” 何春連忙解釋道:“在下是義興郡侯、明威將軍領虎賁中朗將何春,因為了保護皇上,引開刺客,故皇上借了這件龍袍。
” “那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在下的義父與令尊一殿為臣。
故而也知道姑娘的芳名?” “在下的義父是原是開府儀同三司、中權大將軍陳可尚。
” “原來如此。
” 說完,秦可卿調轉馬匹頭也沒回便向京城方向奔去。
何春暗道:沒想到次女如此冷漠。
這時,禁衛軍將士已拍馬蜂擁而至,何春脫下龍袍向前來護駕的禁衛軍說明一切。
而遠處的喊殺聲也漸漸平息,陸續又許多禁衛軍朝自己涌了過來。
何春估計那些黑衣蒙面刺客已經被消滅,也不知道抓到活口沒有。
不久何春,回到京城,立即手捧龍袍進宮拜見皇帝,皇帝看到何春滿身是血大為感動,畢竟“神佛金絲護心軟甲”只護住身體的要害部位,身上一些還未保護的。
當宣帝看到何春手上還恭恭敬敬捧著破爛龍袍奉還自己時,於是立刻走下龍椅,扶起跪在地上的何春,並下令立刻把宮中庫房收藏的一套白銀鎖子寶甲賞賜給了何春,而他自己認為不吉利那件破爛不堪的帶滿血跡的龍袍則令人拿出去燒掉。
看到何春身上滿身血腥和泥土,衣服也破爛不堪,身上也受了傷,於是宣帝令回家暫時先回府梳洗修養一下,並命令御醫去何府為何春療傷。
而且皇帝準備晚上舉行的宴會,並要何春參加。
這時禁衛軍統領雷銅來報:“所有的刺客,都已經被殺死,本來抓住幾個活口,但是那幾個活口也隨即自殺身亡了。
” 宣帝大怒道:“雷銅,你給朕立即查清楚,否則小心你的人頭不保。
” …… 當晚,何春包紮完傷口后便奉詔出席了宴會,雖說是一般宴會,但是大家都知道是皇帝答謝何春和狩獵場上救駕有功之臣的慶功壓驚宴,此時何春已經在家沐浴更換了衣服,自己身上傷口也在沐浴后給宣帝派來御醫給包紮好了。
樂曲響起,宮女們跳著舞蹈,滿朝文武欣賞著炫目的舞蹈,品嘗甘甜的美酒。
不少大臣都紛紛向何春示意敬酒,何春則一一回禮。
宴會開始不久,皇上到場,眾臣三呼萬歲,然後,皇帝下諭旨給眾臣免禮平身。
大內總管拿出一道聖旨說道:“義興郡侯何春何春上前聽旨。
” 何春楞一下子,然後連忙上前來到御座前面,恭敬有禮的跪倒叩首:“臣義興郡侯的何春恭迎皇上聖旨。
” 大內總管開始誦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查義興郡侯何春,忠心為國,智勇雙全,此次救駕有功,特加封加封何春為襄陽公,封邑一萬五千百戶。
特升遷為荊州刺史,龍騎軍護軍。
並晉陞為輔國將軍。
希望其為朝廷鞏固邊防,打退北兵。
然則,社稷幸甚,朝廷幸甚。
欽此。
” 何春恭敬接過聖旨,百官們留下讚許或是嫉妒目關。
沒有想到宣帝一下子將何春加封為襄陽公。
南朝爵位分為七大等級,分別是縣候、郡候、候,伯、公、郡王,親王這幾個級別。
非皇室大臣最多做到郡王這一級別,而何春這一次居然連升三級,可見皇帝對何春感激之情有多深。
獎賞還不不止這些,何春封邑增加了一萬五千百戶。
並被任命為荊州刺史,軍職則晉陞為龍騎軍護軍。
軍階則晉陞為輔國將軍。
要知道南朝中央宿衛軍的外軍又分為南北二軍,南北二軍各下轄八軍,北軍下轄的有龍騎、虎賁、鷹揚、雷音、火馳、武略、明遠、忠勇等八軍,南軍下轄的有龍驤、虎威、熊渠、電耀、風烈、武勝、明智、忠毅等八軍。
而且外軍每一軍由護軍將軍統領。
每一軍人數五千到六千不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