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在2022-10-13 23:54:57~2022-10-14 23:11:2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taylor、rgmau 1瓶;
第49章 小年夜
袁圓似笑非笑地看著腦門冒汗的偽神君,“你幹嘛不從?跨位面養個小妾風險又不高,反腐敗可查不到大顯去。”
今晚又跑來送羊的王尕慫哈哈笑道:“哥,如花似玉的大閨女長得像楊貴妃還是趙飛燕?給二郎神找的老婆肯定美翻天,換成我,我就從,我那些女同學手勁比男的還大,一個個跟母夜叉似的,古代的美人肯定溫柔如水。”
程墉偷窺一點都不溫柔如水的小袁姑娘一眼,拍了壞小子一巴掌,“王尕慫,你應該改名叫王慫恿。”
咕咚咕咚猛灌一碗羊湯的小太子為大顯女性自豪:“父皇的妃子都漂亮,德妃的臉像蛋蛋又滑又白,柔嬪跟額一樣也是羊湯做的,說話咩咩咩像小羊,還有吳才人,皮膚像小圓子白白膩膩。”
眾人:“……”太子,你以食物喻人我們不說你啥,可你這趨勢不對頭啊。
袁圓胳膊肘撐在吧台上跟坐在高背寶寶椅上的小太子對視,“殿下,你觀察得這麼仔細呀?”
昱琉快樂點頭,“看美人兒高興。”
完嘍,想找小老婆的原來是我們剛剛過完四周歲生日的小太子。
程墉啞然失笑,“我們昱琉將來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可能不夠,必須得配三十宮六十院七百二十個妃子。”
沒想過皇宮是否會擠爆的問題,昱琉滿意道:“額看行!”
連宇宙無敵大霸哥都被它發哥的豪邁逗得滿地打滾。
送走客人,程墉跟袁圓說起霸哥撿的那根金條。
特戰旅效率向來高,又有程墉的督促,島上的移動基站很快就維護好,信號增強后,程墉在半山腰平台處對著養殖場的方向安裝了一個高倍攝像頭。
雖然不那麼光明正大,但如果拍到有價值的內容,那麼養殖場這條線索他們就可以繼續跟下去。視頻跟程墉的電腦聯網,漁船靠岸那天,人在帝都的程墉已經從電腦上看到了。
程墉本想順著船號查查這艘遠洋漁船的船主是誰,結果很耐人尋味,因為根本找不到這艘漁船真正的船主。
這種情況倒也常見,好多遠洋漁船不辦理註銷、變更手續,導致管理混亂。這艘船幾經倒手,登記造冊的船主跟實際船主早就不是一個人。除了船主沒查清,違法記錄倒是乾乾淨淨,這年頭沒領過罰的漁船很少。
“肯定有人在幕後做了手腳,這跟李青城的風格倒是一脈相承。”程墉開口道。
“那根金條是怎麼回事?船員現在都這麼有錢了?”袁圓不解。
程墉的思路一直圍繞著毒品這條線打轉,“這艘船最近半年一直往返國內和南美,捕撈魷魚和紅蝦,中美和南美部分國家的情況你應該清楚,那裡的毒品主要銷往北美,銷售網路一直下沉到街頭,底層毒販收上來的全是小額現金,美加對現金管理嚴格,毒販的毒資想進銀行系統不容易,這就為洗錢提供了機會。”
“用黃金洗錢?”袁圓跟上了他的思路。
程墉點頭,“黃金流動性超好,而且能自由熔鑄,一直都是最佳的洗錢工具,北美有一條洗錢路徑很經典,毒販用毒資購買黃金珠寶,運到參與洗錢的珠寶公司,珠寶公司再將黃金賣給精鍊廠,精鍊廠重鑄黃金之後把黃金返賣回珠寶公司,珠寶公司最後將貨款轉到境外公司賬上,多方參與,幾經倒手,很容易逃過監管。”
“所以,未眠島養殖場正在參與洗錢?”
程墉冷笑,“實物黃金銷售又不記名,李青城輕而易舉就能將黃金分銷掉,洗錢的傭金相當高,當然,除了洗錢,他參與得肯定更深入。”
還是那個問題,一切都是他們的猜想,“我們依然沒有證據,掉個金條說明不了什麼。”袁圓搖頭。
“這李青城這人腦子有點東西,我們自然也不差,漁船是個很好的線索,跟緊了會有收穫的。”程墉信心滿滿。
……
小年來臨,又是一年辭舊歲。
節日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夜未央的客人集體缺席一天,連小童工太子也休了假,把空間留給主人,程墉回城裡陪家人過年,只有袁圓和父親在未眠島上共慶小年夜。
袁家奉傳統為圭臬,小年夜不食大餐,食吉慶小食。
食年糕節節高,甜住灶王爺的嘴,一年更比一年好。老袁最喜歡芥菜年糕,咸鮮軟糯,是走遍世界各地都無法尋覓到的屬於家的味道,也是刻在基因里的味覺記憶。
食荸薺好運一整年,袁圓將荸薺切片熟化,做成了罐頭,清水馬蹄天然無公害,吃了甜蜜蜜,日子甜蜜蜜。
廿四夜吃糰子,糰子在小年夜有了專有稱呼,廿四團,也是祭灶的主力。其實就是大個的湯圓,不煮只蒸,除了甜豆沙餡,袁圓還做了鮮肉餡和馬蘭頭香乾餡,點上荷花、桃花還有元寶形標記做區分,白白胖胖的糰子擠做一堆,喜慶團圓。
“名字圓圓的袁小廚和臉龐圓圓的袁老闆圍坐在圓圓的飯桌上吃圓圓,來年身體圓圓,日子圓圓。”以上這句難度極高的繞口令由名字不圓的小管家886編輯,小狗子富貴朗誦,作為送給父女二人的節日禮物。
袁圓和老袁向冰箱顯示屏上以熊貓圓圓形象示人的小管家舉杯,齊聲道:“謝謝美食系統,讓我們的生活更圓圓。”
跟夜未央時間同步的平行時空,有一對住在南方某省山區的小姐弟也在過小年夜。
父親在外打工未歸,母親跟父親離婚後改嫁,現在姐弟倆跟著爺爺一起生活。
山裡的氣溫降到冰點,房子緊靠大山,陰冷潮濕,在這樣的天氣里,身體不好的爺爺最先病倒,姐弟倆也都有些感冒,緊挨在火塘邊,伸出小手想要汲取一點柴火的溫度來溫暖自身。
火堆里扔了幾個洋山芋,烤洋山芋就是祖孫三個的小年夜晚餐。
弟弟譚健今年五歲,瘦瘦小小,聞到了火堆里烤山芋的香味,吞了吞口水,對姐姐說:“我最喜歡吃山芋了。”
姐姐譚青今年8歲,同樣瘦瘦小小,上學晚,讀小學一年級,點頭附和,“我也最愛吃山芋。”
烤山芋專家譚青聞到熟悉的焦香,起身用一根樹枝將最大的那顆山芋扒拉出來,“這個先給爺爺。”
忍著燙拾起黑煤球一樣的烤山芋,先往地上摔了摔,摔掉表皮的黑炭,小丫頭墊著衣袖剛想把山芋拾起來,聽到弟弟在一旁開口問:“姐姐,你看這是什麼?”
火塘灰燼邊緣露出一張卡片,形象他們認識,村裡有個哥哥在飯店學廚,帶過這樣的帽子。
怕弟弟燙到,姐姐撿起了卡片,片刻后,小姑娘花貓一樣的臉上露出驚喜,“小健,我們可以去一個地方吃飯,現在就能去。”
小男孩一臉憂色,“可是我們沒有錢。”
父親已經好久沒寄錢回來,爺爺沒辦法,把兩頭沒有長成的豬賣掉應付日常開支,祖孫三個花錢省之又省,家裡連件像樣的傢具都沒有,身上的衣服也是撿親戚們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