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遙遠的京師,紫禁城,早朝之後是萬曆皇帝在養心殿繼續向帝師首輔張居正學習的時間,而萬歲山東北角的司禮監,正是一天當中最忙碌的時段。
一位方面大耳、頷下無須、生著掃帚眉的中年人坐在公案之後,許多小宦官小心翼翼地侍立左右,就算曾是萬曆帝伴讀、現任司禮監秉筆的張鯨張誠兩位大太監,也老老實實地垂手而立。
因為公案之後的中年人,便是現任司禮監掌印太監、東廠督公馮保,站在大明朝權力金字塔巔峰,內受慈聖李太后信重,外與首輔張居正結黨,以內廷宦官身份而受先皇臨終遺詔的顧命內臣,當今第一權宦。
“劉都督又有本章來?”馮保微微皺了皺眉頭,本來廠衛一體,但錦衣都督劉守有並不完全聽命於他這個東廠廠公,更多的依附張居正,並且和司禮監二張也有所往來,所以並不為他所喜。
慢慢翻開奏章,一目十行地看了看內容,他掃帚眉一揚,微覺詫異,再看到票擬上熟悉的筆跡,略想了想,不禁啞然失笑:“張先生越發意氣用事了……秦某人何德何能,竟叫堂堂帝師首輔出爾反爾?” 張誠、張鯨只有唯唯而已,馮保可以這麼說張居正,他倆卻不敢介面,要有什麼傳到帝師首輔耳中,他倆可擔待不起。
馮保繼續看下去,空白處由司禮監秉筆太監寫著批紅,瞧著字句,他漫不經心地道:“沒瞧出來,張誠你和元輔少師張先生,倒是所見略同啊!” 張誠心頭咯噔一下,心念電轉便立刻決定實話實說:“馮公公說笑了,這秦某在蘄州時便和舍侄有舊,所以……” “那有什麼,誰沒個親朋故舊?”馮保笑嘻嘻地擺手,示意張誠不必再說下去。
張鯨半眯著的眼睛,卻是精光一閃,心中有所觸動。
馮保拿起硃筆,筆走龍蛇,在那奏本上籤批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呼……”張誠長出一口氣,懸著的心至此方才落下,後背隱隱已有冷汗浸出。
…… 遠在南京的秦林,根本不知道圍繞著自己發生的這些事情,他忙著指揮陸胖子、牛大力幾個,籌備著一場溫馨而不失莊重的婚禮。
青黛父母在四川蓬溪任上,當然沒辦法出席,但有李時珍做主就盡夠了;秦林孑然一身,到時候就由陸胖子、牛大力、韓飛廉等弟兄負責接親;男女雙方的賓客,就請曾做過蘄州父母官的張公魚、應天府尹王世貞父子、懷遠侯府小侯爺常胤緒等幾個人就行了,也不必擔心場面冷清,千戶所的弟兄有很多要來,特別是庚字所幾乎會全部出席。
徐辛夷不僅是秦林的好朋友,也是青黛的大姐姐,女醫仙自己忙著在醫館懸壺濟世,囑託他一定要請到徐姐姐,最好提前請她來談談……小丫頭說起這,嘴角翹翹的咯咯直笑,問她為什麼,卻是怎麼也不肯說。
可秦林去魏國公府,三番五次的被擋駕,隔牆老遠就聽見絲竹之聲和吆五喝六的高聲喧嘩,偏偏守門的當面撒謊不臉紅,說主子都不在府中,秦林就只好無功而返。
距離婚禮還有三天,秦林指揮陸遠志幾個弟兄布置正廳,把紅綢、彩緞扎到房樑上,剪了紅雙喜貼到窗戶上,各處收拾得喜氣洋洋。
李時珍雖懷有隱憂,但瞧見這幅喜慶的場面,也老懷甚慰。
女兵甲氣喘吁吁地跑到廳上,還穿著素白的護士服,捂著波濤洶湧的胸口直喘氣,跑急了嗓子說不出話,急得朝秦林直做手勢。
她不是在女醫館做事嗎,怎麼突然跑到這邊來? 陸遠志趕緊替她倒了杯水,女兵甲灌了幾口,趕緊道:“秦……秦長官,快去女醫館那邊看看吧,好多惠民藥局的大夫,找上門來吵鬧,說咱們壞了規矩……” 小聲點秦林不停做手勢叫女兵甲不要讓李時珍聽到,可哪兒來得及呀,老神醫的臉色一下子就陰了下來。
這時候各行各業都尊師重道,惠民藥局供著祖師神位,在大夫心目中就像娘家一樣,並且它還左右著各位醫家在同行中的風評口碑,聽得惠民藥局竟然興師動眾來聲討女醫館,李時珍如何不著急? “太世叔別著急,這事兒悠著來,您放心,侄孫出馬一個頂倆!”秦林一邊寬慰老爺子,一邊和陸遠志分從左右把李時珍攙扶著。
李時珍良久才長嘆一聲:“唉,這是怎麼說南京的同行們忒也因循守舊了些,咱們啊,怕是也太操切了點。
” 老爺子斷不肯放秦林獨自前去,怕他逞凶把同行打一頓,那李家在醫界同行的口碑可就毀了。
於是秦林叫四個親兵校尉,用肩輿把李時珍抬著,自己騎馬相陪,一塊兒到女醫館那邊去看看。
剛到女醫館,就看見門口圍著一大群穿葛布袍、戴瓦楞帽的大夫,在那裡吵吵嚷嚷,為首的是個富態中年人,不像醫生,倒像個富家員外,跳著腳叫得最凶。
乙、丙、丁三個女兵穿著護士裝,手裡卻提著寶劍,雄赳赳氣昂昂的攔在門口。
青黛則嘟著小嘴,滿臉的不耐,看見秦林之後,立刻喜笑顏開,只是被眾人堵住,只能舉起嫩生生的小手隔著老遠朝他連連揮動。
秦林本想把這些大夫恐嚇一頓再遠遠趕開,李時珍在這裡,自然不許他逞凶,老爺子下了肩輿,擺擺手示意他不要發作,自己走上去施禮問道:“列位杏林朋友,老夫孫女在此行醫,不知各位有何指教?” 孫一帖愛理不理的拱拱手:“李老先生,你是成名數十年的杏林老人了,怎麼叫孫女在這裡坐堂開館?想是蘄州惠民藥局的規矩,和咱們南京有所不同?” “這……”李時珍沉吟片刻,無可奈何地答道:“孫局董說笑了,天下醫生都是岐黃傳人,各地惠民藥局的規矩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卷 【江南煙雨】 第三二五章 辯才無礙 “那不就結了?”孫一帖手指槿黛女醫館的招牌,得意洋洋地道:“咱杏林中人,從來沒有女流可以開館的,這南京城裡頭,也沒有不來拜岐黃神位,就敢擅自坐堂行醫的,所以孫某還請李老先生給列位同行一個交代!” 馬大夫等幾個心腹都跟著起鬨,其他的大部分醫生雖覺得孫一帖稍嫌過火了點,失了杏林中人宅心仁厚的本分,但對他說的道理倒是人人同意的。
從前也有醫女、穩婆,都是坐在家裡等病家延請,哪怕名聲極其響亮的女醫生無錫談允賢,也得遵守這規矩,像青黛這樣開女醫館的還是頭一個。
至於外地人到本地來做營生,必須先到行會拜祖師爺的規矩,則不僅僅限於醫界,木匠拜魯班、裁縫拜嫘祖、南戲班子拜唐明皇,各行各業無不如是。
像南京城裡,遊方郎中、草台大夫倒也罷了,凡是坐堂行醫的大夫,就必須到惠民藥局拜岐黃神位。
青黛沒有拜祖師,就自己開起了女醫館坐館行醫,南京的同行們都有些不忿,只是不好和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計較,這次孫一帖既然提出來,便七嘴八舌地道:“孫局董說的是,身為杏林中人,連祖師爺都不放在眼裡,那還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