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這番話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連金櫻姬都吃驚地張開了小嘴,秦林這番話如果上綱上線,簡直稱得上不臣之心了! 不過,也是大實話。
“那麼選擇哪兒作為母港呢?”金櫻姬站起來,纖纖玉指在那份海圖上慢慢移動,從日本九州島往西,最近的地方……她的指尖停在了耽羅島(今韓國濟州島)。
秦林搖了搖頭,耽羅島自然環境和位置都很適合作為母港,但政治上存在較大的問題。
“我聽說耽羅島現在屬於朝鮮濟州牧,島上設置大靜和旌義兩個縣,而朝鮮被大明朝列為不征之國,年年朝覲,如果佔了它的島,朝鮮人必定要去京師控告,朝廷怪罪下來可不好辦……”秦林笑笑,又補充道:“朝鮮人愛和大明朝廷哭鼻子,是出了名的。
” 金櫻姬被逗得哧的一聲笑,朝秦林拍了一巴掌:“你才愛和人哭鼻子呢!” 既然排除了耽羅島,金櫻姬的指尖繼續往南方移動,指在了琉球王國(今沖繩),不過這一次她自己就先搖了搖頭。
琉球地方狹小,沒有迴旋餘地,而且距離大陸又太遠了點,同時它也和大明朝保持著藩屬關係,如果貿然前往佔領其領土,也會被告上朝廷。
難道是呂宋島?金櫻姬疑惑起來。
那裡已經有了佛郎機人,中國海商嘛倒也去過。
大海商林鳳以澎湖為基地,開拓海上貿易,曾率戰艦六十二艘,五千五百餘人揚帆進佔呂宋。
當月二十九日抵達馬尼拉灣的馬里斯,首次進攻馬尼拉獲勝,擊斃西班牙駐菲律賓總指揮戈尹特。
其後林鳳在林加延灣建立都城,自稱國王,與當地居民關係融洽。
三年三月,西班牙派兵進攻林鳳,明朝水師乘機聯合圍攻。
林鳳苦戰之後因糧械不繼,只得突圍回到台灣,后返潮州,出沒於柘林、靖海和碣石之間,因部下被朝廷招安,林鳳不知所終。
難道要重蹈林鳳的覆轍? 秦林當然不會選擇呂宋,呂宋是西方殖民者進入東亞的門戶,由教皇主持劃分世界的葡萄牙、西班牙,後來的海上馬車夫荷蘭,都將紛至沓來,以目前五峰海商的實力,實在不應處在這個四戰之地。
他輕輕捉住金櫻姬的手,把位置移到了呂宋東北方向、與福建隔海相望的地方。
夷洲! “這、這裡不是蠻荒之地嗎?”金櫻姬睜大了眼睛,覺得不可思議,和東亞地區其他文明繁盛的地區相比,那裡簡直就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只有未曾開化的高山夷人,商業貿易為零,所以儘管中國、日本、西方海商來來往往,卻沒有誰會在那裡設立母港。
前幾年林鳳也是被朝廷水師追得急了,才到雞籠(今台灣基隆)暫時躲避,一旦風聲鬆了就回澎湖,從沒把夷洲當作母港。
秦林盯著金櫻姬,似笑非笑。
哎呀!金櫻姬一拍腦門,如夢初醒:沒有文明存在,也就意味著當地和大明朝廷沒有朝貢關係;距離大陸比平戶和呂宋都近;地方廣大,富有迴旋餘地;扼守海峽,處於東西兩洋交匯要衝,偏偏又沒人注意!第二卷 【江南煙雨】 第二四七章 秦林的計劃 金櫻姬召集心腹部眾宣布了下一步的計劃,其中大隊人馬包括所有的老弱婦孺和三分之二的青壯水手由她親自率領,直航夷洲雞籠,在那裡展開各項建設,以取代平戶作為五峰海商將來的母港;龜板武夫和三名德高望重的中國海商率分艦隊,在杭州灣口的大衢山島設立瀛洲長官司衙門,那裡本來就是汪直時代五峰海商的基地之一,雖因倭亂廢棄多年,仍具備相當的基礎,利用它作為貿易中轉站,土司衙門則是應付朝廷的幌子;另外搜羅了珍珠、漆器、珊瑚、泥金摺扇和象牙雕刻等珍貴寶物,作為貢品和交給張居正的禮物,再加一道謝恩表章,由權正銀攜帶隨秦林同去南京,給朝廷一個交代,並催辦寧波開港、放開貿易的各項事務。
海商部眾們得知暫不回大陸而是改航雞籠,老年人或多或少的有些失望,不過金櫻姬宣布等朝廷開海之後,五峰船隊將在雞籠、月港和寧波之間穿梭往來,想去故鄉走走看看的大可自由來去,老人們也就釋然了。
三四十歲的水手漢子、各家各戶的頂樑柱則十二分的歡迎這個決定,把妻兒老小放在相對安全的雞籠,大傢伙兒跟著船主風裡來浪里去,這才沒有後顧之憂嘛! 秦林乘兩千料中號福船“福通”號回航南京,與乘徽州號大福船駛往雞籠的金櫻姬揮手道別,碧空帆影遮天去,斯人漸遠…… “沒良心的小冤家,又去會你那男人婆吧。
”金櫻姬看著秦林所乘的福通號漸漸消失在海天相接處,忽然心頭升起莫名的悵然,酸不溜丟的,回想那夜的小花招,究竟是得還是失? 想到即使沒有徐大小姐,也還有張紫萱和李青黛在南京,金櫻姬又氣沮的撇了撇嘴,扶著額頭走進了官艙。
無意中看見五峰船主寶座鋪的老虎皮底下露出一頁紙角,芳心就跳個不停:難道那傢伙還學了風流才子的勾當,玩什麼留書遺情? 又驚又喜,金櫻姬幾乎是飛撲過去,迫不及待的取出紙張細讀:党參三錢、杏仁五分、當歸一錢、黃芪一錢五、甲片一錢、香附二錢、黃精二錢、陳皮一錢……小火慢煎,早晚各一劑,乃神效豐乳方也。
“哇呀呀,姓秦的我要拿你喂鯊魚!” 官艙中傳出了金櫻姬高亢入雲的怒吼,從服侍她的丫鬟到全船水兵盡皆失驚,猜測著秦長官究竟做了什麼過分的事情,讓五峰船主如此憤怒? 聯想到這兩位曾在官艙單獨待了不短的時間,哼哼哈嘿,有姦情啊有姦情! 另一邊,秦林自然不知道金櫻姬深深的怨念,他乘坐福通號抵達了長江入海口,溯江而上回到了南京。
下船登岸,剛剛走到水西門,就看見書店門口一大堆人圍著,人人擠得腦袋上冒汗,若不是他們手裡捏著銀子或者提著成串的銅錢,只怕要被當作強盜打劫呢。
“給我來一本!”穿藍布衫的書生把銅錢高高舉起。
“三本、三本,稱好了的現銀子,還餘一分五厘的平旺,都送與你了,快把書給我!”頭戴四方巾的黑胖漢把旁人擠得東倒西歪。
秦林一行人好奇地停下腳,看見剛才那書生終於買到書了,喜滋滋的一邊翻一邊走,翻開的那頁上正畫著幅黃連植株的圖案,就知道定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秦林使個眼色,陸遠志伸手就把書生拖住。
書生低著頭看書,正待發怒,抬起頭見是一群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登時嚇得不輕,也不敢發火了,拱手問道:“幾位長官攔住在下,請問有何貴幹?” 秦林笑著指了指他手上捧的書:“這是本醫書吧,不知老兄是位坐堂醫生呢,還是遊方郎中?” 書生指了指頭頂戴的方巾:“在下是個教館的秀才,並不是大夫。
” 秦林盤問一通,才知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篇幅浩繁,但這時候出書特別是暢銷書也不是全部印完才賣,而是一卷一冊,印好了就在書鋪發售,書生買的就是新出的第二卷,等全部印好恐怕要到明年年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