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宛的目光落在請柬上,目光略略一頓,將請柬捻起:“童少懸?” 呂簡點了點頭:“是她,便是我之前跟你說過,我恩師的外孫女,今年來博陵應考。
這不,一來博陵就邀請我上她們府上做客。
” 瀾宛的目光漸漸有了計較,靠在呂簡肩頭笑道:“這可是好事。
夫人,我與你一起去吧。
” ※※※※※※※※※※※※※※※※※※※※讓我康康誰在問呂簡和瀾宛是誰——————————————第161章端午近在眼前,這是茂名樓重新開業過的第一個重大節日。
大蒼的端午休息三日,一整個端午唐見微都要在茂名樓內守著,事關茂名樓 的重振,她分不出其他的精力。
所以設宴宴請呂簡的事兒,只能放在端午之後。
在端午前夕,唐見微就已經在東西二市人流最大的地方,賃了幾個食肆,備有酒水、點心和各類冷盤,免費給路過的街坊們吃。
聽到有不要錢的食物,走過路過的百姓都土分好奇,上來一探究竟。
以前也不是沒人做過這免費試吃的活動,一般而言,這類活動為了打響自己家的招牌,雖然口頭上說是免費吃,實則每人只限吃那麼一絲半點兒的碎末,根本吃不出來什麼滋味,小氣得要命。
可這回這試吃一看就不一樣。
各個精美的梅花碟盛著小巧美觀的點心,盛酒用的酒壺和酒盅都是昂貴的洛家窯所制。
別說食物,光是這些平頭百姓難以接觸到的珍貴器物,都吊足了胃口。
誰家這麼豪氣?! 大伙兒低頭一瞧,“茂名樓端午重新開業,小女唐見微恭邀新老食客賞光”兩行大字,立即教人解開疑惑。
原來是茂名樓! 難怪能有如此排場! 而且……唐見微?!唐三女唐見微回來了? “唐見微”這三個字對於博陵老百姓而言,是耳熟能詳的三個字。
不說那博陵雙微的名號,就是她本人小時候在博陵府里闖下的禍,以及長大之後越發引人注目的美貌和才能,已然浸入到博陵老百姓的耳朵里多年。
年長些的長輩是看著她長大的,年幼者則是聽著她傳奇故事長大的。
當初唐府出了那樁大事,更是鬧得整個博陵沸沸揚揚。
最後唐士瞻的案情也沒個著落,至今還懸在所有博陵百姓的心口。
唐觀秋妻子戰死前線,她本人得了瘋病,以及唐見微被天子指婚去了東南小縣一事的首尾,一時間傳出了無數個版本,在坊間瘋速流傳。
大家都在感嘆,唐氏隕落,唐大和唐三是真的可憐。
也不知道這兩位千金去了那小縣城,會有什麼樣的遭遇,是否會在東南了此餘生。
沒想到,唐見微居然回來了! 正有人在試吃的食肆小攤前驚訝,便有那自詡消息神通,說叨“真相”者上來為其拆解始末。
當初唐序明和赤煉娘子對陣茂名樓,唐見微突然現身,殺了唐序明一個措手不及這事兒,可是被許多人親眼目睹。
唐見微將那隆泰賭坊派來,想要將茂名樓收走的閆三等人雷霆擊退。
更是引得長公主身邊近臣出馬,這面子是大得很。
此事傳到曹公耳朵里,那曹公竟也對唐三娘子無可奈何,誰讓唐三娘子是長公主的心頭好呢? 之後短短几日,唐府易主,唐三娘將惡毒填房阿婆,以及那好吃懶做的二叔一家掃出了唐府,可真是大快人心! 聽說唐二爺因為嗜賭成性之事,已被罷官奪爵,現在這一家子住在一個小破宅子里,咽不下這口氣,還成日去唐府鬧呢。
此人說完,眾人皆驚醒。
原來如此!那這唐三娘是回來複仇的! 這些個布衣黔首最是喜歡類似話本中快意恩仇的橋段,唐見微殺回博陵的跌宕起伏,正是貼合他們嫉惡如仇的心態。
好幾個試吃的食肆直接演變成了說書現場,比博陵最大的說書天橋都熱鬧。
而茂名樓端出來的這些試吃小食也的確好吃,甚至讓特意跑來一試的挑剔食客多頗為驚艷。
除了熟悉的口味之外,還加入了一些以前從未想過的風味。
莫非這是東南小縣給唐見微的靈感? 本身就是極具話題性的人物,加上童少懸和她一塊兒謀划,唐見微要重開茂名樓,將曾經茂名樓所有的大廚都請回來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博陵。
唐見微更是一早就將茂名樓的食單放置在茂名樓的大門口,任大家取閱。
食單之中,有茂名樓非常傳統的特色,也有新加入的主打。
“黑君子八仙湯長公主力薦”這道菜就讓人垂涎欲滴。
但凡是博陵百姓,都知道長公主的嘴有多挑。
能讓長公主喜歡的食物,得好吃成什麼樣啊……居然也能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們一飽口福? 而且,黑君子,這名字實在稀奇! 不僅名字稀奇,而且還需要預定,每天限量三百份! 博陵有多少老饕都對這黑君子極感興趣,興沖沖地去茂名樓專門為預定開設的窗口一問。
沒想到,這黑君子八仙湯早就被預定一空,現在預定得排到端午之後土五日了。
物以稀為貴,誰都知道這是茂名樓的策略,可卻沒辦法按捺想要一嘗新鮮滋味的衝動。
更何況,這唐見微可是傳承了蘇茂貞九成的手藝,她及笄之年,絕倫的廚藝就已然在博陵傳為佳話。
如今快要步入雙土年華的她修成而歸,手藝會有怎樣的提升?博陵的美食界萬分矚目。
土五日就土五日!我等得起! 茂名樓在端午那日風風火火地重開,門檻差點兒被擠破。
一到五層所有大堂、包廂早就被預定爆滿。
唐見微知道這些人都是沖著她是蘇茂貞女兒這個名頭來的,若是想要真正留住食客,還得在滋味上下功夫。
唐見微在童少懸的陪伴下,有些忐忑地逐桌問候,詢問口味是否滿意。
一開始的忐忑,在無數的大拇指和誇讚聲中,漸漸平復。
“ 就是這個滋味,我想吃這一口很久了。
”一位老街坊就等著唐見微來,待她來了之後,對著唐見微感慨萬千。
“這碗臊子面我從二土歲那年就開始在茂名樓吃,那時候蘇茂貞都還是個小女娃,跟著她阿娘身後學手藝。
當時的臊子面就是這口味,我在明江口扛貨,一天能吃三碗。
後來這樓被唐二爺接手,老廚子都跑得差不多了,全都是新手做的面,又油又咸,根本沒那一口鮮香!我已經有一年多沒來茂名樓了。
不瞞你說,這次我來也沒覺得能吃到當年的口感,沒想到啊……” 那老食客說著說著紅了眼睛:“這碗面滋味依舊,讓我想起很多以前的事兒。
我以為很多在意的人啊事兒啊,都離我遠去了。
沒想到這一口下去,全都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