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恩情,她記下了。
許彥是堂堂吉安侯,超品的勛貴,祖上功績歷歷在目。他若是一口咬定那些說辭,衛國公除非是拼著爵位不要了,怕是也不能隨便喊打喊殺。顧飛燕其實挺好奇衛國公會如何處置,以她所耳聞的衛國公的性情,十有八九不會咽下這口氣。
顧燕飛心中想著,又提點了幾句關於立碑與牌位的事,叮囑他們給那女嬰取個名字再安葬,這才啟程回京。
想著她是因為自家的事才一夜未歸,衛國公夫人很是過意不去,堅持要親自她回去。
左右也是件小事,顧燕飛也就沒堅持,兩人在辰時一刻匆匆地騎馬上路了。
這莊子距離京城大約二十幾里路,不算遠,只是道路崎嶇,用了近一個時辰才回到了京城。
天空中的雲層被晨曦驅散,已是日上三竿。
顧燕飛遠遠地就望見西城門外的官道上,那些行人車馬全都被城門守兵驅趕到了官道兩邊,正中空出了一條道來。
官道上的路人們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百姓們引頸翹首地張望著。
顧燕飛緩下馬速,抬眼往西城門內望去,定睛一看,一眼看到了幾十丈外的一隊人馬中身穿緋紅官袍的顧淵。
顧淵腰背筆直地騎在一匹矯健的黑馬上,形貌冷峻,腰跨長劍,警覺地打量著四周,指揮著一隊鑾儀衛在城門附近清道。
城門內,另一隊人馬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另外兩個青年,往城外的方向馳來。
兩個青年齊頭並進地騎在最前方的,一個身穿杏黃色蟒袍,俊美如畫,另一個著藍色翻領胡服,粗獷颯爽,正是楚翊與南越三皇子百里胤。
三四十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吸引了周圍所有的目光。
路邊的那些行人興奮地望著楚翊他們,一個個目光灼灼,面露異彩,彷彿沸水般更熱鬧了。
“那是大皇子殿下,長得可真俊啊,跟神仙下凡似的。”
“是啊是啊,比起那什麼南越三皇子,我們大皇子殿下就跟天上的神仙似的。”
“這南越三皇子來了很久了吧,怎麼還留在京城不走啊?!”
“……”
人群中各種聲音紛紛雜雜,此起彼伏。
顧淵負責護衛楚翊的安全,自是眼觀四方,耳聽八方,立刻就注意到了城外騎在紅馬上的顧燕飛。
顧淵微微蹙眉,下意識地抬眼看了看天色。
這還不到巳時呢。
這大清早的,妹妹怎麼是從城外回來的?
這是一早出門,還是……徹夜未歸?!
顧淵薄唇微抿,右手攥緊了手裡的韁繩,眼角壓了壓,心道:他今天一定要回府一趟才行。
“燕飛,這不是你大哥嗎?”衛國公夫人勒住馬,停在顧燕飛身邊,挑眉遙望著城門口的顧淵。
“是我大哥。”顧燕飛略帶幾分心虛地應了。
她小臉上露出幾分罕見的窘態,目光游移了一下。
自顧淵在鑾儀衛當差后,基本上十天里有八天要住在宮裡,鮮少回府。
顧燕飛昨天隨衛國公府的人離開時,特意把卷碧留在了府里,吩咐她:要是大哥昨晚回府,就跟他說一聲她出門了;要是大哥沒回來,就誰也別說。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啊!
顧燕飛在心中暗暗地嘆氣。
瞧大哥這副樣子,很顯然他昨晚肯定是沒回府,偏生她的運氣也太差了,這難得夜不歸宿一回,居然被大哥當場抓了個正著。
顧燕飛賣乖地對著不遠處的顧淵露出一個過分燦爛的微笑,討好地對著他揮了揮手,算是打了招呼。
衛國公夫人將顧燕飛神情間的細微變化瞧在眼內,想著這丫頭面對許彥時英姿飛揚,自信恣意,不免覺得有趣。
原來,小丫頭在她家兄長跟前是這副樣子啊!
衛國公夫人默默地捂著嘴,輕笑不已,眼眸又柔和了三分。
眼看著前方的鑾儀衛和城門守兵過來清道,顧燕飛與衛國公夫人就策馬避到了官道的一邊。
衛國公夫人往顧燕飛這邊湊了湊,與她咬耳朵道:“大皇子前兩天剛接了與越國談判的差事……那百里三皇子想要新型燧發槍的圖紙。”
想到衛國公跟她說皇帝瞧上了顧燕飛為大皇子妃,衛國公夫人的唇角翹了翹,乾脆就趁這個機會與顧燕飛談起了朝事。
“當初為了換大皇子回京,皇上允諾越國聖人將燧發槍的圖紙贈與越國,這百里三皇子就是為此而來……”
南越三皇子百里胤到京城已經有兩個月了。
其實早在年前,今上就履行了他與越國聖人的約定,把燧發槍的圖紙給了百里胤。
但百里胤沒有收下那份圖紙,反而提出,他想要最新型的燧發槍的圖紙,為此,越國願意再多付出黃金萬兩為代價。
不過,皇帝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
而百里胤顯然不肯輕易罷休,這一來二去,來來回回,就拖到了現在,眼看著再過幾天就要二月了,百里胤依然賴在京城不走,甚至他代表越國聖人提出可以將黃水洋海域還給景國作為條件。
這黃水洋海域便是先帝當年割讓給越國的。
前兩天,皇帝在早朝上把與越國談判的差事,全權交給楚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