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朝野動蕩,加上老皇帝吐血后就昏迷不醒,各方勢力也開始按捺不住地躁動起來。
“咱倆的婚禮,看來是不能如期舉行了。”趙越不管朝野動蕩,也不關心趙宥謀反,可婚禮延誤卻讓人很是意難平。
顧淮笙自己心情也好不到哪去:“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給趙越續了杯茶,沉默須臾才道:“聖旨應該快下來了,王爺……此次出征,請務必平安歸來,我會留在京城,替你守好烎王府,照顧好老太妃,我也會好好的,所以,你也要好好的,我等著你大勝歸來的那一天。”
“皇上昏迷至今未醒……”
“皇上不醒,還有太子呢。”顧淮笙打斷趙越,端起茶盞卻只看不喝,片刻放回桌上:“少則今日遲則明日,聖旨肯定會下。”
顧淮笙料的沒錯,當天晚上,聖旨就到了。
送聖旨的是常朔,先去烎王府撲了個空,得知趙越人在顧家這邊,又氣兒不帶喘的朝這邊趕。因著事態緊急,走路都不敢多做懈怠,以至於趕到顧府時,常朔喘的跟要斷氣了似的。
趙越跟顧淮笙得了通報出來,看到常朔手裡的東西皆是意料之中地挑了挑眉。
“常公公,可是皇上聖旨下了?”趙越明知故問。
常朔拾袖抹汗:“皇上還沒醒呢,這旨意是太子代下的,都知道烎王大婚在即,原本不該……只是,您看眼下除了您,也沒別人,所以……”
“家國大事之前,個人私事當之撇開,趙越明白輕重緩急。”趙越打斷常朔:“常公公,宣旨吧。”
常朔聞言,便不再客套廢話,捏著喉結清了清喉嚨,這才揚聲道:“烎王接旨!”
隨著這聲高唱,以趙越和顧淮笙為首,一干顧家下人皆是跟著主子跪了一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烎王趙越,虛中以求治,實賴股肱之任臣;拜手以陳謨,必恃學力之精。爾畢仲游,學貫經史,才通世務,屬文切事,搜羅盡古今之秘,陳善有據,賡歌佐社稷之光。茲以考績,特授爾三軍大元帥,錫之敕命於戲,體國經野成蕩平之,上理移風易俗,懋修和之實功,克忠報國守信全身。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暫錫武弁,嘉乃丕績,以洽朕意。欽此!”常公公一口氣宣讀完聖旨,便將捲軸一合:“烎王爺,接旨吧。”
“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趙越雙手舉過頭頂,接過聖旨站起身來。
“此次平反,就辛苦王爺了。”常朔極會說場面話:“另外顧將軍跟陳老將軍,也分別被任命左右主將,聖旨這會兒也該也快到軍營了,事出緊急,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儘早出兵的好,所以這出征日子就定的倉促了些,後天的日子,算是給一天寬裕,讓王爺跟顧大人以及家裡人好好聚聚。”
“趙越謝過太子殿下體恤。”趙越抱拳,謝的毫不走心。
不過常朔並不在意就是了,宣讀完聖旨,隨便寒暄幾句,便拿著上前匆匆離開了。
待常朔離開,顧淮笙趙越方才對視一眼,當即便遣退下人,一道去了顧淮准那邊。
關於朝堂的事情,兩人一直沒有隱瞞,是早就告知過顧淮準的,而且三人對眼下局勢也做過滲透分析,計劃也按顧淮笙之前布置好的走,所以聖旨的事,自然也是要去找他商議的。
“聖旨下了?”顧淮准聽到聖旨,表情複雜地看了顧淮笙一眼:“後天就出征的話,那你們的婚期……”
“只能后延了。”顧淮笙搶過話頭:“婚事倒是沒什麼,左右以後再選日子也沒差,不過是早些晚些罷了,並無妨礙,倒是大哥,你隨軍出征的話,身體扛得住嗎?”
“放心吧。”提到這個,顧淮准便立即端正了臉色,肅然道:“我這傷養了這麼久,已經修復的差不多了,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可畢竟未能痊癒。”顧淮笙能放心才怪,只是眼下卻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雖說京城到潼陽關,最快也要一個多月,可行軍路人條件艱苦,也不利於養傷。”
“淮笙這是關心則亂了。”趙越忽然道。
兄弟倆聞言,皆是轉頭看向趙越。
趙越沒賣關子:“你們是不是忘了雲嵐,他可是一直代顧將軍鎮守駐軍,這聖旨既然送去了軍營,接旨的自然也是……”
趙越還沒說完,顧淮笙就立即懂他後面的意思:“王爺的意思是,由雲嵐繼續冒充大哥行軍,而大哥私行前往,屆時到了潼陽關,再匯合,這樣,就可以在趕路的條件上,儘可能的將行程和環境舒適化,在減負的前提下,一邊養傷一邊趕路?”
“正是如此。”趙越點頭。
顧淮笙總算露出舒心的笑容:“這主意妙,瞧我這腦子,怎麼就沒想到呢?”
“你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趙越好笑地搖搖頭,遂徵求的看向顧淮准:“顧將軍以為如何?”
“就這麼辦吧。”顧淮准道:“都是我這傷給添麻煩了。”
“顧將軍哪兒的話。”趙越抱拳:“那就這麼著,時間緊急,我得回烎王府一趟,淮笙,你這邊,也讓人收拾起來,顧將軍,最好明日就啟程,不然會趕不上。”
“嗯。”顧淮笙點點頭。
趙越沒有多待,商定后就立即回了烎王府。
顧淮笙也沒閑著,趙越一走,他就著人準備了起來。
【作者有話說:聖旨那段,是出自百度,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