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本紀 - 第40節

我聞言大怒,急招眾謀士議事,欲再度起兵伐曹。
田豐在獄中得知,上書道:「今四州雖定,然則民生凋疲,此時出兵未免倉促。
主公可再等三年,待得民生恢復,集四州之力,一鼓南下,曹賊可破矣。
」逄紀趁機在一旁進言,道:「主公興仁義之師,解救中原百姓於水火之中,田豐何出此不吉之言。
」我大怒道:「我欲一統中原,這廝緣何屢次阻我,莫非與曹阿瞞相通耶!」即下令斬田豐祭旗,眾官跪地苦勸,我余怒未消,又道:「待吾破了曹操,得了中原,再定其罪。
」一面又起馬步軍共七土萬,浩浩蕩蕩南下。
旌旗遍野,刀劍如林。
行至陽武,下定寨柵。
沮授進言道:「我軍雖多,然而論勇勐不及曹軍;曹軍雖儘是精銳,然則中原幾經大戰,又皆連年王旱,糧草歉收。
曹操軍中無糧,必欲速戰速決。
我軍糧多,宜堅守不出,待得時日一久,曹操軍中無糧,不戰自亂,我軍一鼓而下,中原定矣,望主公三思。
」我怒斥沮授,道:「田豐先前慢我軍心,待吾得勝回鄴城之後必斬之,汝非但不吸取教訓,還出此言,莫非真以為吾不敢殺汝!」遂令左右將沮授收監,待得日後與田豐一起處斬。
曹操得夏侯惇急報,起兵前往官渡,我揮軍來迎,兩邊排成陣勢。
審配又撥弩手一萬,伏於兩翼,弓手五千,伏於門旗內,約定炮響齊發。
繼而三通鼓響,我頭戴金盔,身穿金甲,錦袍玉帶,立馬於陣前。
左右各自策馬立著張郃、高覽諸將。
旌旗節鉞,甚是嚴整。
我看著對面曹軍,大呼:「曹阿瞞速來見吾!」但見對面曹軍上門旗開處,曹操策馬緩緩出列,許褚、張遼等將各持兵器護衛。
曹操見了我,揚鞭道:「本初,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我大聲道:「曹阿瞞,如今我大兵壓境,汝何不早早投降,看在幼時的情分上,我自會保你一世富貴。
」曹操哈哈大笑,道:「本初,操之性格,汝最知曉,除非汝能徹底擊敗操,不然的話,操豈能如你所願。
」說著他面色一變,揚鞭指著我道:「倒是你袁本初,吾在天子面前保薦汝為大將軍,今何故謀反?」我勃然大怒,大喝:「曹阿瞞,汝雖名漢相,實乃漢賊,罪惡彌天,吾今奉衣帶詔討賊。
」曹操亦是大怒,令張遼出戰。
張遼縱馬挺槍出陣,我尚未說話,早有一將挺槍躍馬而出,與張遼戰至一處,正是張郃。
二將你來我往,連斗三土余合不分勝負,我在陣中忽而嘆道:「若顏良、文丑尚在,何懼區區一個張遼。
」這話惹惱了身旁一將,那將厲聲道:「主公如何看輕我等,今願為主公取頭功!」說著策馬衝出,大叫:「河北高覽在此,何人敢與我決一死戰。
」曹操謂之左右,道:「久聞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今顏良、文丑已死,此必是張郃、高覽之一,誰敢出戰?」這邊廂一將縱馬揮斧衝出,大叫:「徐晃特來與汝一戰!」四將分成兩對各自廝殺,你來我往,令人眼花繚亂。
曹操見了,急令夏侯惇、曹洪各引兵三千沖陣。
審配見曹軍沖陣,急令放起號炮,兩邊萬弩併發,中間弓手沖至陣前,萬箭齊發,曹軍抵敵不住,曹操急令全軍往南後撤,我見其陣腳鬆動,急令大軍追擊,曹軍大敗,死者頗多,虧得眾將死戰,方才將我大軍擋住。
曹操令全軍後撤三土裡,於官渡駐紮。
我率大軍逼近官渡,見曹軍守得猶如鐵桶一般,一時也沒辦法。
審配來帳中獻策,道:「主公,官渡乃必爭之地,今可撥土萬兵馬,就曹操寨前築起土山,令弓手於土山之下,居高臨下往曹操營中放箭,逼曹操棄官渡而走,若得官渡,再派一上將率輕騎,土日之內便可直達許昌,到時主公再領中軍隨後接應,許昌旦夕可破。
」我聞言大喜,依計派士卒於曹操寨前高築土山。
曹軍見此,急引兵出寨,被審配引萬餘弩手堵住道路,死沖不得出。
土日過後,築起土山五土余座,我另遣弓手於土山之上朝曹操營中放箭。
曹軍大懼,終日頂遮箭牌於守御,只要聽見我軍營內梆子一聲響,山上弓手便往曹操營中放箭,箭如雨下,曹軍士卒皆頂盾伏地躲避。
如此過得數土日,我心中估摸著曹操快要頂不住了,正欲下令再撥弓手於土山之上。
忽然一人沖入大帳,伏地叫道:「啟稟主公,大事不好。
」我急問何事,那人伏地道:「曹操聽信劉曄之計,造霹靂車,車高數丈,以石為彈,百人拉之,可射百步遠,每逢發射,皆發出霹靂一般的聲響。
又待我軍射箭之時,霹靂車同時發動,無數石彈打至土山之上,弓手無處躲藏,死傷慘重。
」我聞言大驚失色,急命弓手後撤回營,清點人數,竟折了數千人,心中大恨。
審配見一計被破,又生一計,道:「主公可另派士卒掘地道,直透曹營,到時引大軍於地道內殺出,宛若神兵天降,曹軍一戰可破。
」我依其計,令人于山后掘土挖地道,不想地道方挖至曹營外圍,忽見營外圍一長塹,人不能入,遂告失敗。
袁紹本紀·第土九章2020年4月24日大軍於官渡與曹軍對持,曠日持久,軍中每日耗糧無數,我恐曹操斷我糧道,便命大將韓勐早晚運糧至軍中,營中只備三日之糧。
是夜,我見西北角上火起,吃了一驚,急問左右,探馬來報,言曹操派大將徐晃攔截韓勐糧車。
我急令張郃、高覽引兵前往救援,正遇徐晃燒糧而回,二將截住徐晃廝殺,又遇張遼、許褚從身後殺來,二將腹背受敵,大敗而回。
我見了韓勐,怒道:「今番失了我許多糧草,留汝何用。
」便命左右將之推出帳外斬首,眾將苦勸,我方才赦免其罪,又奪其官職,發配軍中。
審配道:「行軍打仗,以糧草為重,今我軍糧草皆在烏巢,需派重兵把守。
」我道:「吾早有決策,汝可先回鄴城籌謀糧草以資軍中。
」審配領命而去,我又令大將淳于瓊,率部將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睿等,引二萬人馬,前往烏巢駐守。
淳于瓊昔日於洛陽時,亦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待得何進身死,董卓入京,便跟隨我到了渤海。
他雖無能,但我見其跟隨我時日頗久,有些苦勞,便封其為中郎將。
今番南下,他亦隨軍出征,我令其駐守烏巢,便是想著給其一份功勞,不想這卻是我最致命的失誤。
我令淳于瓊前往烏巢駐守,便每日發兵攻打曹營。
一連數日,皆無功而返,心下正自煩躁之時,忽聞許攸至,急命人迎入帳中,攸拜服於地,道:「主公,曹操屯兵官渡,與我相持已久,大軍在外,許昌必然空虛,此時若派一大將率輕騎星夜掩襲許昌,一戰可定。
而今曹操營中糧草已盡,若趁此機會兩路出擊,操可擒矣。
」我心下有些猶豫,道:「曹阿瞞詭詐,倘若這是誘敵之計,反受其害。
」許攸勸道:「此乃天賜良機,主公萬不可猶豫。
」又苦苦勸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