紈絝子弟 - 第225節

“媽拉個逼的!原來那鳥廝!……”李郃忽然低呼出聲,引得站在他旁邊的黎布和另外兩個將領疑惑地回過頭看向他。
“沒事,沒事。
”李郃忙乾笑道。
他終於想起,那個排在第一位的黃袍年輕男子,竟然就是上次他同香香前往龍首山的路上在一個小城的酒店中所遇到的公子哥。
那公子哥也是帶著三個隨從一個女子,結果被李郃他們揍了個半癱,後來還有個高手老頭專門為其追上了他們,也一樣被香香打了個半死,最後用了耗損功力的密術,才撿了條小命逃走。
那時候李郃聽到那小子稱自己為“孤”就有些懷疑可能是皇族的人,他還以為是偏遠小地的封王呢,卻沒想到竟在這威武金鑾殿上見到了。
李郃輕輕碰了碰旁邊的黎佈道:“那邊那個,穿著鑲金黃袍,站在第一位的,你可認識?”黎渤著他的目光看去,回頭對他低聲道:“那位啊,那就是當朝太子啊。
”“呃……太子?”李郃聞言愕然,想起當時自己用了‘李氏龍爪手’把那小子的給抓了個狠,目光就不由得飄向那太子的,眼神也變得古怪直來——他奶奶的,老子居然把太子的小鳥抓暴了?!似乎是感受到了李郃的目光,那太子竟然緩緩地瞥了過來,李郃忙看向別處,心裡卻是感謝起這“雞盔”來,戴著這玩意,他就不信那太子還能認得出他來。
果然,太子的目光在北伐軍一眾的將領的“鐵”面上逛了一圈后,又收了回去,繼續怔怔地看著前面。
“這太子,有兒子嗎?”李郃忽然又對旁邊黎布問。
黎布想了想,搖頭道:“這個我不太清楚,我問問。
”說著跟旁邊的將領詢問了幾句,回頭對他道:“無子無女,不過太子還未滿二十,僅有二妃,這生兒子的事倒不必太急。
李老弟,你問這個做什麼?”李郃嘿嘿笑了笑,道沒什麼。
心中卻是暗笑,這太子的鳥兒估計是用不了了,等他登基后,看他怎麼立下一代的太子。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殿首皇位的一位藍袍太監用他那尖細如公鴨般的嗓子高聲道:“肅靜,皇上駕到~~~!”“咚~~~!”與此同時,殿外也響起是一聲清脆婉轉的鐘鳴,餘音飄入威武殿,縈繞樑間,讓人心情平靜。
殿上的文臣、將領和皇子王公們也立刻靜下了聲來,紛紛向前跨上幾步,右轉面向龍椅寶座,垂首肅立。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封隨著一陣咳嗽聲響起,大夏國的大武宣和皇帝在一名形貌清秀的太監攙扶下,緩緩從殿內一側步上了玉階,慢慢轉過身,面向文武百官,坐到了龍椅上。
“萬歲!萬歲!萬萬歲!”威武殿上的百官齊聲高呼著,跪伏在地。
李郃一邊下跪,一邊在心裡咒罵著那皇帝老頭早點夭壽。
“眾卿平身……”皇帝擺了擺手道,四個字說得有氣無力,但不大的聲音因為威武殿獨特的構造,仍是清楚地傳到了每個文武大臣的耳中。
“謝陛下!”眾臣謝恩起身,又重新退回到了大殿的兩側,垂首站好。
李郃可不像其他人一樣初見皇帝就瑟瑟發抖膽戰心驚,反是在武將班裡偷偷打量起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來。
那皇帝看起來雖仍是黑髮黑須,皮膚也白白凈凈,但面容上卻盡顯疲憊和病態,眉宇間也是一股掩飾不住的憔悴。
樣子是五、六十歲的模樣,但神態氣質,卻彷彿七、八十歲病入膏盲的老人。
此時他正半閉著眼睛坐在龍椅之上,似睡非睡的樣子。
看來這皇帝老兒是沒有多久活頭了。
李郃心裡暗暗道,要是這老傢伙知道自己立的太子實際上是個半太監,不知道會不會被氣得馬上嗝屁。
接下來,林天文、蕭寒、翁遠等幾名北伐軍的主帥、大將軍與兵部尚書分別向皇帝陳述北伐的簡單過程和功績,當然,還要順便將這些功勞盡數歸到皇帝陛下的身上,再猛拍一通馬屁,從皇帝到士兵,一一誇讚一般。
而後。
便是皇帝身邊的太監出來宣讀早已擬好的詔書。
這詔書嘛,自然還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云云。
一通歌功頌德。
再簡單說了些北伐的戰果,便開始對眾將領和有功的大臣論功行賞。
被念到名字的將領都要出列高喊一聲“末將在”,拜倒在地,然後聽那公鴨嗓將自己的封賞念完,謝恩,再退回來。
接著下一個被念到名字的出列,聽封,拜謝。
退回。
李郃迷迷糊糊地聽著,都快站著睡著了的時候,旁邊的黎布忽然輕輕推了他一下,低聲道:“李老弟,到你了,喊你名字呢……”回過神來的李郃果然立刻聽到那公鴨嗓子喊道:“……平虜大將軍李郃……”馬上出列,按著之前在玄武門前受的“訓”,李郃規規矩矩地拜倒在地。
口中高聲道:“末將李郃在!”那讀詔書了公公聞言瞥了李郃一眼,滿殿的文武大臣聽到“李郃”二字,也都是紛紛投來了目光。
這種場面李郃也是見慣了的,並沒感到什麼不妥,仍是垂首等候著對他的封賞。
“咳,咳。
”那太監乾咳了幾聲,繼續念道:“平虜大將軍李郃,十七歲入軍,為統將,率所部虎營北上搞虜。
殺敵數千。
勇棉匹,戰績斐然……”先是將他所立戰功大概列出,然後便是對他的封賞,那一串的金銀、珠寶和錦鍛、絲綢李郃自然都不在意,那些東西還沒他從原族部落搶回來的九牛一毛。
比起他在夏國各地的生意所得也遠遠不如,拿來當零花錢還差不多。
再來就是對他的封爵,在大夏國。
非皇族成員要被封爵,是很難的,非立大功不行。
像這次北伐的功臣,目前也只有林天文和蕭寒累計戰功升為侯爵。
不過身為這次北伐的第一功臣,李郃在爺爺那裡就已經知道,對自己的封爵,至少就是侯爵。
果然,李郃從那太監的口中如願以償地聽到了“授為大夏武威鎮侯,封邑壟西省潭平鎮”、“授升正二品大將軍銜,賜玉錦帶”。
在北部三省和草原造了那麼多殺孽好歹總算是封了個侯爵了,老子這回也算貴族了吧,出去的時候別人見了都得叫李侯爺“武威侯大人”,倒也挺威風的。
李郃心裡嘿嘿地想著。
“謝皇上,玩水!玩水!玩完睡!”李郃含糊不清地謝了恩,便退了回來。
接下來黎布和其他將領也依次受了封賞,最後則是對那些沒上殿受封的有功將領的封賞。
基本上虎營的低級將官都連升了數級,普通士兵也至少當上了隊尉,戰死的士兵亦有豐厚的撫恤金。
李郃知道,這些若沒有爺爺在其中周旋,是肯定沒法得到這麼周全的結果的。
論功行賞,虎營自是當仁不讓地排名第一,接下來便是黎布的鷹騎軍還有其他三路軍的各前鋒營。
這次的受封最多、提拔最多的,無疑要數江南各省特別是清、臨兩地的江南軍了。
無怪乎李太師說這次慶功大典后,李家在大夏國軍政界的影響力,又將更上一層樓。
自古以來,掌握了兵權,就可以把握政權。
這一通封賞,直封了一個多時辰,李郃在自己受過封后,就站得昏昏欲睡了,看向龍椅上微閉雙目的皇帝,若不是他時不時咳嗽兩個,咂吧咂吧嘴,都要以為這老傢伙已經睡著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