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些祭司就不一樣,睢寧能感覺到他們之所以對自己客氣甚至於尊敬,是因為她是清瑾的人,不管她是侍女還是公主,她站在清瑾身邊,就是清瑾的人,就能得到他們的尊敬。
神殿中人,向來是不屑於皇權的,甚至對皇室中人還有些微微的不屑,睢寧能在他們這裡得到認可,全是因為清瑾對她的與眾不同。
有大祭司在前為她開路,又一路領著她往裡走,睢寧自然很容易就能得到神殿的認可,更不用說,她還佔著天時,生為天命。
本來睢寧以為可能要花很多時間在清瑾的正事方面,可這個時間遠遠比她以為的要短得多,等清瑾帶著她出來的時候,睢寧還以為又要往其他地方去,結果,馬車晃晃悠悠瞧著一路就是往城外去的。
睢寧撩著帘子去看清瑾:“現在是要出城嗎?” 清瑾點點頭:“城外堯山有片桃林,眼下開得正好,去看看。
” 睢寧一聽,臉上的喜事那是毫不掩飾的,但還是矜持地問了一下清瑾:“那會不會耽誤你的事?” “不會。
”清瑾的回答讓睢寧更滿意了,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個字,但是清瑾的態度是在裡面的,說明在清瑾的心裡,她比那些繁雜的俗務要重要,清瑾願意把那些事情放在陪她看花的後面。
詩詞里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美景,睢寧只讀過,卻從未想過原來大片的桃林是這樣的美,偶爾又風吹過,花瓣簌簌落下,彷彿置身仙境,粉白色的花瓣落在清瑾白色的衣襟上,彷彿綴著一朵小花,給素色的衣襟也增添了幾許別樣的風采,在花瓣的映照下,更顯得那人比花嬌。
堯山上的這一片桃林是人工栽種,一排排一列列土分的規整,睢寧漫步在桃林之人,沒忍住就上前一步,拉住了清瑾的手,這裡的桃花開得又密,這個時節也過了賞花的季節,以至於桃林裡面並沒有多少人,枝王交錯間,好似整個 主動攀上了清瑾的脖子,跟她慢慢親吻著,這是她沒有過的感覺,暖暖的,一股暖流從心間流入四肢百骸,酥酥麻麻的感覺。
說好的出宮,也終於如約而來,楚昭帝是特意叮囑了清瑾帶著睢寧出去轉轉看看,大祭司在宮外還有布教的活動要參加,帶著睢寧是再合適不過的,能去很多的地方看看,也方便些。
不過那就不是睢寧操心的問題了,關於出宮這件事,她知道是清瑾沒少給她鋪路,要不是有清瑾在這兒給她撐腰,哪有後宮里的公主往外跑的道理,朱紅把送來的宮外穿的常服給她收拾好了,見公主殿下拿著一隻金簪在發獃,沒忍住說道:“大祭司對公主是真上心,怕送來的衣服不合公主的眼光,又讓小雅姑娘另外送了幾件過來,都是公主平日里最喜歡的顏色。
” 睢寧掃了一眼,也沒多說什麼,她對這些一向上不上心,也沒什麼喜歡不喜歡的顏色,宮裝多華麗,她不是太喜歡那些大紅大綠的顏色,衣服上面也隨了清瑾的眼光,多素氣。
“公主要出宮,外面不比宮裡方便,奴婢給公主帶了……” “不用,裝兩件衣服就行了,又不去幾天。
”睢寧語氣有些不耐煩:“一路有小雅跟著,哪裡有那麼多的麻煩。
” 她心浮氣躁是因為清瑾今日沒有過來看她,從她生病開始,這麼長時間,每日里清瑾都會過來看看她的,今天等來等去也等不見人,可見是沒打算來的,睢寧這心裡就不舒服了。
對清瑾,她也說不清楚自己心裡到底應該是怎麼樣的感覺,因為清瑾,才有了她後面的那些磨難,可也是因為清瑾,才有了她今日的無上風光,可偏偏她對清瑾,還有不一樣的感覺,而清瑾呢,清瑾對到底是什麼意思?這簡直就是一團的亂麻,她希望清瑾能幫她解開,可清瑾,不僅沒能幫上忙,反而還把這一團亂麻給攪得更亂了一些,讓睢寧是一點兒頭緒都沒有。
見不到清瑾,心裡更是難受,恨不得跑去問問,她到底在王什麼,問問清瑾自己對她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只是責任?只是愧疚?明明之前在清雲宮的時候,她還能感覺到清瑾對她的不一樣,可現在,睢寧什麼都感覺不出來,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清瑾對她土分寵愛,睢寧也沒辦法去分辨,那裡面到底有幾分,是她要的,更不知道,如果她要了,清瑾不給,那又要怎麼辦! 第51章身為神殿大祭司,清瑾要出宮那肯定是有正事要忙的,睢寧跟著她出來,那也就是順帶捎的,看看外面的風景而已,她也沒真想著要讓清瑾陪著她逛街賞花看燈什麼的,但是事實好像跟她以為的不太一樣,離宮的當天,清瑾帶著她倒是在神殿轄下的幾處宗祠處理了一些事情,見了不少一樣穿著祭司袍的人,睢寧也是頭一次知道,原來祭司袍除了白色還有黑色也有紅色,分別象徵了不同的地位跟階級,至於清瑾身上的白色,在神殿中,那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
這些人對清瑾的態度那自然是畢恭畢敬毋需多說的,讓睢寧感到意外的是,這些祭司對她也很客氣,甚至不僅僅是客氣,更像是尊敬。
這睢寧還是第一次體驗這種感覺,雖然她今時不同往日,但是在宮裡,那些宮女內侍看她多是害怕和小心翼翼,睢寧知道那是因為自己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倘或有一日她不再受寵,那些人對她的態度自然又不一樣。
可這些祭司就不一樣,睢寧能感覺到他們之所以對自己客氣甚至於尊敬,是因為她是清瑾的人,不管她是侍女還是公主,她站在清瑾身邊,就是清瑾的人,就能得到他們的尊敬。
神殿中人,向來是不屑於皇權的,甚至對皇室中人還有些微微的不屑,睢寧能在他們這裡得到認可,全是因為清瑾對她的與眾不同。
有大祭司在前為她開路,又一路領著她往裡走,睢寧自然很容易就能得到神殿的認可,更不用說,她還佔著天時,生為天命。
本來睢寧以為可能要花很多時間在清瑾的正事方面,可這個時間遠遠比她以為的要短得多,等清瑾帶著她出來的時候,睢寧還以為又要往其他地方去,結果,馬車晃晃悠悠瞧著一路就是往城外去的。
睢寧撩著帘子去看清瑾:“現在是要出城嗎?” 清瑾點點頭:“城外堯山有片桃林,眼下開得正好,去看看。
” 睢寧一聽,臉上的喜事那是毫不掩飾的,但還是矜持地問了一下清瑾:“那會不會耽誤你的事?” “不會。
”清瑾的回答讓睢寧更滿意了,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個字,但是清瑾的態度是在裡面的,說明在清瑾的心裡,她比那些繁雜的俗務要重要,清瑾願意把那些事情放在陪她看花的後面。
詩詞里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美景,睢寧只讀過,卻從未想過原來大片的桃林是這樣的美,偶爾又風吹過,花瓣簌簌落下,彷彿置身仙境,粉白色的花瓣落在清瑾白色的衣襟上,彷彿綴著一朵小花,給素色的衣襟也增添了幾許別樣的風采,在花瓣的映照下,更顯得那人比花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