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說不清楚啊,王朝儒沒個辦法,無奈道:「貴號能給多少?」程澧沉吟一番,「在下也給您透個底,當行買賣講究個救急不救窮,您東西放我這兒,庫里替您存著,待來日您手頭寬裕了贖回去,小號也就收個辛苦錢,實在不宜押上太多銀錢。
」「若是死當呢?」王朝儒追問。
「死當自是多些,但東西轉了手便是舊貨,小號轉手別家也要有利可圖,這給出的價格相對實價會大打折扣……」「您這些釵釧首飾用料講究,做工也算細緻,但畢竟還是世面常見的貨色,貴而不珍……」聽程澧這些解釋,王朝儒心往下沉,這京城他已待不得,可若淘換不出銀兩,他又寸步難行,難不成真要困死都門! 程澧繼續道:「難得的是這塊玉佩,玉料上乘,精雕細琢,且是千年古物,當屬珍品。
」王朝儒心中陡然升起希望,「能當多少?」程澧比劃一個手勢,「一千八百兩,銀錢立兌,事過無悔。
公子意下如何?」「成交。
」王朝儒堅定點頭。
************南京,王瓊后宅書房。
宅邸主人王晉溪此時正不顧儀態地撅著屁股,埋首在一個青白釉的大畫缸內翻檢著各種畫軸。
「老爺,你這是做什麼?」白氏煲了一盅補湯,想著讓王瓊嘗嘗手藝,不成想看到這麼一幅奇景。
「夫人,你來得正好,老夫那幅米襄陽的畫軸尋不見了,快幫著找找。
」王瓊急著尋幫手。
「瞧你這記性,」白氏將盛放湯盅的托盤放在書案上,嗔怪道:「不是拿去做高部堂的下車賀禮了么。
」王瓊拍拍額頭,彷彿想起頂頭上司戶部尚書高銓就任,自己是讓夫人準備了一幅畫軸去做賀禮,高平山那老頭當時還挺開心,誇他的話而今還還記得,不過送的什麼卻沒印象了。
失望地搖了搖頭,王瓊道:「夫人,家中可還有銀兩?」「又饞崇匯軒的陳花雕了?」白氏打趣自己丈夫,笑著從袖中尋摸出幾兩銀子遞了過去,「呶,給你。
」「這些哪夠?怎麼也要千八百兩!」「你瘋了?要這麼多銀子王嘛?」不等王瓊解釋,白氏柳眉豎起,厲聲道:「可是看上秦淮河哪家的狐媚子啦?想娶回來做小?呸,你個老不正經的,還敢說朝儒的不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夫人你誤會了,」面對著大發雌威的白氏,王瓊忙不迭解釋,「為夫何時去那等風月場所,這銀錢是用來購置禮品的。
」「禮品?又誰過壽了?」白氏白了丈夫一眼,「便是做壽,人情往來也不需這許多銀子。
」「送與那日來府作客的丁壽。
」給那年輕晚輩送禮,王瓊也覺有點丟人,「禮尚往來,他前番不也送了些錦緞衣料。
」「他那些東西可不值這些銀子,縱是回禮,也太貴重了。
」白氏沒打算鬆口。
王瓊記得直轉圈,「夫人,你便信我這一回吧,這錢不會白花的。
」白氏只是搖頭,「不成,再說家中也沒這些銀子。
」王瓊兩眼一瞪,高聲道:「怎麼,偌大個侍郎府連千把銀子都湊不出來?」白氏眼皮微抬,未等她開口,王瓊調門已經低了下來,「為夫也就是問問,夫人不要多想。
」「自己掙多少俸祿還不清楚,前番朝儒進京,你非要籌幾萬兩銀子,怎麼勸也不聽,非要說什麼窮家富路,在京結交同儕,打點人脈能用得上,如今好了,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時候了還翻這些舊賬,要知道小三兒這麼敗家,當年直接就把他射在牆上了,還能由得他生出來,王瓊沒法子,繼續陪著笑臉,「那咱府上也不至於窘迫如斯吧?」「是不至於,這不是牟斌,哦,就是你前番引薦的那個錦衣衛千戶的女婿,叫鄧通的,新買賣開張,聽說這小子經商是個好手,南都好多人家把銀子放在他那裡生息,別說,這利錢比別家多出二分呢……」白氏後面的話王瓊已經聽不見了,在他這個位置,丁壽是什麼人太清楚了,一年多的時間,由名不見經傳的無名之輩一躍成為錦衣衛指揮使,這是天大的恩典,這送上門與皇帝心腹搭線的機會,偏偏又無能為力,王瓊直覺兩耳嗡嗡轟鳴,頭昏腦漲。
「老爺,你怎麼了?臉色不太好。
」白氏發覺丈夫神色不對。
「無……無妨。
」王瓊手撐著書案,無力說道:「只是有些乏了。
」「快坐下,快坐下,和你說多少次了,別這麼一天天廢寢忘食的,你看南京的官兒有那個像你這麼忙的……」白氏嘴上絮叨,還是一臉憂色的將王瓊扶到太師椅上坐好。
「要不休憩幾天,別去衙門了。
」白氏眼神中充滿關切。
「真的無事。
」王瓊強笑。
「老爺,夫人。
」一名婢女在門外奏事,「有客來訪。
」************「仁伯,仁伯母,小侄這廂有禮了。
」丁壽見了王瓊夫婦,恭敬行禮。
王瓊立時笑臉相迎,「緹帥大駕光臨,老夫行動怠慢,還請恕罪。
」「仁伯言重,小侄愧不敢當。
」兩邊又是一番客套,分賓主落座。
丁壽便道明來意,「小侄此來,是為向仁伯辭行。
」「緹帥難得賁臨南都,何不多盤桓幾日,金陵盛景頗有可觀摩之處。
」線還沒搭上,人就要走,王瓊可捨不得。
「小侄也想啊,只是無暇分身。
」丁壽苦笑,「小侄此番是負懿旨出京,為太后籌辦聖壽禮品,如今事已辦妥,回京復命不宜遷延。
」「哦,原來如此,太后聖壽,做臣子的本該盡份心意,只是……」王瓊心思活泛,已把這當成丁壽索賄的由頭了,投向妻子的目光中帶了幾分乞求。
白氏把臉一扭,權作沒看見,整日應酬,金山銀海也不夠這老東西填的。
「仁伯有這份心意便盡夠了。
」丁壽還真沒別的意思,要敲竹杠也得分人家,洪鐘和陳熊那裡他已得了不少好處,犯不上再對王朝立的老子下手。
「小侄此來,一為辭行,再者前番來得匆忙,見面之禮頗為寒酸,今日備了幾件薄禮,聊作賀歲饋貺,望乞尊長哂納。
」招手換過庭院中侍立的兩名錦衣衛,丁壽掀開一人手上蓋著的紅布,現出晶瑩剔透的碧玉托盤,舉手接過,轉呈白氏。
「前番思慮不周,那孔雀織錦的料子備得不足,這幾件玩意便做賠禮,還請伯母代小侄向二位嫂夫人致歉。
」單那碧玉托盤便價值不菲,不消說裡面盛放的珠釧鳳釵,耳墜指環,各個珠光寶氣,耀眼生輝,白氏笑得合不攏嘴,連說客氣地伸手接過。
王瓊看得皺眉,對著妻子沉聲道:「便是緹帥厚德美意,我等豈可有失檢點。
」丁壽笑道:「小侄誠心饋贈,仁伯再多言便是見外了。
」「就是,看人家孩子多會說話。
」白氏眼角一瞥,王瓊立即識趣低頭不語。
這對活寶也是有趣,丁壽強憋住笑,從另一個錦衣衛手中接過一個長條木匣,「區區玩物,送與仁伯的。
」「這是……」王瓊好奇打開木匣,連白氏也湊了過來,見匣內是一柄二尺余長的白玉如意,觸手溫潤,玉質不凡,如意首端還以各色寶石鑲嵌出數株麥穗與兩隻鵪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