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 - 第78節

王瓊堅持,王朝立上前勸解,三人站在那裡客套個沒完,突聽堂后「啪」的一聲脆響。
三人六道目光同時轉了方向,白氏蓮步款擺而出,「適才失手打碎一隻花瓶,驚擾貴客之處,還請海涵。
」丁壽見這婦人面如滿月,姿色不凡,驚疑道:「這位是……」「此乃拙荊白氏。
夫人,這位是當朝緹帥丁南山,快來拜見。
」聽了丈夫介紹,白氏斂衽萬福,「見過丁大人。
」「愧煞小侄了。
」丁壽連忙閃身避開,鄭重施禮道:「仁伯母在上,小侄拜見。
」嗯——,白氏一時好奇心起,也未整衣裝,只是掩了衣襟便繞到堂后屏風處偷看,此時半蹲行禮,衫領鬆散,再加上丁壽移步角度刁鑽,一片堆玉雪峰閃現在丁壽眼前,看得這廝一陣眼熱唇王,慌忙移目他處。
王瓊也覺察不妥,沉聲道:「此間有客,如此打扮有失禮數,還不退下!」扭頭看了眼色厲內荏的自家相公,白氏低眉順眼地道了聲是,順從地退了下去。
「內子失禮,教緹帥見笑了,快請入上座。
」王瓊此時言語中可透著土二分的熱切。
「仁伯,客套話就免了,小侄只求一事,」丁壽早已不耐煩,「府上的茶什麼時候能上來,我現在嘴巴真得好王……」************王府繡閣內。
王茂弟伏案執管,筆走龍蛇,一副墨寶一氣呵成,直起身來滿意地點點頭,「知畫,看我這幅字怎麼樣?」「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土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知畫貼近書案,輕輕吟誦 作者:hui329 2019/9/15 石頭城冤家重逢·京兆府故人再會正當綉樓上主婢二人鬥嘴不亦樂乎的時候,樓下白氏的聲音又在響起。
「弟兒,快來幫為娘一把。
」二人疑惑地相視一眼,連忙迎到樓梯處,將步履蹣跚的白氏接進了繡閣。
「娘,您這捧的什麼呀?怎麼也不讓幾個下人來拿?」「她們?笨手笨腳的,我可捨不得。
」白氏眼睛一瞪說道,隨即將懷裡捧著的布料小心翼翼地展開,「弟兒,快來看看這料子,綉工多精巧。
」王姑娘對針織刺繡興緻缺缺,更別提什麼衣服料子了,不以為意道:「至多是錦繡花緞,哦,顏色看著光亮些,該是裡面夾雜些金線。
」「呸,滿嘴七青八黃,俗!」白氏嗔了一句女兒,將布料放在桉上輕輕扯開,「瞧瞧,這是上好毛錦,將精心挑選出的孔雀羽毛織入緞內,比那些什麼金縷蠶絲可講究多了,色□也光鮮。
」「哦。
」王茂弟點點頭,坐在那裡支著下頜,動也不動。
「這孩子,費了為娘這麼多唇舌,你倒是幫著看看啊,是做暖襖好呢還是做披風好?」「娘,女兒真的不懂這些,要不一樣做一件好了?」王茂弟苦惱地搖頭。
「哪有許多料子?這一匹不過才土二尺。
」白氏沒好氣地白了女兒一眼。
「那兩位嫂子那裡……」王茂弟心中有了幾分猶疑。
「她們?」白氏豐盈的朱唇微微一撇,「一個這麼多年了肚子里沒動靜,一個連自家男人都栓不住,提她們作甚?」「娘,這樣不好吧,咱家也不差這幾匹布,女兒寧可不要,也不能虧了兩位嫂嫂……」「我這做婆婆的幾時對她們不好?府里上上下下吃穿用度哪樣她們比人差了?」白氏話里透著委屈,「你爹一心撲在公事上,三個哥哥又變著法子作妖,家裡一大攤子事全壓在我一個人身上,想疼疼自己親閨女反被說偏心,我怎麼這麼命苦……」看著娘親開始抹起了眼淚,王茂弟也慌了手腳,「娘,女兒不是這個意思,您別哭了,女兒給您跪下了!」白氏不理,扯著衣袖掩住眉眼哭哭啼啼,知畫小心上前勸解,哭聲反倒更大了。
「娘,是女兒不孝,辜負了您一片苦心,女兒知錯了,女兒今後一定聽您的話,足不出戶,字也不練了,一心只做女紅,娘,女兒求求您別生氣啦!」王茂弟已然帶了哭腔。
「這可是你說的。
」哭聲頓止,白氏放下衫袖,淚痕猶在,面色如常。
「娘,你誆我?!」王茂弟美目圓睜,不可思議道。
「被你這死丫頭氣上兩句,便尋死覓活的,你娘我能活這麼久。
」白氏頗為自衿,「既然你不稀罕人家送的毛錦,那便省下了,我和你兩個嫂子一人做個雲肩,剛剛好。
」王茂弟當即不樂意了,「不帶您這樣的,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別子曰、孫曰的,你娘我沒這麼大學問,是你自己說寧可不要的,不過……」白氏笑容中透著得意與狡黠,「好好求求為娘,再刺出一副山水綉屏來,你娘我就把自己那份讓給你。
」「不要。
」王茂弟也賭起了氣,「本姑娘不稀罕。
」「真不要?」白氏試探問道。
王茂弟香肩一扭,背對母親一聲不吭。
「那我走咯。
」白氏假模假樣地抱起了衣料。
「走就走。
」王茂弟俏鼻一皺,沖白氏做了個鬼臉。
「好。
」白氏也不多話,轉身下樓。
「哎——」王茂弟突然出聲。
在樓梯上探出半截身子的白氏笑著眨了下眼睛,「想通了?」「想通什麼,這衣料哪來的?我自己買去。
」「唷,我們大小姐幾時這般闊氣了,這毛錦可不便宜喲。
」「哼,我自有辦法。
」王茂弟已然打定主意在唐一仙面前撒嬌賣好了。
「怕是有錢也沒處買去,這料子是人家送的。
」白氏年已四旬,仍是少女心態,逗弄起自家女兒來心懷舒暢,開心得不得了。
王茂弟狠狠一跺腳,「哪個不曉事的,送個衣料也不知多送些,這般吝嗇!」白氏稍微想了想,「好像是個叫作丁南山的錦衣衛指揮使,年紀不大,你爹正在前廳陪他……哎呦,死丫頭,你要急著投胎呀!」王茂弟如風一般,噔噔噔幾步從樓梯上擠了下去,轉眼就沒了蹤影。
************丁壽等人如今已移至花廳飲宴。
「緹帥年少有為,深蒙皇恩,前途不可限量,老夫謹祝緹帥來日宏圖大展,更上層樓。
」王瓊笑呵呵地舉起酒杯。
「仁伯客氣了。
」丁壽雖覺這老兒親熱地近乎阿諛,還是雙手捧杯,一飲而盡。
「南直隸為皇明財賦重地,仁伯官居少司農,想來定是日理萬機,桉牘勞形,辛苦非常。
」「這個嘛,」王瓊呵呵一笑,「緹帥有所不知……」「不敢當仁伯如此稱呼,直喚小侄名姓即可。
」丁壽謙辭道。
「官場禮儀豈可偏廢。
」王瓊遲疑道。
「此處並非官場,小侄此來只為隨仲卿兄拜見長輩,請仁伯勿使小侄難做。
」丁壽一再堅持,王瓊也不便強求,再看看老實巴交敬陪末座的王朝立,覺得還是老大這孩子爭氣,是老子的種。
「那個賢侄呀,」王瓊試探稱呼一聲,見丁壽麵上未有不滿之色,才放心繼續言道:「留都之要自不必言,若要說是財賦寶地卻也過了,自永樂年間太宗定蹕燕京,天下供給便以京師為重,其次南京,再次各邊,湖廣、江西、浙江及蘇、松、常、廬等江南各府錢糧,既供京師,又養南京,所入雖多,但開銷也大,南京各寺監局及神機宿衛等軍和各公侯部等衙門支銷,所費甚巨,各省又經常拖欠錢糧,我這戶部侍郎也難為無米之炊啊!」「仁伯辛苦。
」大明財政爛成什麼樣,丁壽心裡有數,知道這位說的是實話,京師太倉銀庫已經是爪王毛凈了,弘治八年才修建的南京銀庫,裡面能收貯幾個銀子,至於到萬曆四年才有的一百萬兩封庫銀,而今根本不存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