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女子知曉有關漕案何事?」陳熊威嚴問道。
「漕案首惡在逃,白雲山受人嫁禍,冤深似海。
」女子悲憤言道。
「一派胡言,漕案元兇隨從皆已伏法,你是……」陳熊忽覺女子聲音耳熟,「抬起頭來。
」女子揚起螓首,只見其面容白凈細嫩,神態溫婉貞靜,雖荊釵布裙,不施粉黛,仍不掩窈窕姿色。
「是你!來人快將她拿下。
」陳熊沒想到郭飛雲竟然敢自投羅網,大聲呼喝。
「慢著,漕帥,這是何人啊?」丁壽問道。
「此女乃白雲山漏網之魚,賊首郭驚天長女郭飛雲……」陳熊話才出口,便覺失言。
「平江適才不是說此女已染時疫,屍體都已火化了么?」毛銳乜斜著眼,似笑非笑。
「哦,不想丁某今日還見識了大變活人,不虛此行。
」唯恐天下不亂的丁壽起鬨道。
「這,這……」陳熊張口結舌,心中大罵敗家娘們,天高海闊哪裡不能去,非要送上門找死,這不成心給爺添亂么。
「此案有些許波折,內情容后詳談,還是勿要走了人犯才是。
」洪鐘突然開言。
「都堂所言正是。
」陳熊連連點頭,恨不得抱著老爺子親上一口,下令道:「庄椿何在,拿下此女。
」「且慢。
」丁壽再次阻止,微笑道:「既然此女甘心投案,便不虞有潛逃之念,還是聽她把話說完吧。
」「此等綠林匪類,慣會信口開河,混淆是非,有何言可聽。
」陳熊急聲道。
「漕帥是擔心我等不分是非呢,還是有些事不方便我等知道呢?」「你……」陳熊氣急敗壞,卻無言以對。
「堂下女子,將你所知之事一一道來。
」洪鐘一拍醒木,沉聲喝道。
「民女之父為白雲山郭驚天,一夜途徑江淮郊野的一處亂墳崗,窺見……」「以你所言,漕案實是宇內七凶等江湖匪人所為?」毛銳問道。
「正是。
」螓首輕垂,郭飛雲低聲應道。
「胡說,全是胡說,犯婦為開脫父罪,巧言令色,一派詭辯,又牽扯出什麼七凶之說,這些江湖匪類俱都是蛇鼠一窩,全非善類,殺之無錯!」「你……」不想堂堂伯爵,公堂上如此胡攪蠻纏,郭飛雲氣得嬌軀發抖,話都說不出來。
「白雲山是白雲山,宇內七凶是宇內七凶,豈可混為一談,平江這話怕是失了分寸。
」丁壽把玩著軟香扇墜,笑吟吟道。
陳熊牙齒咬得咯吱咯吱直響,恨不得一口吞了這小子。
「爵爺,你有皇命在身,依法斷案便是,何慮其他。
」洪鐘附耳輕聲道。
「這案子終究是平江斷的,若是不能服眾,被有心人煽動,怕在朝中對平江不利啊。
」順著毛銳暗示的方向,陳熊看著自得其樂的丁壽,狠狠一點頭,「好,本爵便教爾看看,何謂鐵證如山。
」「來人,傳段朝用上堂。
」不多時,六扇門副總捕頭段朝用瘸著腿上了大堂。
「卑職見過幾位大人。
」「段朝用,將當初如何定罪白雲山之事一一講來。
」段朝用躬身應是,將船艙內發現線索述說了一遍,又讓人將燕子鏢呈到堂上。
「有物證在此,還要如何狡辯!」陳熊舉起燕子鏢,不住冷笑。
噹啷一聲,一枚同樣的燕子鏢被扔到了公案上。
毛銳拾起飛鏢,兩相對比,點頭道:「卻是一般形制,緹帥這鏢從何而來?」「北京城外的樹林子里撿來的,」丁壽歪頭笑道:「怎麼,可是本官也有同犯之嫌?」「緹帥說笑。
」毛銳與洪鐘同時陪笑,陳熊阻著臉不出聲。
「大人,民女之父與段朝用有舊怨在先,他的那條腿便是被燕子鏢所殘。
」郭飛雲突然道。
丁壽一聽樂了,「這麼說段捕頭也有可能是同犯咯。
」「幾位大人休聽她一派胡言,卑職秉公辦案,白雲山惡跡昭彰,實屬罪有應得……」段朝用連忙爭辯。
地址發布頁2u2u2u.com。
沷怖頁2ū2ū2ū、C0M「少安毋躁,來人,傳方未然上堂。
」丁壽再度繞到堂前,一拍醒木大聲喝陳熊看著喧賓奪主的丁壽,面沉似水。
「卑職六扇門方未然,見過幾位大人。
」「方捕頭,將你如何追捕兇嫌之事,稟明諸位大人。
」丁壽也不回座位了,索性就在堂前來回蹓躂,晃得案后三人眼暈。
方未然便將漕案疑點一一陳述,船上現場偽造,錦衣衛發現漁村血案,龍王門借船出海,歙縣石窟擒賊,又將追回的部分官銀呈上堂前。
陳熊聽著臉色愈加難看,當看到抬上來的官銀時,又暗鬆了一口氣,「緹帥,僅只追回這些官銀?」丁壽聳肩,「就這些了,其餘土之八九已不知散到何處。
」聞言陳熊轉嗔為喜,繞了半天沒追回銀子,還不白搭,朝廷缺的是真金白銀,不是幾個禍首嫌犯,當下慢悠悠道:「漕銀大部無蹤,安如山死無對證,方未然所說內外勾結,又無人犯具結,查無實據……」「大膽段朝用,」丁壽突然嗷嘮一嗓子,嚇了陳熊等人一跳,「你身為六扇門捕頭,當知何謂罪證確鑿,僅憑一枚燕子鏢,便公報私仇,慫恿漕帥勞師遠征,屠戮白雲山、抱犢寨數百性命,該當何罪!」陳熊被丁壽突然打斷,正自惱火,忽聽「慫恿」二字,當即一愣,這小子在為自己開脫? 「緹帥,我……」不等段朝用自辯,丁壽搶聲道:「幸得漕帥英明,將計就計,藉機剿匪,暗中囑託方捕頭查明實情,將爾之罪狀昭白天下。
」什麼將計就計,陳熊有些發懵,段朝用又犯了哪條罪狀,沒等他開口發問,丁壽轉身又把案前醒木舉起,「啪」的一聲,「帶人證。
」兩名錦衣衛將一個瘦小漢子拎上大堂。
漢子一到大堂,便抖若篩糠,幾乎是癱在地上道:「小人見過幾位老爺。
」陳熊見這漢子四土開外年紀,一張馬臉,兩頰凹陷,一副市儈模樣,心中不喜,呵斥道:「堂下何人?」「小人潘侃,京口閘閘官。
」京口閘?陳熊有些牙疼,怎麼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運河之上閘口眾多,有掌管泄洪積水的減水閘和積水閘,也有管理船隻出入兼放水的攔河閘,管閘官雖是不入流的小吏,權力卻不小,手下閘夫又多是地方無賴,平日吃拿卡要,不分官民,一視同仁,漕糧運送事關朝廷大局,這幫人連運軍的米蔬醬菜都敢搶奪,禍害不輕,不過也是風水輪流轉,待得明末運軍墮落後,就反過來禍害他們了。
「潘侃,速將漕案發生之日所見情形稟上。
」丁壽卻不廢話,直趨主題。
潘侃稱是,「那夜漕船在離閘口不遠處江上停泊,忽有一人登閘,要小人以燈火示警,喚漕船靠泊。
」「大膽潘侃,你收了多少好處,竟敢誆騙漕船!」丁壽已經不把自己當外人了,站在堂前,一副主審的派頭。
「小人不敢,實在是那人手持六扇門腰牌,稱是有賊人謀划漕船,他要登船辦案。
」「六扇門腰牌?牌號多少?」洪鐘身子前傾,急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