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 - 第325節

說到一半,趙繼宗突然警醒,這場大雪來得突然,黃河冰情怕也不會依照常年節氣,若是黃河水面提早冰封,天塹亦變通途,白蓮教妖人可直入一河之隔的吉州,流毒山西為患。
“元戎,怎麼辦?!”趙繼宗快哭出聲來,流年不利啊,本以為將白蓮亂匪平定在轄境之內,大家再合夥湊個份子,打點好這位錦衣緹帥,讓他在朝中多美言幾句,將這場看似聲勢浩大的變亂大事化小,諸位同僚沒準還能保住原來的位置,若是走了狗屎運,興許還能借著平叛的功績混個右遷。
可若是流寇過境,黃河對面的山西官員們可沒義務幫你兜著禍事,為了摘脫自身,怕是會添油加醋的形容賊勢,一個縱寇為禍、流毒臨境的帽子扣下來,別說延安大小官員,便是帶隊平叛的戴欽也難逃個剿賊不力、事誤失機的罪責。
“來人!”戴欽畢竟武將出身,冷靜得快些,這時候多想什麼已是不及,只有儘力補救,希望還來得及。
“命杭雄帶領輕騎,一人雙馬,立即兼程趕往宜川壺口,阻截白蓮教匪。
”戴欽頓了一頓,又強調一聲,“告訴他,便是將手下人馬拼光了,也不準放一人過河。
” “傳令姜奭,率延綏屯軍連同車營就地駐防,等待延安府鄉兵接管甘泉。
” “傳令其餘各軍,人馬卸甲,拋卻一切作戰無關之物,隨同本將急赴宜川。
” 隨著一條條軍令下達,剛才安定的甘泉衙署立時又忙碌起來。
戴欽稍微舒緩下心境,緊緊腰間束甲鞓帶,拍拍失魂落魄的趙繼宗肩頭,以示寬慰,待轉過身來,又險些氣歪了鼻子。
丁壽老神在在地湊在炭盆近前,與戴若水有說有笑,還不時幫她梳理被積雪打濕的秀髮,自己女兒竟然也由著他動手動腳,沒半點抵觸模樣。
戴欽已然瞥見趙繼宗面色尷尬地扭向一邊,他可以裝作視而不見,當老子的卻不能由著女兒丟人,立即重重咳了一聲,給那邊二人提個醒,好歹收斂一些。
沒有反應! 咳!咳!咳!戴欽氣運丹田,連咳三聲,只覺胸腔都咳得生疼了,才總算引起了那邊的注意。
“爹,您嗓子不舒服?”戴若水忽閃著一雙杏眼,關切問道。
老子心裡不舒服,戴欽瞪了女兒一眼,故作從容道:“嗯,無事。
” “無事就好,您忙您的,誒,若水,剛才說到終南山的猴子怎麼了?”丁壽快速拉回了話頭。
“哦,那個呀……”戴小妞瞬間放下了老子可能身體不適的事,繼續聊了起來。
“緹帥,如今匪禍蔓延,你還有閑暇與小女談笑風生?!”戴欽真要被這小子氣炸了肚皮,適才攢下那點好感蕩然無存。
“不就是白蓮教有可能逃過黃河么,這算什麼大事?”丁壽一句話將戴欽問得怔住了。
************黃河,壺口。
平日懸瀑飛流,山飛海立的磅礴濁浪已全然無蹤,崖壁之上冰峰倒掛,土裡龍槽雪覆冰封,曾經咆哮奔騰的河道凝結成潔白冰橋,平如坦途,將隔河相望的山陝兩省連成一片。
黃河西岸人影幢幢,男女老少足有數千人,徐九齡便在其中,可憐昔日麾下近千悍匪的萬馬堂徐當家,如今身邊只剩土余心腹,能指揮的也僅有周遭這些老弱殘兵。
徐九齡佇立岸邊,翹首相望,直到對岸一個心腹快速跑了回來,一臉欣喜地瘋狂點頭,“徐當家,冰面凍得結結實實的,沒問題。
” 徐九齡聞言喜上眉梢,向身後眾人一揮手,“弟兄們,過河。
”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爆發出震天歡呼,爭先恐後地湧上了黃河冰面。
“爹,布置好了。
”徐九祥臉色阻沉,在岸邊人群中突然冒出。
徐九齡點點頭,低聲道:“準備一下,待這些傻瓜趟明了前面道路,咱們也過去。
” “不等邵堂主他們會合了?” 徐九齡冷笑一聲,“邊軍多厲害你也見到了,憑白蓮教的人如何攔阻,等來等去最後別把咱們爺倆給搭進去。
” “爹還是信不過他們?”徐九祥訝異道,不久前老爹還恨不得把心窩子掏出來給人看呢。
“說不好,這年頭,太過義薄雲天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別有所圖,那姓邵的看著精明得很,咱們可別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銀子!” “山寨的家底算是賠王凈了,就剩下咱父子兩條命,祥兒,爹教你一句,什麼東西也比不上自己的命要緊。
” “可是……”徐九祥欲言又止,沒了白蓮教幫襯,自己豈不是距離那婀娜窈窕的倩影越來越遙不可及。
“可是什麼,男子漢大丈夫當斷則斷,不要婆婆媽媽的。
”徐九齡只覺兒子回來后古怪了許多,不過此刻逃命要緊,他也無暇細問,“有賭未必輸,你我父子有手有腳,再打出一片基業就是了。
” 徐九齡一把拉住猶豫不決的兒子,混入了川流不息的人群。
這些白蓮教徒多是連遭敗績的各縣潰兵,以及大願堂在延府經營多年發展的虔誠信眾,白蓮教舉事後這些人破家相隨,被安置在靠近黃河的宜川縣內棲身,男女駁雜,老少皆有,倒也遠離戰火,如今聖教大事不遂,遵照吩咐撤離秦境,雖說故土難離,但為了聖教大業,身後可以魂歸真空家鄉,也只有心甘情願離鄉避禍。
數千人扶老攜幼,老弱者還未完全進入冰凍河面,一些身強力壯者已然踏上了山西地界。
據上面交待,河對面有教中弟兄接應,那些腿腳利索的過了河紛紛爬坡攀樹,舉目四望,尋找接應之人。
“來了,來了!”一個爬到樹梢張望的年輕後生驚喜呼叫。
隨著他的指向,其餘高坡上的人也已發現,從東面起伏山巒中湧出一條黑線,隨著距離漸近,那條黑線擴展成一支成百上千的騎軍隊伍,蹄聲如悶雷般震徹天地。
“在這裡!弟兄們,在這裡!”樹梢坡頂的眾人振臂翹腳,大聲疾呼,被迫離鄉的頹唐心境一掃而空,聖教果然根基雄厚,在一河之隔的山西境內還藏有這麼一支精銳騎軍,瞧這氣勢,比之打得他們丟盔棄甲的延綏邊軍也不相上下,有人甚至想了,不如借這支兵馬打過河去,也省了去受那離鄉背井的苦楚。
眼見騎軍將至,眾人正心潮澎湃地準備迎接本教弟兄,對方的回敬卻是潑天的一波箭雨。
慘叫聲中,那些翹首盼望的白蓮教徒頓時死傷枕籍,還未等回過神來,這些騎軍抽出腰刀直衝而來,策馬奔騰,放手砍殺,黃河東岸瞬間血流成河。
已經登岸的白蓮教徒哭爹喊娘地跑回冰面,期望逃回黃河西岸,卻與渡河的人群撞在一起,冰面濕滑,往來擁擠推搡,收腳不住,千百人成片摔倒,未等爬起便成了後續騎軍沿岸駐射的箭靶,哀嚎呼救之聲震天響起,一如洛川當夜慘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