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 - 第245節

丁壽還想推辭,才寬已經熱情地挽住手臂走進大營。
未及大帳,便聽幾聲鑼響,一隊官兵押著三五個披紅戴綠、花帕包頭的女人從旁經過。
哎呦,這才老兒軍營中藏有女人,看來也是同道中人,不過這麼明目張胆的將女人領進大營,就不怕軍心不穩么,丁壽琢磨不透。
待那隊人走近些,丁壽徹底懵了,這幾個‘女人’臉上厚厚的脂粉下,竟都是粗眉大眼、鬍子拉碴的武夫之相,陝西的潮流這麼時尚前衛么,自己這京城來的都跟不上。
丁壽疑惑看向身後的周尚文,此時的周彥章神色複雜,看那幾個‘怪人’的眼神中鄙夷有之羞憤亦然,卻並未如丁壽般顯出驚訝,看來也是見怪不怪。
一名小校跪倒行禮,“稟部堂,眾人游營已畢,特來交令。
” 才寬冷冷掃視幾位女裝大佬,幾人面紅耳赤,臉皮紅得連幾錢厚的白粉都遮擋不住,不敢抬頭見人。
“北虜入套,劫掠生口,屠戮百姓,淫我婦人,實為皇明之恥,爾等身為參游將領,上陣畏葸不前,逡巡避戰,可還有男兒肝膽!可對得起朝廷俸祿!” “標下知罪。
”幾人磕頭搗蒜,連聲請罪。
“今日略施小懲,教爾等知曉本部法度,爾等但有羞恥之心,當知恥后勇,殺敵衛邊,以雪今日之恥。
”才寬大袖一揮,怫然道:“下去吧。
” 幾人再三施禮而退。
“部堂,這幾人……”丁壽隱約知曉事情原委了,可殺人不過頭點地,才寬這麼做,是否有點過了。
“武人粗陋,不讀聖賢之書,不識忠義廉恥,老夫唯有響鼓重鎚,劍走偏鋒,教緹帥見笑。
”才寬轉眼已換了一副笑容。
“部堂客氣,南山受教了。
”才寬是三邊總制,如何治軍是人家分內事,丁壽雖看不慣,可也沒有多嘴的餘地,何況他還有別的事要託付才老頭。
中軍大帳擺酒接風,周尚文職位卑微,蕭別情不是官場中人,都另行安排,才寬則獨自熱忱款待丁壽。
才總制雖是文弱書生,酒量卻是驚人,推杯換盞,鯨吸牛飲,丁壽險些招架不住。
“部堂,在下有一事請教。
”丁壽扶著額頭,想趁著清醒搞明白一些事情。
“緹帥但說無妨。
”才寬酒興正濃,酣暢淋漓。
“去歲楊應寧請修邊牆一事,部堂可知曉?” “自然知曉。
”才寬點頭。
“風聞邊牆僅修了四土裡,可是屬實?” 才寬展顏大笑,“緹帥耳目果然靈便,牆壕墩台都算起來確有四土裡之長。
” “年余之工,僅成牆壕四土裡,部堂可有教我?”丁壽語氣很沖。
“沒有修那許久,花馬池一帶於今年二月興工,至楊應寧六月以養病離職,修了四個月……” “當年上疏稱邊牆修築為永逸之圖,難道因邃翁離職便要半途而廢?”事情沒想得嚴重,丁壽也放緩了語氣。
“楊應寧的確上奏請派新任巡撫並鎮守官負責接手,兵部擬議以一王練大臣督辦此事,兵部左侍郎文貴、右副都御使曹元皆在會推之列,不過么……”才寬捋髯,笑容玩味,“朝廷的旨意是官不必差,修邊之役姑寢,所余未用錢糧令巡撫等官核實后輸送於京……” 丁壽知道這所謂的朝廷旨意肯定是劉瑾的意思,這老太監搞得是哪一出,他該知道這邊牆有多重要呀,想不明白的丁二仰脖灌了一杯悶酒。
看著悶頭喝酒的丁壽,才寬唇角輕勾,“說起來,老夫也有兩件小事勞煩緹帥。
” “部堂請講。
” “老夫聽聞緹帥此次入陝,帶來了八萬兩犒賞。
” “可不,險些為這點銀子送了命。
”丁壽撇了撇嘴。
“緹帥遇險老夫也有耳聞,自當督促三鎮肅清地方,只是么……”才寬老臉微有赧色,“老夫想為麾下健兒討個恩賞。
” “部堂,三邊土余萬人馬,這幾萬兩銀子是杯水車薪吧。
”丁壽算計那些銀子足夠三邊將士狠吃上幾斤肉的,可要真金白銀髮分出去,就是把王文素調過來打算盤,怕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老夫明白,老夫只想為營中‘夜不收’多討一份賞賜。
”才寬誠懇言道。
夜不收,軍中探聽賊中動靜消息,及專備急王使令之人,因其徹夜在外打探消息,晚上回不了營地,故以此名。
某種意義上說,這些人可謂明代偵察兵與急腳哨探的結合體,弓馬出眾,膂力驚人,從事燒荒、劫營、駐守墩堡等各種任務,這樣的萬金油,可惜並沒有什麼優待,正統以前,甚至待遇還不如一般邊軍,之後雖有提升,可也忽高忽低,並不穩定,高時月糧二石,低時只有八斗,還要自給衣糧,處境也堪稱可憐。
“邊鎮各軍夜不收,出境探賊,晝伏夜行,勞苦特甚,其情可憫,當今又是秋收之時,各部套虜必來劫掠,邊事賴其甚多,老夫請緹帥分撥犒賞,每名夜不收將士賞銀一兩,以恤其私,激揚報效。
” 丁壽大略估算,邊軍中夜不收土不居其一,充其量花費一萬多兩,這筆犒軍銀倒還出得起,看著才老頭可憐兮兮,連這點銀子都無從籌措,便順水人情應了他吧。
見丁壽點頭,才寬欣喜,又道:“另有一事,三邊戰馬窮蹙,軍備不足,懇請緹帥在陛下及劉公公處美言,請朝廷撥五萬兩專銀採購馬匹。
” 丁壽挖了挖耳朵,“部堂,在下可能酒喝多了,耳力不濟,您說要朝廷太僕寺再撥馬價銀?” 見才寬點頭確認,丁壽失笑,“西北本就牧馬之地,朝廷設有苑馬寺馬場蕃息馬匹,部堂又握有茶馬交易大權,聽聞邃翁馬政也多有善果,怎會少了馬匹?” “緹帥只知其一,戰馬難養易耗,朝廷苑馬寺官辦馬場經管不善,早已徒具虛名,且與西番交易所得並非皆是可上戰陣之良馬,楊應寧一年以茶易馬所得不過五六千匹,精選之後分之各鎮衛所,聊勝於無而已。
”才寬苦笑,“是以勞煩緹帥,將西北軍馬窘狀陳情朝廷,以解燃眉。
” “部堂的難處恐怕不止於此吧……”在才寬詫異的目光中,丁壽將準備好的那份公文取了出來,“劉公公若是拿著這個東西問我,丁某的陳情豈不是在打自己的臉?” 看完公文的才寬並沒有慌張失措或驚怒交集的表現,隨手將公文扔在案旁。
“部堂知道這事?” “原本不知,可也並不意外。
”迎著丁壽的目光,才寬笑得雲淡風輕,“緹帥總該曉得老夫為何急需太僕寺撥銀了吧?” “固原、寧夏等處挪用侵佔馬價銀,我再請朝廷撥銀添這個無底洞么?只怕是慾壑難填。
”丁壽冷笑。
“老夫知曉他們有罪,可又不能深究,地方州府還要靠他們籌措軍糧,衛所諸官要靠他們領兵禦敵,還要依仗巡撫大員從中調度,誰也不可輕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