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 - 第184節

“是。
”女子點頭。
“救人的是誰?”張福問道。
“錦衣衛。
”女子回道。
張福驟然色變,厲聲道:“你確定?” 女子面容平靜得無一絲波瀾,沒有再作第二次回答。
“老朽情急失禮,白姑娘見諒。
”張福覺察到適才語氣過激,拱手賠情。
“無妨。
”女子淡然道。
張福思忖片刻,悵然一嘆,“白姑娘,想當年你父女二人浪跡邊塞,與老朽萍水相逢,一晃已是三年有餘,說來也真是一個‘緣’字。
” “我父女落拓江湖,虧先生襄助,落籍平陽,得一棲身之所,此情須臾不忘。
”女子垂眉斂目,冰冷的面容也柔和了許多。
“舉手之勞,老朽不敢挾恩求報,只是……唉!”張福聲音低沉,如暮雲低垂,“此事關係重大,不得不勞煩姑娘。
” “我會再出手,定取了那人性命。
”女子冷聲道。
張福沉吟片刻,從桌上酒壺內斟了一杯酒,雙手捧起,鄭重說道:“老朽一切拜託姑娘了,請。
” 眼光流轉,從酒杯上一掃而過,女子並不接杯,只是微微頷首,扭身欲走。
“白姑娘……”張福神色誠懇,酒杯舉得更高,“請!” 見張福老眼中隱有淚光閃動,夾帶著幾分祈求期盼,女子心中一軟,回身接過酒杯,就唇欲飲。
“勸姑娘別喝這杯酒,在下有前車之鑒。
”布簾輕挑,丁壽笑嘻嘻地進了雅間。
“是你?!”雅間內的二人異口同聲,聲音有震驚、羞怒、慌亂,更夾雜著恐懼。
“在下一見姑娘便神思不屬,不知不覺跟在了後面,想來姑娘能體會在下的一片苦心,不忍降罪。
” 丁壽眉眼間的笑意,將白衣女子氣得不輕。
“不,不可能,怎麼會是你?你早就死了!我親手殺的你!”張福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將混濁的老眼睜得最大,仍舊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福伯,小子教您一件事情,像我這樣的人,即便喝了毒酒,掉落懸崖,也是不會死的,這就叫‘主角光環’,儂曉得吧?” 張福茫然搖頭。
“說的通俗易懂點,就是‘天命’。
”丁壽打了個響指,沒羞沒臊地吹噓著自己。
見張福仍是滿臉迷茫,丁壽只好放棄,搖了搖頭,“算了,代溝太大,解釋不明白,什麼時候你被雷劈了還沒死,咱們再聊這話題。
” 丁壽說什麼‘光環’、‘代溝’的,張福一句沒懂,起碼知道這小子命大沒死這件事是真的了,平靜下心緒,緩緩道:“丁公子大難不死,是有福之人,你我的事老朽自當有個交代,且稍後再議。
” “咱們還是現在說的好,當年你便用毒酒殺人滅口,今日重施故伎,也未可知。
”丁壽搖頭晃腦,言之鑿鑿。
見白衣女子端杯不語,投向自己的目光中儘是懷疑提防,張恕一聲苦笑,自斟一杯道:“為明心跡,老朽先王為敬。
” “酒什麼時候都可以喝,咱們現在嘮點正事。
”丁壽旁若無人地拉了把椅子坐下,左右看看二人,“坐下說。
” 張福面色不豫,還是靜靜地坐了下來,白衣女子則肅立如故,看他的眼神猶如冰刃。
“張恕給平陽衛提供鐵料,收了多少好處?”丁壽托著下巴問道。
“丁公子此言何意?”張福拍案而起,怒視丁壽。
“別激動,朝廷允許各地衛所自造軍器,數有定額,除了地方自用外,還要輸京入庫,做不得假,可這鐵料可是由府縣提供,福伯是張府台心腹,多少斤鐵能打造出多少件軍器,想必清楚得很,平陽府庫供應軍需,是否忒勤了些?” “一介老朽,如何知道許多,況且這些事便是真的,又王丁小哥何事!”張福冷笑。
“錦衣衛緝查百官,丁大人奉旨巡視天下,世上不王他的事情屬實不多。
”門帘再度挑起,御史張禴邁步而入。
“張侍御,你怎麼……”張福驚訝張禴突然出現,自己竟未收到半分消息。
“您老手下盯梢那點本事,真是上不得檯面,適才我已讓錦衣衛接手驛館,汝誠兄自然來去無阻。
” “錦衣衛?丁壽!”張福將這兩件事聯繫一起,再想起前段時日張恕拿著邸報和自己說笑這天下同名同姓之人甚多的舊事,心頭悚然一驚,“你便是錦衣衛指揮使的那個丁壽!” 丁壽拄著下巴,笑吟吟道:“意外么?” “不可能!”打死張福也無法相信,當年那個被自己踢下斷崖的少年竟然就是朝中炙手可熱的錦衣親軍首腦,這人生際遇實在太過匪夷所思。
丁壽向頭頂上方指了一下,“告訴你了,‘光環’。
” 張福頹然癱坐在椅子上,慘然苦笑,“看來老朽今日無法善了。
” “這要看福伯您是否識趣,奉勸一句,錦衣衛手下沒個輕重,您老這身子骨可經不住幾下折騰。
”丁壽笑容中帶了幾分酷烈,他可不是以德報怨的好好先生,老傢伙當年的事他可是丁點兒未忘。
仰首飲盡杯中酒,張福將空杯向桌上重重一頓,“二位大人想知道什麼?” “平陽府庫官銀與贓罰銀賬冊有假,其中詳情一一招來。
”張禴沉聲喝問。
“侍御從何得知?”張福眼角跳了一下,平靜問道。
“積年賬冊皆新舊不一,平陽的賬冊墨跡紙張卻是年如一日。
”張禴冷笑。
“思慮不周,小老兒真是取死有道。
”張福重重嘆了口氣,額角漸漸有冷汗滲出。
“你承認了?”張禴問道。
“縱是不認,侍御也可順藤摸瓜,從管庫倉吏處探得實情,那些匹夫想來熬不住錦衣衛的刑訊。
”張福看來也是憂懼過度,兩手微微顫抖。
“早說了福伯是明白人,那多支鐵料與平陽衛的事情,你也不會否認了?” 丁壽本來便是追查軍器走私一事,本來還想著會有一番麻煩,誰知張禴清查平陽庫藏時恰巧發現平陽府近來支給軍衛的生鐵數量過大,庫官的解釋是平陽府軍器打造精良,故所耗鐵料甚多,按說鐵料虛耗多少自有工部去管,一般人興許就被這個理由搪塞過去了,偏張禴是個實務官,當御史之前戶部刑部都轉過一圈,直覺這裡會有地方州府與衛所勾結中飽私囊的情況,他也深曉其中厲害,當時不露聲色,直到接到丁壽傳訊,得知這麼一尊大神近在咫尺時,便有些按捺不住了。
朝中誰不知道這位丁大人在宮裡有面子,有恩有寵,劉瑾那裡更能遞得上話,這麼好的彰顯自己能力的表現機會,若是白白錯過,他張汝誠王脆回家抱娃娃去吧,當下暗遣張鑒趕赴洪洞與丁壽聯繫,行事不謂不密,怎料張福早做好了翻臉的準備,半路安排人截殺信使,要不是張鑒命大,恰好遇見了由洪洞出發半路打尖兒的丁壽,張御史會不會來個暴斃臨汾,還是未知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