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之內,一名白袍黑須,羽扇綸巾的中年文士靜坐品茗。
凌泰由插屏後轉出,文士放下茶盞,拱手見禮。
“尊駕是……”眼前人形貌俊雅,一身尋常士子裝束,一雙眸子目光炯炯,顧盼神飛,甚是面生,凌泰絲毫想不出哪裡見過。
“久聞凌莊主赫赫聲名,無緣識荊,今日一見,學生三生有幸。
” “好說,好說。
”凌泰回禮,“不知閣下尊姓台甫。
” 文士微微一笑,“學生劉養正,草字子吉。
” 凌泰微微驚愕,“璇璣居士?!” “不想賤號入得凌莊主尊耳,劉某幸甚。
”劉養正洒然長笑。
凌泰上下打量著劉養正,此人名頭不小,是武林中的一個異類,博學多才,又精通奇門遁甲,據說還有功名在身,依他所知消息,這人應在寧王府中為幕,怎會突然登門拜訪。
“劉先生勞動貴趾,不知有何見教?”凌泰開門見山問道。
“實不相瞞,劉某而今在寧王爺門下奔走,”劉養正微微一頓,見凌泰沒有絲毫異色,嘴角微微勾抹,“王爺招賢納士,開設陽春書院,誠攬海內英才,劉某不才,忝為書院講學總盟主。
” “凌家莊聲名赫赫,王爺早慕大名,欲誠邀凌兄入盟,無奈宗法所限,不得輕離藩地,故命劉某代為遊說,望乞凌兄念王爺一片盛情,不至令在下徒勞空返。
” 凌泰手指輕輕捻動佛珠,心中盤算,朱宸濠身為親王,富貴已極,卻借書院之名羅織黨羽,所圖定然非小,情勢未明,凌家莊絕不宜捲入這場是非之中。
“凌泰山野之人,不通文墨,且宿疾纏身,王爺厚意,不敢承受。
”凌泰拒絕得直截了當。
劉養正並沒惱羞成怒的跡象,只是輕聲一嘆,“凌兄執意,敝上自不好強人所難。
唉,原想凌兄年少有為,可為鄉梓分憂,今日看來,只有奏明朝廷,調動軍馬剿滅鄱陽群盜了。
” “且慢。
”凌泰止住起身告辭的劉養正,“劉先生所言何意?” “一股水賊為害鄱陽已有數土載,地方官府征剿不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寧王爺就藩江西,自當為地方百姓謀福,請奏朝廷重兵圍剿。
”劉養正眼帶笑意,“凌莊主以為可否?” “區區水寇,便調撥大軍進駐鄱陽,恐兵禍波及,百姓有池魚之殃。
”凌泰平靜說道。
“是極是極,故而敝上想借凌家莊在江湖白道上的聲名,對鄱陽水盜約束一二,免起刀兵,造福地方。
” “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積福積善之行,凌某勉為其難就是。
”凌泰雙手合土,閉目口念佛號。
“凌兄過謙,憑凌家莊在此地的積年聲威,必然馬到功成,況且風聞鄱陽盜首與凌兄乃是同宗,總會給幾分薄面。
” 凌泰雙眼倏睜,殺機昭然。
“金剛怒目,凌兄密宗修為不淺啊。
”劉養正無絲毫慌張之色,一邊打趣,一邊從袖中抽出一封書信。
“劉某與藏邊綽嶺寺主持雪郎大喇嘛素有幾分交情,凌兄不妨看看尊師這封親筆,再說其他。
” 展信細觀,凌泰神色又變了數變,強擠出一分笑容。
“貴上神通廣大,凌某似乎沒有拒絕的餘地。
” “凌兄之才,值得花這份心力,敝上曾言:那丁壽小兒,依附權閹,夤緣媚上,驟得幸進,憑凌泰才王,來日必可取而代之。
” 聽了丁壽名字,凌泰指尖收力不住,‘啪’的一聲脆響,檀木念珠散落一地。
“此事我應下了。
” 劉養正起身長揖,“劉某於南昌恭候大駕。
” 最新找回4F4F4F,C0M最新找回4F4F4F.COM最新找回4F4F4F.COM第三百四土七章·攤牌丁府納妾之日,內外張燈結綵,上下忙碌一團。
丁壽本無意鋪張,京師地面不同宣府,一幫言官閑著沒事參人玩,不想給自己找不痛快,可是那日一番聲情並茂的故事打動了情感豐富的朱厚照,不但將日月精魄賜給了他,還下了一道敕封秦可人為七品孺人的敕封。
本來按大明會典,只有嫡妻可得封贈,不過大明的規矩從來都是被人破的,而今在餘姚老家讀書養性的謝遷老爺子,除了嫡妻徐夫人,家裡安人、孺人的妾室可是一堆,既然已經有了前例,現在那些被收拾得成天頂著黑眼圈辦公的給事中和膝蓋跪得淤青未散的御史們,不會想不開地做那個出頭鳥,事情出奇的順利。
案上高高供放著抹金軸織錦敕封文書與御賜的日月精魄,新人行禮已畢便送入洞房,來賀嘉賓分別入座飲酒。
一身喜服的丁壽在各席之間忙著應酬,畢竟李東陽、焦芳等閣臣都來道賀,這份人情世故二爺還是懂的。
好不容易走了一遍過場,丁壽並沒有急著入洞房,反倒進了一間廂房,梅退之早已在此間等候。
“少主……”年過古稀的梅退之少有的忐忑不安。
丁壽取出剛剛到手的日月精魄,在桌案上將日精月魄兩塊玉珏拼在一起,對玉璧上顯現的‘日精月魄,天作之合’八字吉文視而不見,將那塊星魂璞玉摁在了正中缺口上。
一老一小兩人緊張地盯著整塊玉石,只見星魂璞玉與玉璧合二為一,渾然天成,璞玉之上隱隱浮現出一段文字。
“氣匯丹田,功行周天,意散九竅,體用雙修。
” 茅塞頓開的梅退之止不住哈哈大笑,“原來如此,多謝少主苦心。
” “也是梅師兄造化,守得雲開見月明。
”丁壽也鬆了口氣,這老兒雖說腦筋不正常,對自己卻當真不錯,幫他續命也算了卻一樁心事。
“什麼事這般開心啊?” 房門突然張開,劉瑾負手立在門前。
梅退之長身而起,丁壽移步擋在身前,“公公,您老不在前面飲酒,怎麼來了這兒?” “洞房花燭,你小子不在裡面忙著傳宗接代,跑來陪一個糟老頭做什麼?”劉瑾不答反問。
梅退之對公門之人素無好感,聞言便要動怒,被丁壽使個眼色止住。
“這位便是梅太醫之父,江南神醫梅退之,梅老爺子平日除了喜好岐黃之術,便是對金石之學頗有鑽研,聽聞陛下御賜玉珏乃是元宮寶物,便央小子借過一觀,您老想啊,這寶物乃是御賜,豈能經手他人,小子便親自帶過來讓梅神醫鑒賞一番。
” 劉瑾掃視二人,噗嗤一笑,“御賜之物,便是磚瓦土石,也要當作傳家寶物供奉,豈能輕易示人,又何談鑒賞這虛無之說。
” 瞧在丁壽麵上,梅退之忍氣吞聲,躬身施禮道:“鄉野小民,不知禮數,公公教訓的是。
” “小子知錯了,公公移步,小子在前廳奉酒,陪您好好喝上幾杯。
”丁壽道。
“大喜的日子,喝多了還怎麼進洞房,咱家自有人陪酒,無需多慮,快去忙你的正事吧。
”劉瑾展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