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不做離間師生的事。
”丁壽沒好氣道。
譚淑貞頷首,“劉公公說的是,常言‘疏不間親’,天地君親師關及人倫綱常,非同小可,一個不好,反要給陛下留下個搬弄是非的小人之評。
” “你這婆娘究竟替誰說話,”丁壽不喜,掌心托著乳根,五指都深陷粉膩乳肉間,鬱悶萬分道:“你當我不知這道理,問題是……” 丁壽向身後望了望,小聲道:“雪丫頭那相好的老爹馬上便要入閣了,屆時萬一這兩個曾經的東宮講讀聯手,爺怕就永無寧日了。
” 譚淑貞忍著胸前痛暢交織的快感,閉目沉思,倏睜美目道:“這鼓唇弄舌之事即便要做,也不能由老爺親自出面。
” “那還能有誰?內廷劉公公不肯幫忙,外朝的奏本也要內閣走一遭,王鏊老兒又豈會不知!”丁壽撇撇嘴:“若是漏了先機,怕那老兒立時就有反制之策,偏偏遞小話這類事一次兩次又不見得能有成效……” “所以,還是要從陛下身邊著手啊,萬歲爺平時喜好什麼,身邊都有哪些人隨侍在側,爺您還不清楚么!” “陛下身邊的……”丁壽琢磨一番,“咱們這位皇爺喜動不喜靜,整日不是隨喇嘛念經,就是跑馬射箭,喜歡的也無非是演兵布陣,角抵百戲,樂舞雜耍,至於詩文書畫也未嘗不愛,總之興趣涉獵頗廣,身邊也無非養豹勇士,內侍黃門,樂工優伶等那一王人等。
” 細數了一番,丁壽也覺小皇帝精力旺盛,天資聰穎,竟然什麼都能玩出花來,譚淑貞卻眼睛一亮,“那何不就在這些人身上著手呢?” “難!那些軍士們你沒看見,一個個傻大黑粗的,讓他們騎射沖陣或許還成,鬥心眼兒?怕是被大頭巾們賣了還給人數銀子呢!” 丁壽不屑至極,“至於那些小黃門,分屬各監司局,誰曉得背後是哪個大璫老公,又有哪個與外朝掛著關係,當年宮變之事前車之鑒,別事兒沒辦成,再把爺泄個底兒掉。
” 譚淑貞兩臂環摟丁壽頸項,吐氣如蘭,“爺別喪氣,不還有別人么?” “樂工?”丁壽一愣,隨即把頭連搖,“那幫子賤戶,在各衙門前連頭都不敢抬,還能指望他們詆毀王鏊!” 教坊司雖名列大明官署,卻素為人輕賤,縱是其中官吏,衣制也有別其他官員,按大明祖制,樂工常服戴綠頭巾,以別士庶,教坊司伶官御前供役,雖常出入宮禁,其所佩牙牌也有別大小臣僚,百官牙牌俱都一色,形制相同,唯刻官職如‘文’、‘武’、‘勛’、‘親’等字以別,教坊司的牙牌卻不類百官,與中官類似,眾樂工優伶也羞於示人,平日揣在袖中,入大內時才系在帶旁,更別提教坊司的銅印不知何時起從方印改成了四不像的長方條記,地位之低微,可見一斑。
譚淑貞神情一黯,陡覺胸口一痛,不由‘誒呦’一聲,只聽丁壽道:“爺就事論事,沒輕慢你的意思,你母女連著雪丫頭她們,既已入了我府中,便與他人別無二致,若是再一味自輕自賤,不但作踐自身,連爺的一片心意也辜負掉了。
” 譚淑貞欣慰一笑,“老爺心疼奴婢娘兒幾個,婢子自然知曉,教坊司優伶雖大多自甘卑賤,也總有幾個不安於現狀的,其中挑揀出一二精細伶俐之人,結之以恩,使其常伴君側,總有機會進獻些老爺不方便去說的話。
” 丁壽躊躇猶疑,“優伶之言,陛下會當真么?” 譚淑貞展眉一笑,輕聲道:“老爺可曉得成化朝伶閹阿丑之事?” 丁壽倒吸口涼氣,阿丑,成化時宮中小內侍,擅以滑稽戲做諷諫,西廠汪直提督團營,建功邊塞,力壓廠衛,聲勢一時無兩,更兼自幼養在深宮,深得憲宗信愛,廷臣中無一人敢中傷攻訐,卻被這小宦官數次以戲諷諫,逐漸失了聖寵,東廠提督尚銘聯合方士李孜省,趁勢彈劾,終致西廠罷免,汪直貶至南京,而言官隨後彈劾汪直的罪名,‘與王越、陳鉞結為腹心,自相表裡’,‘天下之人但知有西廠而不知有朝廷,但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也恰與阿丑所諷內容相同,連從小被養在身邊的人,都因優伶之口而行疏遠,王鏊這個春宮講讀,能撐得過幾回呢……丁壽心中意動,卻還有一事為難,“可這精明伶俐之人一時哪裡去找,便是找到了又如何保他定能在御前邀寵,陛下自己便深解音律,工於度曲,等閑樂工根本入不得眼!” “說難確是難,說容易倒也真是容易,婢子恰好知道這麼個人物……” “哦?哪個?”丁壽終於來了興趣。
“究說起來,此人爺也見過……” ************“臧賢,山西解州府人士,籍隸教坊司樂戶,頗解音律,能作小詞,臣特將其引薦於陛下。
” 紫光閣的小殿內,丁壽指著地上匍匐跪倒的臧賢,向朱厚照介紹道。
朱厚照俯視進殿後便伏地不起的臧賢,唯唯諾諾,看不出有何過人之處,礙於丁壽引薦,隨口問了句:“你會度曲填詞?” 臧賢額頭觸地,不敢稍抬,大著膽子回道:“是,時調小令,雜居南北曲,都略通一二。
” “好大的口氣啊,”朱厚照哂笑,手指無規律地敲著御案:“俗曲乃民間性情之響,朕要探察民意,則不可不聽,你都懂得那些曲牌?” “這卻不好說,從中原傳唱的《鎮南枝》、《傍妝台》、《山坡羊》,到時下流行的《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小人都可填詞譜曲,另外熟悉的還有《土二月》、《普天樂》、《快活三》、《江兒水》……” 談及小令曲調曲目,臧賢初見龍顏的敬畏憂懼之心漸去,滔滔不絕講述起來,小皇帝也不得不正視這個其貌不揚的教坊樂工,“這些曲牌你都熟悉?莫要大言欺君!” 臧賢嚇得驚慌失措,連稱不敢,丁壽一旁笑道:“陛下放心,他這本事秉承家學,其父就曾是宮中伶官,以技受寵於憲廟,得授中書舍人之職。
” “哦?既然曾應奉皇祖,當有過人之才,爾父現在何處,可入宮覲見,閑談彼時宮中舊事。
”朱厚照對那位沒見過面的皇爺爺很感興趣,突然想找人嘮嘮家常。
“陛下垂問,小人感激涕零,可惜先父福薄,已然歸天。
”臧賢眼眶發紅,不住用衣角拭淚。
“可惜了。
”朱厚照惋惜不已,一時興趣寥寥。
丁壽暗道不好,可別三兩句把人打發了,急忙笑道:“臣聽聞鐘鼓司康公公言,近來宮中音樂廢缺,似大有不妥。
” “有何不妥?”朱厚照奇怪丁壽怎地操心起宮樂之事。
“慶成大宴,天下華夷臣工共同觀瞻,當舉大樂,宜調精通藝業樂工嚴督教習,譜作新樂,方能顯朝廷之重。
”丁壽道。
小皇帝蹙蹙眉,覺得好像似乎差不多有那麼點小道理,無所謂道:“那就讓康能傳諭禮部,選三院樂工年力精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