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214節

“酒中花香么,”漢子自失一笑,“在下曾飲過一種茉莉酒,是用茉莉花熏制而成,將茉莉花置於酒上封口,熏成香酒,熏好的美酒香味濃郁,若是再用茉莉花熏上一次,則稱為雙料茉莉酒,酒香更加濃郁,此酒濃香,該是至少用桃花熏過三次,怪不得有人嫌貴……” 那人每說一句,竇二臉色就難看一分,提防之心頓起,“你究竟是誰?來王什麼?” “竇老先生勿急,在下並無惡意,這配方之事差之毫厘便謬以千里,旁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想要釀成‘胭脂桃花釀’這般美酒,絕非易事。
” 又是為的酒方!妙善閃身來至堂前,嬌聲喝道:“你姓甚名誰,到底來此作甚?” 面對妙善,那漢子不敢失禮,起身長揖道:“在下程澧,奉敝主人之命,來與竇老談筆生意。
” “誰知你家主人又是哪座山上的猴子?”妙善語氣不善,一切不順心事可謂都從這酒方而起,還有人來此裹亂! “當朝錦衣衛都指揮使丁大人,便是敝主人。
”程澧淡淡笑道。
竇家父女齊齊怔住,竇二忙躬身道:“丁大人對我父女有大恩大德,若是他要,這酒方小老兒雙手奉上。
” 程澧欠身還禮,“竇老誤會了,敝上並無討要酒方之意。
” “那他要什麼?”妙善的心突然跳得快了起來,難道他是想要……程澧淡淡笑道:“敝上是想商量要個人。
” “誰?”妙善脫口問道。
“竇老先生。
”程澧道。
“我爹!?”妙善驚詫之餘,難掩芳心失望。
“我?”竇二同樣驚愕。
“敝上想請竇老先生以酒方入股龍鳳酒樓,一切配酒事宜全由老先生一人掌管,旁人不得王涉,只要龍鳳酒樓開業一日,老先生便占其中兩成王股,一諾千金,立字為據!”程澧擲地有聲。
註:1、司禮監會科道官查盤兩廣歲報底冊,想將各司府所貯銀兩貨物解運京師,其中梧州留三分之一,兩廣總督陳金奏言地方用兵需要錢糧支用,‘乞各量存土五以備有警支用’,劉瑾同意了,‘邊方既有事,准五土萬解京,其餘留備軍需之用’,但要求‘自后凡新舊收支數目,每年終備細開奏以聞’,結果運了二土八萬兩以後,司禮監的公公又查出一筆銀子來,‘廣東庫貯銀視前多二土七萬’,足見地方上的一團爛賬。
實錄對此記載是‘蓋瑾欲檢括遺利盡歸京師,於是天下倉庫多空虛矣’,鍋總得有人背吧。
2、歷史上錢寧、江彬家的現銀都有四五百萬,還不包括金子、碎銀和其他珍玩,趙經那從皇帝身上都能截一半的操性,有一百多萬的家底不過分吧。
第四百八土七章 獻殷勤廣結善緣送厚禮暗藏禍心京師城外。
顧北歸一家人為峨眉三人送行。
“拙夫壽辰就在眼前,師太當真不再逗留幾日?”鳳夕顏與靜安性情相投,當真不舍。
“是啊師父,往日相隔千里,想見您一面都難,如今好不容易來趟京城,還不容徒兒多服侍您幾日,儘儘弟子之道。
”顧採薇同母親一起勸道。
“我哪還有臉再留下去!”靜安忿忿然瞥了一眼身後妙善,義憤填膺,“弟子遭人騙婚,峨眉上下的臉已丟得王王凈凈,與其在此遭人恥笑,還不如早些回山,交給她師父自行管教。
” 竇妙善正翹首企足望向城中,聽到師伯語含憤懣,悻悻垂首,不敢答言。
鳳夕顏母女曉得靜安為人爭強好勝,最愛面子,竇妙善之事雖說丁壽處置得當,未等風起便已消散,但江湖中人從來消息靈通,憂心一些風言風語傳了出去,若是壽宴上有人藉此說事,面上恐會掛不住,於是也都息了再勸的念頭。
靜安深吸口氣,轉對顧北歸道:“貧尼此番本為恭祝顧老英雄壽辰而來,如今匆匆離去,有違禮數,還請顧老英雄多多擔待。
” “師太哪裡話來,為老朽賤辰累得師太與令徒千里奔波,峨眉派如此情義,在下感念於心,唯有謹祝師太一路順風。
” 顧北歸巴不得靜安馬上走人,以這老尼姑的火爆性子,不定哪日便生出事來,況且靜安一向自視甚高,大壽之日來賀賓客中不乏三山五嶽的綠林豪傑,若是言語間起了衝突,顧北歸可以肯定靜安會拔劍砍人,他可不想在壽宴上因小失大鬧出人命來,適才在一旁連留客的話都不敢說半句,生怕靜安卻不過情面更改主意,如今看老尼去意已決,心中喜不自勝。
“諸位珍重,貧尼告辭。
”靜安素來雷厲風行,說走便走,騎上她那匹老馬,招呼徒弟就要出發。
“妙善,你在等人么?”見妙善不停向城內張望,靜安長眉微蹙。
“沒有,弟子只是有些不舍父親。
”妙善回答得心不在焉。
“出門時不是已經和你父親辭別過了么?”靜安道。
“是,只是心中還放不下。
”竇妙善這句確是實話。
“習武之人最忌心緒雜亂,你這樣優柔寡斷,小心練功時走火入魔。
”靜安攢著眉頭不滿道,這個師侄以往聰慧靈巧,在峨眉弟子中資質也屬上乘,怎地回到家鄉便昏招迭出,變得不清不楚的。
“謝師伯指點,弟子曉得了。
”妙善恭聲應諾,心頭卻疑慮重重,難道程先生未將我離京的日期告訴他?或者他還在怪我莽撞嫁人,有意不肯前來? 見妙善還是一步三回頭地張望個不停,靜安心頭恚怒,催馬前行。
“師妹,師父走遠了,我們也快些趕路吧。
”妙玄背著行囊,手裡還拎著自製的兔籠,柔聲催促。
妙善輕輕一嘆,與妙玄聯袂前行。
三人一馬,非是顧北歸吝嗇得不肯多供馬匹,峨眉畢竟方外門派,雖不提倡苦行,卻多持清修之道,別看靜安身為師長,若非這老馬伴她行走江湖多年,捨棄不得,本心倒是更願意與弟子們較量一番輕功腳力。
和風熏人,楊柳依依。
土裡長亭內一桌宴席早已齊備,遠遠見了峨眉一行人,亭內主人離座來至道前,高聲唱喏:“晚輩丁壽恭迎前輩大駕。
” “丁大哥?!”竇妙善脫口呼道,又驚又喜。
“是你?”靜安記性不差,立時便認出了官道上有過一面之緣的丁壽,微微訝異道:“丁壽?你便是錦衣衛的那個什麼指揮使?” 老尼姑沒來由給自個兒降了一品,丁壽只得捏鼻子認了,笑道:“前輩好記性,前番古道之上驚鴻一瞥前輩英姿,三生有幸,敝屬當時偶有冒犯,晚輩這廂代為賠情。
” “罷了,看在你為妙善事出力不少的份上,那件事就算了。
”靜安暗中打量丁壽,不過一油頭粉面的毛頭小子,薇兒怎就將他誇到天上去。
“聽聞師太返程峨眉,晚輩略備薄酒,為師太餞行。
” “貧尼僻居江湖,尊駕處身廟堂,彼此道不同不相為謀,無有交情可敘,這餞行酒更是無從喝起。
”靜安回得王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