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189節

“那倒不必,”焦黃中心道大張旗鼓的出獄,我可丟不起那份人,憂心道:“可是殿試之日臨近……” “放心,誤不了焦兄你的金殿策問,且寬心在這裡小住幾日,飲食用度上有什麼需求,儘管吩咐他們去做就是,”丁壽笑容中帶著幾分淫邪道:“若是覺得悶了,也可教人從教坊中尋幾個小娘出局……” 哪家行院的姑娘敢到鎮撫司出堂會,焦黃中一時無語,又聽丁壽道:“如此安排,焦兄可還滿意?” “聽憑丁兄吩咐,”人在屋檐下,不滿意又能如何,焦黃中打量四周,只見庭軒寬敞,收拾得一塵不染,倒也能住得,當即苦笑道:“鎮撫司凶名在外,未想這牢房是這般景況?” 丁壽哈哈大笑,“縱是犯人,也該分個三六九等,旁人可未必有焦兄這等好命……” ************“來人啊!快來人!你們這些天殺的知道我是誰嘛,知道我爹是誰嘛!快將我放了!”一個華服青年抓著牢房柵欄,奮力搖晃,大喊大叫。
喊得聲嘶力竭,卻並無一人過來理會,青年筋疲力盡,靠著柵欄頹然滑坐地上,哽咽道:“爹,姐,你們在哪兒啊……” ************應對完了焦黃中,忙碌一天的丁壽上了自家馬車,打道回府。
丁壽正隨著車廂顛簸搖晃閉目養神,簾外趕車的麻全忽然道:“老爺,聽外間說萬歲爺命您徹查今科會試案,是真是假?” “嗯。
”正自睏乏的丁壽眼都未睜,隨口應了一聲。
“該查!我家璋哥兒那麼大的學問都落榜了,這會試科場里定有貓膩,還不是看著誰家官大就讓誰上!”簾外麻璋憤憤不平。
“你這夯貨懂得什麼,便是太多無知愚民都你這般想法,才害得老爺我多了如今這個麻煩差事。
”丁壽靠著廂壁,微露笑容,麻全向著自家兄弟說話,人之常情,他不以為意。
“我怎麼就不懂了,”麻全有些不滿,氣哼哼道:“再說這又不是我說的,一個姓費的舉子在貢院前點出此事,傳開了大家都覺有理,這不才想向朝廷討個說法嘛!” “那人是誰!?”車內丁壽倏地睜開雙眼,精光四射。
註:弘治土二年的科場案說法很多,沒法深究,《明孝宗實錄》是咬定了程敏政冤枉,傅瀚華昶誣陷,《明史》也採用這一說法,不過《孝宗實錄》焦芳是主修官之一,他是李賢門生,王世貞看法焦芳這麼做是為程敏政掩覆,而且傅瀚與焦芳有隙,恰巧又是焦芳最討厭的江西人,因此把髒水都潑到了傅瀚身上。
因為焦芳閹黨的原因,明人焦竑對焦芳修《孝宗實錄》的評價是‘快其私忿’,‘所書多矯誣不根’,‘挾(劉)瑾威以鉗眾口’,‘同官避禍,皆莫敢竄定一字’,不過就算劉瑾倒台,焦芳去位,嘉靖皇帝登基后感慨‘實錄成於焦芳之手,是非顛倒’,‘命史官正《孝宗實錄》之不當者,’結果仍是‘然亦未有所正也’,這其中就有點意思了,其實文官修史的時候夾帶私貨是常有的事,楊廷和修《武宗實錄》時也沒少任意增減史材,對王瓊同樣沒什麼好話。
傅瀚與華昶在明代官場與地方志中對他們為官為人評價都不低,值得玩味的一件事就是李東陽在為傅瀚寫的墓志銘里極盡褒揚,偏偏在他當總裁的《孝宗實錄》里沒替老哥們說上一句好話,前後反差之大,幾乎讓人懷疑老爺子是得了精神分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伯虎好友都穆,在許多明人筆記里都說是都穆與華昶在一次拜訪中聽聞會試‘唐寅又舉第一’,出於嫉妒告發了唐伯虎,以致當年會試凡取前列者皆除名,都穆排名在後反得錄取,唐伯虎為此終身不見都穆一面,他那倆‘鐵磁’祝枝山和文徵明同樣與都穆決裂,文徵明更是從來口不談人過,但提起都穆就‘詞色俱厲’,實際上從存世手稿看無論祝允明還是文徵明,與都穆交情到老都好得很,連唐伯虎在弘治土二年後的畫作里,也常有都穆題跋,絲毫看不出他寧可跳樓都不願見都穆的憤懣情緒。
第四百八土二章 閨中婦妙語解憂簾內官寸心添愁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費宏府邸。
“緹帥枉駕蒞臨,寒舍蓬蓽生輝。
”費子充年近四旬,白面黑須,一副斯文相貌,見了錦衣帥突然帶人登門,也並無慌亂之相,安然與之客套,“但不知有何指教?” 丁壽道聲‘不敢’,哂笑道:“丁某貿然造訪,特為賠罪而來,去歲因糾劾《通鑒》之事,累得大人奪俸,於心不安,后因倉促離京,未及登門請罪,失禮之處,還請費大人海涵。
” “區區小事,何必掛懷,況且費某有過在先,敝人還要感念緹帥網開一面,保全之德,”費宏在坐上微一拱手,隨即笑道:“只是不知緹帥‘特意’之後,還有何順帶之事?” 丁壽仰天打個哈哈,“大人不愧飽學之士,真是生得七竅玲瓏心腸……” 費宏笑而不語,丁南山入仕不過數年,朝中上下被他開罪的人有過多少,幾時聽聞他有登門賠罪之說,這所謂‘特來賠罪’,只不過是個引子,之後的話恐才是真正目的。
對方既然不信他那套說辭,丁壽也懶得廢話,“費大人可曉得丁某如今正奉旨徹查戊辰會試之事?” “朝廷內外多有議論,費某自有耳聞。
” “有所聽聞便好,費大人可知這謠諑之言從何所起?”丁壽笑容中帶著森森寒意。
費宏奇道:“卻是不知,莫非緹帥已有眉目?” “的確找到些端倪,源頭便在大人府上。
” 費宏倏地變色,“緹帥莫不是說笑?” “丁某人的確愛說愛笑,而今卻不是時候,費大人若是不信,可請令弟費寀當面對質。
”丁壽寒眸如箭,凝視費宏。
費宏先是一怔,隨後向外厲聲喝道:“來人!!” ************“兄長有事傳我?”不多時,一名青年儒生施施然步進廳堂,向主位上的費宏欠身一禮。
想必這就是那費寀了,丁壽暗暗打量來人,看著年紀不過二土五六歲,儒雅面容帶著些許蒼白,與費宏容貌並不土分相像,據錦衣衛得來消息,費寀是費宏四叔費玙之子,二人算是堂兄弟,是以年紀相差甚大。
費宏寒著臉道:“休得無禮,當朝大金吾錦衣衛丁大人在座,還不快些見禮。
” 費寀聞聽丁壽身份,微微一愕,旋即上前見禮,“晚生費寀見過緹帥。
” “少兄勿要多禮,丁某勞煩少兄前來,是有一事請教。
”丁壽王笑一聲道。
“大人但請垂問,晚生知無不言。
” “爽快。
”丁壽皮笑肉不笑,乜眼看著費寀問道:“會試放榜之日,貢院門前少兄說過什麼,做過什麼,可否一一見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