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157節

看來張太監今日心氣不順,姜榮暗覺不妙,悻悻瞄向鄰座。
趙經王笑幾聲,“說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在下聽聞公公蒙陛下信重,督辦豹房興建事宜,事冗時仄,趙某亦想為君分憂,挑些擔子……” “你也想從中分一杯羹?”張忠微微揚眉,嗤地一笑。
“該說是下官幫公公措辦一二,畢竟皇家繕治也是工部營繕司的差事。
”趙經幫張忠與自己斟了一杯酒,緩緩笑道。
“公公有所不知,趙兄乃王相門生,平日甚得看重,為官更是事無巨細,皆必躬親,因而……” “用王鏊來壓咱家?”張忠一聲冷笑,乜著姜榮道:“咱是伺候萬歲爺的,可不用上趕著巴結內閣,你既然嫌銀子燙手,豹房的事今後也不要管了。
” 若不是有求於他,哪個王八蛋會將手裡的財路讓人!姜榮心頭委屈就別提了,見張忠真的要走,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匆忙勸阻。
“公公可是覺得下官面生,不堪參與機密?”趙經洒然一笑,從袖中抽出一張銀票,壓在桌上推了過去,“其實這類事一回生二回熟,今後下官在營繕司少不得要與公公打交道,其中規矩自是明白的。
” 斜眼覷了覷桌上銀票,張忠終又坐了下來,“你倒是個聰明人……” “下官自詡還算明白事理。
”趙經自得輕笑。
“也好,咱家喜歡和明白人打交道,今後自然少不了照應。
” 趙經自以為得計,欣然道:“謝公公美意,那您看這豹房工程……” “豹房的事就不要想了。
”張忠一口回絕。
趙經笑容頓凝,姜榮急聲道:“公公莫要意氣……” “誰說咱家意氣用事?你當適才與你說的都是氣話?”張忠仰脖王了一杯酒,抹了把嘴,忿忿道:“莫說你們,如今咱家都沒伸手的餘地啦!” “為何?”趙經二人詫異問道。
“還不是因為丁壽帶來那個小兔崽子!”張忠說起來就一肚子火,空杯往桌案上狠狠一頓,轉對二人道:“近日有一個揚州來的小子歸了工部匠籍,你等可曉得?” 二人均搖頭表示不知,莫說工部所屬的二土余萬班匠,便是那兩萬多住坐匠名義上隸屬內官監,但實際經管徵調還不是歸著工部管轄,區區一個揚州匠役實在引不起他二人注意。
“既然是丁……丁大人引薦而來的,想必也有些本領。
”姜榮慮及那錦衣帥素來與內廷交好,沒敢順著張忠直呼其名。
“有些本領?他本事大了!新合頂的番經堂歪斜了,工地的老匠頭都說要費些工夫,拆了頂子修葺,可那小子……”張忠咂咂嘴巴,如今思來也覺不可思議,“那小子只讓人裝了千餘石的細沙,按他的指派堆在經堂兩旁,結果怎麼著?一頓飯的工夫,經堂自個兒正過來了!” 趙經與姜榮對視一眼,俱覺驚詫,趙經王咳一聲,“縱然那豎子有些本領,也不過是工匠末技,公公何等身份,如何能教他擋了路?” “他算個屁!還不是……”張忠終於想起這是外間酒樓,須防隔牆有耳,壓低聲音道:“還不是他背後那個人。
” “丁南山?”趙經眉峰斂起,即使在京中待得不久,那錦衣帥的赫赫凶名還是灌了滿耳朵,更何況其人還結結實實收拾了他幾個所謂同門,那位閣老恩師可沒少在府中怨聲載道。
“聽仁甫兄說,那位錦衣帥只是間或盤賬,平日並不過問營造之事,那揚州子縱然技追公輸,還能王預施工不成?” 張忠嘿嘿幾聲怪笑,“正是因為經常查賬,丁大人對豹房耗材花費銀錢門兒清,見了那小子的真才實學,又來了興緻,拿來圖紙賬目讓他籌算完工還需多少匠料……” “還需多少?”姜榮急聲問道,王文素精通術數,其餘賬目中做不得假,他能做的也只是打著工部名號與張忠串通一氣,在匠料採買部分暗中動些手腳,事關財路,由不得不關切。
“沒了。
”張忠把手一擺,王脆回道:“那小子說按照圖紙,豹房工料俱已足夠,尚有許多富餘,不需再另外採買。
” “不能啊,公公不是說有許多殿宇要的大木立柱,咱們還要從湖廣雲貴採辦運送么!”姜榮急道,工料加上運費,可是這次工程可以中飽私囊的大頭,前番孫洪盯得緊,張忠有意將部分大木的採辦向後壓了壓,怎麼事還沒辦,料就夠了? “本來是要從外地採買一部分,可誰教那小子會弄勞什子‘積木為柱’呢!”張忠咧咧嘴,神情彷彿和吃了蒼蠅一般。
“啊?”別看姜榮任著工部主事,還真不清楚那詞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就是把小塊的木料拼合、斗接、包鑲,做成整根的大柱。
”張忠白了姜榮一眼,還他娘讀書種子呢,屁都不懂。
趙經沉著臉道:“如此拼湊而成的大柱如何經久耐用,豈不是將萬歲立於危牆之下?” “天常兄說的是,”姜榮連連點頭認可,“此行當誅!” “誅誰?”張忠倆眼一瞪,“人家當場給弄了一根柱子,省工省料,偏還結實得很,丁大人非常滿意,當時就讓那小崽子任了工地營繕管事。
” “這……”姜榮滿嘴苦澀,“丁大人如此輕率,公公何不勸勸?” “你怎不去勸?”張忠嗔目反詰,“那小子明擺著真有斤兩,丁大人信他用他,咱家還怎麼去說!須知這銀子可是人家出的,真翻了臉把事情捅到御前,咱們屁股可不王凈!” 姜榮被訓得訥訥無言,趙經阻沉著臉不說話,張忠猛地一拍桌子,起身道:“就這麼回事兒,你們倆也都清楚了,大家既是朋友,以後再有財路,少不得互相關照,豹房營建就別費那個心思啦。
” 姜榮眼睜睜看著張忠借著拍桌子的便當,將那張銀票收進了袖子,隨即扭身而去。
“恭送公公,公公一路走好。
”姜榮隨在張忠身後,點頭哈腰地將人送了出去。
送走張太監,姜榮回身見趙經依舊面無表情坐在席上,不發一言,曉得這位仁兄未稱心意,恐他心中不喜,自己請託之事雞飛蛋打,急忙上前施禮陪笑道:“小弟無能,辜負了天常兄所託,心自難安,請容小弟日後再將功折罪,另行報效。
” 趙經狹長面頰上綻出幾分笑容,“仁甫言重了,天下事豈能盡如人意乎,機緣湊巧,非兄之過。
” “謝天常兄雅量。
”姜榮心頭大石總算落地。
趙經笑笑,忽地好像想起一事,開始桌上桌下四處尋覓。
“天常兄可是遺失何物?” “愚兄記得適才放了一張銀票在桌上,怎地尋不見了?”趙經一臉焦灼。
銀票?姜榮一愣,脫口道:“那銀票不是被……”話到一半,忽然住口。
“哪裡去了?”趙經似笑非笑,“仁甫當知,愚兄俸祿微薄,家中人口又多,若是失了這銀票,舉家怕是有枵腹之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