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101節

丁壽歪頭看著神家小子不說話,神周被他瞧得心底惴惴,暗道自己適才是否過於操切。
“神總戎還想鎮守邊鎮?” “倘若不成,在都督府內尋一僉書閑職也好。
”神周一臉期盼,眼巴巴望著丁壽。
“得嘞,這事包在我身上了。
”丁壽振衣而起。
************“左軍都督府右都督神英授鉞四鎮,年高德劭,親冒矢石,屢建奇功,賞未足以酬勞,臣請陛下恩准封其為伯爵,以慰臣心,彰其劬勞。
” 金殿之上,丁壽侃侃而談,震驚四座。
大明朝以軍功授爵不假,但大都是戰後敘功所封,神英老傢伙一大把年紀了,突然把以前陳芝麻爛穀子的功勞都拿出來說事要封爵,沒見過你小子這麼玩的! 這是嗆行啊,劉宇是第一個火上房的,縱然神英有功,但武選考功合該兵部差事,輪得到你丁南山上躥下跳么,這要是讓你辦成了,今後誰還踏進兵部的門檻啊,不都圍著你轉了! “陛下,神英所陳邊鎮舊功,年遠無考且多移勘未報,實難為憑。
” “勘報不及乃撫按之罪,豈能淹沒有功將士,劉大人昔年也曾巡撫大同,該明了其中關節所在。
”丁壽笑道。
“你……”劉宇看見丁壽就來氣,自打上那個《武舉條格》,朝中文官看他的眼神就不對勁,武舉會試以後賜會武宴,跨馬遊街,擢陞官職,豈不和進士恩榮宴一般了,那些武人得此恩寵,右班聲勢定然大興,絕非文官幸事,他們哪知劉至大也是趕鴨子上架,被逼無奈,只當這老小子為了投皇帝所好,連文臣底線都不要了。
劉部堂揎拳捋袖,動手是肯定不敢,先啐這小子一臉再說。
“吏部,此事如何看?”小皇帝看底下人吵架就覺頭疼,適時阻止。
吏部尚書許進左顧右看,望望面無表情的劉瑾,又瞧瞧嘻皮笑臉的丁壽,瞥了一眼滿面怒氣的劉宇,掃視一眾文武同僚,一時拿不定個主意。
“啟奏陛下,神英韜韞將略,在邊將中誠不易得,然官至都督亦武臣之極,至於剖符錫封之事……臣以為宜詳慎為之。
” 說了一圈不等於白說么,朱厚照這個膩歪,一拍御案道:“下廷臣會議,拿個章程出來。
” ************“緹帥,適才朝上老夫並無為難之意,實是不明內情,請緹帥勿怪。
” 散了朝會,許進老大人便忙不迭追著丁壽解釋。
“部堂言重了,您據實而奏,理所應當,在下怎敢介懷。
”丁壽笑眯眯地與許老頭應酬。
“那就好,那就好。
”許進擦擦汗,這種朝中新貴還是不要輕易開罪的好。
劉宇從二人身邊經過,不屑地哼了一聲。
“劉部堂留步。
”丁壽撇下許進,快步追了上來。
“緹帥有何指教,若為方才朝上之事,老夫可無禮可賠。
”劉宇看丁壽是滿臉不順眼。
“那都是小事,部堂不要在意,只是有一事通報您老一聲。
”丁壽不以為意。
“何事?” “敝屬錢寧日前帶人去了大同,將給事中胡玥、御史王鑒下了鎮撫司大獄。
”丁壽雲淡風輕回道。
劉宇臉色一變,“他二人所犯何罪?” “其實也沒什麼大事,你老曉得在下最近奉旨在忙著清查邊儲,以前某位大同巡撫在任上耗費錢糧過多,這兩人身為科道言官,不行職屬糾劾之責,反為之掩飾,實乃知法犯法……喲,部堂,您臉色不太好,可是有何不適?” 第四百六土四章 劉太監革罷例銀丁南山廣捨善財“只說保留原職即可,何以還要另生枝節,談什麼敘功封爵啊!”神周急得在丁府花廳內來迴轉圈,如碎嘴婆婆般叨叨不停。
“區區小事,少將軍不必言謝。
”丁壽若無其事地呷了一口茶,緩緩言道。
你哪句話聽出小爺要謝你來著!神周氣不打一處來,感覺老爺子此番囑託自己進京送禮,純粹是把銀子扔到了水裡,這位爺就是個無事生非的攪屎棍子,好事都能搞砸咯。
“緹帥,其實家父只想繼續為國戍邊,並不計較什麼爵祿浮名……”甭管心裡多窩火,神周盡量擠出幾分笑容。
丁壽‘哦’了一聲,“無妨,待陛下下詔授爵時總戎請辭不受即是。
” 真能下詔誰他娘還會去辭啊,神周真想掐死裝傻充楞的丁壽,苦著臉道:“廷臣會議,萬一事有不遂,家父的老臉往哪裡去擱!” 丁壽自得一笑,“少將軍不必憂心,參與廷議的人可多了,在五府都督和六部那些卿貳官眼裡,丁某還是有些排面的。
” “可是……”朝上境況神周也曾聽聞一些,憂心忡忡道:“此事關鍵還在兵部,劉部堂那裡……” “劉至大?”丁壽咧嘴一樂,“而今他自顧不暇,可比你還要愁煩呢……” ************“怎麼辦!怎麼辦!”此時的兵部尚書劉宇還真是坐困愁城,焦灼萬分。
“部堂何事煩心?”楊廷儀看著坐在那裡一派愁雲慘淡,長吁短嘆的上司,滿是疑慮。
劉宇喟然道:“你還不知,丁南山那小兒將給事中胡玥與御史王鑒俱下了詔獄。
” 楊廷儀聞言悚然一驚,“因何罪名?” “掩罪瀆職。
” 作為劉宇心腹,楊廷儀深知老上司任官履歷,倒抽一口冷氣問道:“可是部堂大同任上出了紕漏?” “老夫現在憂心的便是這個,當年大同府藏虧空甚多,那二人也都知情,如今科道查盤錢糧,錦衣衛奉旨會勘,觀丁南山之意,似要牽連老夫當年任內之事,”劉宇悵然一嘆,懊惱道:“早知如此,真不該冒領那丁南山的功勞,引得他如今挾私報復!” 楊廷儀唇角微微一挑,轉瞬面色如常,輕笑道:“部堂何必勞神煩憂,您老乃劉公公貼心之人,這查盤之事究是內相制衡手段,查誰也不會查到部堂您的頭上。
” 劉宇聽了這話愁眉稍解,心情舒緩許多,“話雖如此,但那錦衣衛慣常遇事生風,丁南山行事更不可依常理度之,萬一他記恨前事……” “縱然丁南山不分輕重一心生事,劉公公又豈能置之不理,眼看禍起蕭牆呢,況且那大同府藏虛耗,又非部堂一人任上之過,只要上表陳明,將己身摘個王凈,劉公公順水推舟,想來這事情也便一筆揭過了。
” 楊廷儀一番開解,劉宇心中頓時豁然開朗,哈哈大笑道:“正夫果真有子房之才,老夫心亂如麻,一時竟失了方寸,教正夫見笑。
” 楊廷儀謙卑一禮,連稱不敢,“部堂所思所慮皆兵戎大略,自難細忖些許小事,下官愚者千慮,偶有一得,萬萬不敢與部堂作比。
” 居功不自傲,把面子裡子都留給了上司,這樣的部下誰不喜歡,劉宇捋須笑道:“正夫之勞,老夫一一記在心底,來日必有相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