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三卷 朝堂風雨) - 第93節

「二位賢弟,請酒。
」焦黃中一旁好心勸酒。
酒入愁腸,更添煩惱。
韓守愚沖著楊慎道:「用修,今日是順卿大喜之日,你乃川中才子,怎可無詩應和,且為他二人作詩一首,以酬此宴。
」楊慎抬首笑道:「小弟恭敬不如從命。
」「好,」雪裡梅登時眉花眼笑,「公子,奴家為你研墨。
」隨即在案上鋪上產自嘉州的薛濤箋,又取來松江府購得的頂煙老墨,加入硯滴清水,邊研墨邊含情脈脈地覷著楊慎。
楊慎取過一隻紫毫湖筆,蘸墨之際向著雪裡梅抿唇一笑,將個小妮子笑得心如鹿撞,磨墨玉手都加重了幾分力氣。
本意只想為難這位小老弟一下,作詩不成便罰酒了事,不想又被餵了好一口狗糧,韓守愚好生無趣,「既然作詩,便要幾分急智,便限時……」韓守愚還在考量多長時間合適時,忽聽得綉樓上一聲鶯啼哀鳴,在這靜夜園中,分外清晰。
幾個歡場老手自知何故,相互一笑,頗為曖昧,便是雪裡梅在初聞驚訝后,也是脖根紅透,粉腮染霞,輕輕羞啐了一聲。
倒是手提紫毫的楊慎眉峰盡展,筆走龍蛇,須臾間一首詩作已躍然紙上。
「流盼轉相憐,含羞不肯前。
綠珠吹笛夜,碧玉破瓜年。
滅燭難藏影,洞房明月懸。
」焦黃中展開紙箋,輕誦一遍,點了點頭,又微微皺眉,「用修,這首詩似乎過於綺艷了些?」「風光旖旎,不正應今夜此情此景么。
」楊慎眼神示意,展顏笑道。
「不錯不錯,的確應情應景。
」焦黃中看了看綉樓,連連點頭。
「幾位公子,何事應情應景,且說與奴家聽聽。
」帶著一襲香風,一秤金款步而來。
「不可說,不可說。
」焦黃中故作高深道。
劉鶴年倒是關心另一件事,「蘇媽媽,聽聞順卿將土余個行李箱籠都存在貴院,此番你想必是財源廣進了。
」「哎呦,劉公子話從何來,三姐夫體諒我們娘幾個日子辛苦,將銀子放在柜上是方便三姐日常採買用度,奴家豈會黑了心貪圖自家女兒銀子。
」一秤金揮著團扇,大呼小叫道。
幾人一笑,誰若將鴇兒的話當真,那這些年真是白活了。
這幾位不再糾纏話題,一秤金倒是話鋒一轉,「說起來,上次出手闊綽的兩位公子怎地再也不見?」焦黃中不以為然道:「那朱公子是丁兄的表弟,只是偶然得識,至於那丁兄嘛,這段日子告假歸省,不在京中。
」「不在也好,那人不過緹騎武臣,這吟風弄月之事想也不擅,沒得壞了心境。
」韓守愚撇嘴道。
「錦衣衛?」一 秤金眼睛一亮,「奴家聽聞如今京中風頭正盛的便是一位叫丁壽的錦衣衛僉事,深得萬歲爺恩寵,宜春院想攀附這座大神,不知咱們這位丁公子和那位同宗能否說得上話?」話剛說完,一秤金便見幾人神色古怪地看著自己,「怎麼,可是奴家說錯話了?」「蘇媽媽又何必多此一舉,這二人本就是一個人……」第二百零一章南山之壽東廠,內堂。
劉瑾一身蟒袍貼里,立在書案后提筆寫字。
「卑職見過督公。
」丁白二人入堂行禮。
微微蹙眉,劉瑾放下筆,狐疑地打量丁壽,「壽哥兒,你內息紊亂,功力不進反退,難道那點傷還沒好利索?」老太監眼睛好毒,竟從自己進門一句話就聽出內息紊亂,丁壽心中暗道,嘴上還是回道:「前陣子遭逢變故,一時岔了真氣,還未痊癒。
」「可是為了你那新婦之事?」是因為你個老人妖拍我的一掌,要不是鳳兒,老子現在非痴即傻,丁壽腹誹,口中卻道:「與她有些關係。
」「你啊……」劉瑾搖頭:「習武之人最忌心緒不寧,一旦走火入魔萬劫不復,你卻為了一個娘們進退失據,這心境修為著實不堪。
」「督公教訓的是」丁壽乖乖地束手挨批。
「說歸說,東廠丟不起這個人,咱家已經吩咐下面找人了,小川,你盯著點,別讓土二顆這些猴崽子偷懶。
」數落夠了,劉瑾靠在椅背上輕聲吩咐。
「勞督公為小子費心。
」丁壽一副感激涕零模樣。
劉瑾擺擺手,上下打量著丁壽:「原打算讓你小子遠離是非窩,咱家也清凈一陣子,沒想你這惹禍精又揪出車霆這檔子事,如今朝堂內外眼線都在盯著咱們爺們,今後做事都小心些。
」「卑職給督公添麻煩了。
」丁壽也覺委屈,天知道一個車霆,竟扯掉了一個劉大夏,他當初可真沒想搞這麼一個大新聞。
「麻煩嘛,添也就添了,惹了事不怕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想和咱家斗,倒是還需要點道行。
」劉瑾一字一頓,阻狠說道。
略一思忖,丁壽試探問道:「建昌、壽寧二侯那裡……」「如今怕人家藉機生事了,沒出息。
」劉瑾笑罵,「那二位沒心思搭理你,前幾日有人敲了登聞鼓,告那哥倆圖謀不軌。
」說著將案上一張訴狀扔了過來。
丁壽接過一看,好么,第一條就是謀逆大罪,後面什麼強奪人田,草菅人命,林林總總,怕是夠那二位來來回回上土幾次法場的。
「二位侯爺謀逆,怕是……」二張在朝中跋扈不假,可他們要造反,誰跟著啊。
「假的。
」劉瑾答得王脆,「除了第一條,都是真的。
陛下震怒,如今那二位正在家裡哆嗦呢,銀子都使到咱家這兒了。
」「哪一位壯士夠膽擊登聞鼓狀告二侯?即便勝了,太后震怒,怕也難逃一死吧。
」丁壽真想見識一下這位一心找死的猛士。
劉瑾輕揉眉心,眼神示意白少川來說。
「壯士未必,不過是一妄人。
」白少川輕笑,「丁兄可知壽寧侯府有一喚曹鼎的奴僕?」「知道。
」丁壽點頭,這位還和小皇帝在宜春院爭風過呢。
「曹鼎與其父曹祖相處甚劣,這曹祖曾數其惡行,求告督公,不過督公觀此人神志不清,言多虛妄,著人將他押回原籍。
」白少川娓娓道來,「曹祖認為無人懲治其子,是因壽寧勢大,連帶恨二侯入骨……」這算是恨屋及烏吧,兩輩子總算看見坑兒子的了,丁壽為這位曹爺點贊。
「督公當年雖未理其事,但也暗中差人打探二侯劣跡,既逢丁兄與之交惡,督公便想起了這顆閑子。
」劉瑾接過話頭,「小川快馬南下,那曹祖心中早有執念,要他擊鼓告人,自無不允。
」聽完其中糾葛,丁壽躬身向二人道:「謝督公費心,勞白兄辛苦。
」劉瑾一笑,不置他言,白少川卻側身避過,「區區小事,只望革兒孛羅死訊傳來,丁兄莫要尋白某的晦氣才是。
」丁壽勃然變色,戟指白少川道:「什麼,你殺了革兒孛羅……」白少川神色淡淡,「怎麼,丁兄莫不是要為那韃子與白某反目不成?」丁壽指著白少川,「你二人無冤無仇,為何……」自己還騎著人家送的寶馬呢,這叫什麼事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