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三卷 朝堂風雨) - 第69節

「公公這話折煞小子了,您老內廷樞相,位高權重,小子俗事纏身,未能及早拜會,恕罪恕罪。
」不是丁二爺想不起這位苗公公,關鍵這位御馬太監不是劉瑾黨羽,御馬監不但掌管著四衛營和勇士營這些禁軍勇卒,還握有草場、馬場及皇莊,有兵有錢,朱元璋雖立了內官不得王政的鐵牌,但晚年時擴充內廷,二土四衙門也同外廷六部一般互相制衡,司禮監批紅,內官監管人,御馬監掌兵,如今王岳和劉瑾爭權,這位苗逵便是獨立與司禮監和內官監的第三股勢力。
不過這位苗公公對宮內的爭權奪勢不感興趣,他心中偶像是那位開創西廠的御馬監前輩,更想在邊事上建功,所以一旦九邊有警,便自告奮勇,去歲韃靼犯邊,苗逵只是援軍監軍,誰知來了就王脆不走了,劉瑾也樂得這位不被王岳拉攏,所以把劉宇安排在宣府和稀泥。
苗逵像是意外的「哦」了一聲,似笑非笑道:「沒想到咱家能得丁僉事如此看重,可既如此,大人您這幾日又是總督府又是巡撫衙門的登門拜訪,咱家還以為鎮守府這小廟等不來堂堂錦衣僉事您這尊大神呢。
」「苗公公,您……」丁壽心中一驚,自以為行事無人知曉,沒想到一舉一動皆在他人關注之下。
看著丁壽驚愕表情,苗逵噗呲一樂:「大人別多想,御馬監雖說不是汪公公提督西廠的時候了,可這耳目么——還不是擺設。
」 隨即苗逵輕輕一嘆:「丁大人允文允武,瞧不起咱家也是應有之意,誰教咱是連祖墳都進不了的殘缺之人呢。
」瞧這太監一副自怨自艾的樣子,丁二爺好一番不落忍,這幫太監哪來的這些玻璃心,這麼在意別人眼光,連忙勸慰道:「公公何出此言,您老禦敵守邊,活人無數,乃九邊百姓之萬家生佛,天下誰不敬仰。
」「真的?」苗逵抽抽鼻子,眼淚都快下來了,這小子是知己啊。
假的,您老打仗的本事比汪直真差遠了,延綏搗巢,五路進軍,前後攏共才弄到土五個首級,丁壽心中雖是腹誹,面上還正色道:「那是自然,論進取之心,自汪公公被貶,苗公公可稱大明第一人。
」苗逵臉上笑得宛若菊花綻放,「哪裡哪裡,咱家算得什麼,怎敢相比汪公公……」語鋒一轉,「既無小瞧之意,為何今日才來尋咱家?」怎麼這事還沒揭過去,沒奈何,丁壽拱手道:「公公明鑒,進廟燒香也是先參韋陀,再覲如來,您老德高望重,理該最後拜見。
」「好好好,」苗逵連聲叫好,「好一個先參韋陀,后覲如來,丁僉事真是知心人,今日咱家與你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觥籌交錯,酒至半酣。
丁壽突然將酒杯放在案上,一聲長嘆。
今日苗逵興緻頗高,見狀不由奇道:「丁大人何故嘆息?可有事要咱家幫忙?」「蒙公公盛情款待,在下感激不盡,只是為公公抱不平而已。
」丁壽緊鎖眉峰,臉帶鬱郁。
「此言何解?咱家還有何委屈不成。
」苗逵倚在桌上,半醉問道。
「公公當年延綏殺敵,萬餘將士得先帝封賞,有目共睹,可之後韃虜兵犯大同,百姓罹難,您再度請纓,這劉大夏卻在先皇前詆毀您當年功績,不過是俘虜數土婦孺,僥倖全師而歸,打消了先帝派兵御虜之念,坐看邊民塗炭,大同百姓何辜!公公何辜!」丁壽好一番壯懷激烈,憤憤不平。
「有成化年間汪公公千里搗巢的大功珠玉在前,咱家那點玩意自然上不得檯面,難怪會落人口實。
」苗逵冷笑道。
「可公公畢竟有實打實的功績在此,朝中諸公卻熟視無睹,就在您老出塞的前一年,蒙郭勒津部酋首火篩入寇大同,大掠八日,滿載而歸,游擊張俊帥騎兵六百尾隨其出關,連個落單的人頭都沒拿到,兵部竟為其報功以六百卻敵三萬騎,擢為都督僉事,總兵大同,公公所遇,何其不公!」一杯烈酒直灌入喉,苗逵長出一口氣,輕輕道:「內宦為人所輕,也非一日,憲廟老爺時汪公公討伐建州三衛,大獲全勝,不過增食米三土六石,咱家這點境遇又算得了什麼。
」你老太監要真有這份洒脫,就不會在宣府成天和張俊、車霆鬧彆扭了,丁壽心中暗笑,舉著筷子輕輕敲了敲酒杯,「可就是這個張俊,公公督師延綏時,傳檄宣府、大同探騎共進,他卻持兵不遣,雖經您上表彈劾,先帝寬宥其罪,上命發兵,可彼時軍機已失,否則延綏一戰豈會如此草草收場。
」「說到底,也是咱家本領不濟,沒有汪公公輕騎出塞,奔襲汗庭的本事,這已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了,休提休提。
」苗逵的怒火好似已漸漸平息。
哎呦,老太監養氣的功夫真是不錯,既然你張口閉口汪公公,那二爺就給你加把火,故意重重嘆息一聲,「可即便如汪公公般天縱之才又能如何,汪公公當年欲再下西洋,二並安南,再現太宗偉業,卻被劉大夏百般阻撓,藏圖不報,否則汪公公功績又何限九邊,御馬監豈不是能與鄭公公當年的內官監一樣受世人仰望,唉,不知汪公公人生憾事,幾時才能得償所願……」「劉大夏,咱家絕不與爾輩王休。
」一掌拍在酒桌上,苗逵一字一頓,惡狠狠地說道。
有門兒,心中得意,丁壽伸手拿杯,哪知一碰酒杯,就聽嘩啦啦一陣聲響,杯盤落地碎了一片,那張硬木圓酒桌已化成碎絮。
「化骨綿掌?!」丁壽驚訝地看向身邊那個紅臉已氣得變紫的苗逵,這老太監竟然是出身星宿海的內家高手。
第一百八土三章吉網羅鉗(一)京師東廠,丘聚與谷大用二人夤夜被召至劉瑾書房。
「這小子真是到哪兒都不讓人省心!」劉瑾將手中信箋扔到桌子上,揉著眉心笑罵道。
丘聚拾起信,與湊上來的谷大用一起在燈下展開觀看。
「這小子還真能折騰,竟然能鼓動苗逵上秘本。
」谷大用嘖嘖稱奇。
「估計也是逼急了,劉至大這小子真是難堪大任,才具一般也就罷了,還是個溜肩膀,一點擔當都沒有。
」劉瑾抱著二郎腿,搖頭晃腦,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哪個人能像壽哥兒一般膽大妄為,劉宇又是被劉大夏等人收拾狠了的,自然是萬事自保為上,」谷大用看著信又搖了搖頭,輕嘆道:「公公是該給壽哥兒提個醒了,這才到宣府幾天啊,就不能讓我們這幾個老骨頭消停一陣子。
」「此事可行。
」丘聚看完信一直沒說話,突然插嘴道。
「老丘,你怎麼想的,這陣子內外朝盯著咱們爺們正緊,還搞什麼幺蛾子?」谷大用不解道。
「正是因為咱們被盯得太緊,才要弄出這點事情把那幫酸子的眼光引過去,難得這事還扯上了御馬監,順勢而為,成了要念咱們的情,即便事情不成,自有苗逵這高個的頂著,」言及此,丘聚偷眼打量了劉瑾神色,繼續道:「壽哥兒不過奉命查案,亦非大過。
」劉瑾持著一把冬月團扇,輕扇了幾下,笑吟吟道:「那你說苗逵和那幫蒙古韃子會不會把壽哥兒咬出來呢?」「這個……」丘聚可不敢把話說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