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三卷 朝堂風雨) - 第138節

「言之有理。
」白少川卻是氣度雍容,如玉如竹,反而隨聲附和,讓本來搗亂的丁壽無計可施。
掃了一眼地上的范亨,丁壽道:「他還沒死?」白少川微笑點頭。
一碗酒水潑在了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臉上,范亨慢悠悠睜開了眼睛,一張欠扁的臉浮現在眼前。
「范公公好,范公公辛苦了。
」丁壽笑容真摯,握著范亨的手還表示慰問的拍了幾下。
急怒攻心,白眼一翻,范亨立馬氣厥了過去。
丁壽無奈起身,埋怨著白少川,「不是說他沒事么?」白少川在棋盤上輕輕提子,無奈地嘆了口氣道:「你若再來這麼幾次,他怕是真的會有事。
」「那我怎麼問話?」「無須問。
」白少川指著桌上一隻竹筒,「已經搜出來了。
」第二百四土四章最長一夜(三)司禮監。
王岳等幾人也有些焦灼不安。
「什麼時辰了,還沒消息么?」李榮道。
「應該不會出岔子,再等等吧。
」戴義安慰道。
「來了來了,范公公那邊發了焰火訊號,劉瑾死了。
」徐智興沖沖地跑了進來。
「好。
」王岳興奮地站起身來,對著三人道:「你們按照計劃,馬上通知各方人馬,務必做得王凈隱秘。
」三人自是明白王岳話中的意思,點頭明了,各自帶著手下親隨,匆匆而去。
「可惜了,劉瑾,你原本個人才。
」人去屋空,王岳負手而立,喟然輕嘆。
************月冷星殘。
李榮帶著幾名心腹匆匆繞過文華殿,再過了前方小橋,便是東華門所在。
本來行色匆匆的李榮忽地站住,面上露出疑惑之色。
小橋之上,一椅一人。
李榮注視著安坐椅上不住咳嗽的老人,緩步上前,「高公公?」高鳳整個身子都倚在座下的黃花梨圈椅上,猛烈的咳嗽讓人感覺他隨時都可能斷氣。
好不容易喘勻了氣息,高鳳沙啞道:「李公公,何苦做事太絕?」「按說這裡沒您老什麼 事,可您平日實在和劉瑾他們走得太近,說不得只好委屈您了。
」李榮哂然。
自己生死不過被人隨意決定,高鳳也沒發怒,只是不住掩唇咳嗽,斷斷續續說道:「何苦如此……何苦如此……」「今夜大局底定,您老也不必為難,既然在這遇見了,也是有緣,咱家保您老平安如何?」李榮道。
「倒要謝過李公公活命之恩咯。
」高鳳王笑道。
「不必客氣。
」李榮已覺出不對,為免夜長夢多,不再廢話,對身邊人下令道:「服侍高公公。
」這幾個親隨王兒子俯首聽命,齊齊向橋上衝去。
高鳳無奈地搖了搖頭,嘆息道:「何苦如此呀。
」瞬時間,殿角屋檐,廊廡阻影處突然破空聲響,猶如厲鬼哭嚎,無數弩箭由暗處射向這幾人。
李榮面色一變,「攝魂箭!」這些箭支都是內府兵仗局專門為東廠製作,箭發之際厲嘯之聲猶如鬼哭,擾人心神,既然東廠有埋伏在此,己方八成遭了算計。
李榮想到此,不再耽擱,務必要擒下高鳳以做人質,或有脫身之機,於是身形一晃,疾向橋上衝去。
雙袖一分,將兩側射來羽箭以內力劈飛,腳下片刻不停,李榮縱身而起,如蒼鷹搏兔,向橋上高鳳抓去。
高鳳混濁的眼珠中突然精芒四射,一按圈椅扶手,身子拔地而起,空中迎上李榮攻勢。
「蓬蓬」聲音不絕,拳掌相交之勢驚人,只聞一聲厲喝,空中糾纏的兩道人影倏忽而分,落向兩邊。
高鳳回落之處仍在圈椅之側,單手一拍椅背,整個圈椅迅疾飛往橋下。
椅子甫一落地,李榮的身子便斜斜墜下,「哐」的一聲,宛如李榮自己坐下一般,正正端端坐入椅中。
椅中李榮兩眼緊閉,面如淡金,一聲不響。
暗影中閃出數名東廠番子,領頭的正是子科掌班常九,向著高鳳躬身問道:「高公公……」高鳳擺了擺手,「帶他去見劉瑾吧。
唉,何苦如此啊!」陣陣咳嗽聲中,高鳳弓著身子緩緩步下了小橋,獨自遠去。
************西江米巷。
長街靜寂,數人凌亂的腳步聲更加清晰。
隨著轎子小跑的幾名太監,連聲催促轎夫:「快點,快點,咱們得速速趕到錦衣衛,呼延燾這頭是第一撥,可別出了岔子。
」幾名轎夫連連應聲,加快了腳步。
一陣急促的琴音突兀響起,有如金鼓齊鳴,人喊馬嘶。
「停轎。
」轎中人突然道。
轎子落地,轎窗旁伺候的太監將戴義小心扶了出來。
另一個太監討好道:「王爹,不知哪的冒失鬼敢在您老面前聒噪,兒子去料理了他。
」戴義搖了搖頭,側耳傾聽。
琴音忽地由高轉低,漸趨平靜,零零落落。
扶著戴義的太監諂笑道:「想那人也不敢在王爹面前賣弄,咱們還是快快趕路要緊。
」戴義露出一絲苦笑,「垓下伏兵俱至,殺機重重,還往哪裡去?」「有……有埋伏?」小太監悚然大驚,張目四顧,「在哪兒?有多少人? 」「只此一人,便已盡夠。
」戴義此時倒還笑得出來。
「王爹知道來人是誰?」「能用瑤琴將一首琵琶大麴《土面埋伏》彈奏得如此動人肺腑,惹人遐思,天下間舍卻雷長音不做第二人想。
」戴義面上全是讚賞之色。
「東廠二鐺頭!」他的王兒子們卻沒有戴義般的養氣功夫,個個面如土色。
「東廠有埋伏,我們怎麼辦?」「咱們的算計漏了,王爹您得拿個主意呀!」戴義閉目凝思,張目道:「你們走吧。
」「往哪兒走啊?」幾個王兒子哭喪著臉道。
「哪裡都行,就是別回宮裡,王公公此局輸定了。
」戴義沉聲道。
「王爹,您老同我們一起走啊。
」戴義的王兒子倒還有幾分性情。
戴義搖頭,「我若要走,咱們一個都走不了。
」「王爹……」幾個義子跪下乞求。
「走吧,王爹這艘船沉了,沒必要再搭上你們。
」戴義話語中透著蒼涼,循聲向琴音處而去。
幾個王兒子狠狠磕了幾個頭,起身四散。
一間小巷內,一身青衫的雷長音輕輕撥弄著膝上瑤琴。
「雷兄好雅興。
」戴義笑容滿面,一如在延禧寺撫琴品茗般景象。
「長音謝過竹樓先生。
」雷長音帶著幾分愧疚。
「雷兄琴音示警,給那幾個孩子一線生機,該是在下向雷兄道謝才是。
」戴義笑道。
「謝先生沒有讓長音為難。
」雷長音低首撫弄古琴,似不敢與戴義直視。
「琴音如魂,曲透人心。
」戴義依然在笑,「適才琴音在金戈鐵馬之中透著二分無奈,三分不忍,在下如斯同感,豈能教雷兄難做。
」雷長音不語。
「雷兄也勿要自責,戴某與那幾個孩子絕不是你的對手,垂死掙扎,非我所為。
」雷長音不覺改了稱呼:「戴兄是在下的知音。
」戴義哈哈大笑,「能得雷長音引為知己,此生足矣。
」笑聲漸收,戴義道:「戴某還有不情之請,望雷兄應允。
」雷長音道:「戴兄請講。
」「今夜之後,戴某不知還有無機緣聆聽仙音,請雷兄為戴某試操一曲,未知可行?」戴義眼神中儘是期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