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三卷 朝堂風雨) - 第103節

摺扇挑開紗衣,陷入深邃香峰,丁壽似笑非笑,道:「除非蘇媽媽這樣的美人肯屈身就教。
」「哦?」一秤金面上閃過一絲訝色,咯咯笑道:「不想奴家還有此等福氣,若是大人不嫌奴家年老貌丑,奴家暖席以待……」粉面微揚,鮮艷紅唇微微翹起,丁壽抿唇一笑,捏住一秤金雪白尖尖的下巴,俯身欲吻,忽然眼角突現一絲寒光。
摺扇輕揮,丁壽身子騰空而起,半空中腰身一擰,如同大鳥般掠出了院牆。
一秤金憤憤跺了跺繡鞋,「該死……」第二百一土章是敵是友月華如水,斯人獨立。
「月白風清,良辰美景,白兄不邀月同醉,來此何王?」丁壽緩步上前,輕輕說道。
白少川斂眉低目,輕笑道:「今時非比往常,丁兄一舉一動皆受人關注,芙蓉暖帳一時風流快活,平白授人以口實,殊為不智,是以白某提醒一二。
」「白兄這個提醒未免太有誠意了。
」丁壽伸出摺扇,扇尖上赫然夾著一枚銀針,在月光之下發出幽幽藍芒。
白少川不以為意,伸手取回銀針,悠然道:「倘若丁兄色令智昏,連這區區手段都不曾提防,那便取死有道,不足惜也。
」丁壽神色一凜,凝視白少川,白少川輕搖摺扇,神態自若。
「呀呀——」一隻落單烏鴉由樹梢飛起,打破了二人沉寂。
丁壽扭身就走。
「丁兄何往?」「回家睡覺,明日還要隨二鐺頭習琴,沒時間與你在人家房頂上絮叨。
」丁壽擺了擺手,由這家宅院的房脊上一躍而下。
白少川看著手中銀針,唇角輕勾,手腕一翻,那隻在梢頭盤旋的老鴰直直墜地,沒了聲息。
************丁府內的一間小屋。
「媽,這京城的宅子真大,比宣府強多了。
」蕊兒喜滋滋地捧出一盤糕點,送到美蓮面前,「這是長今小姐親手做的的藕粉桂糖糕,您嘗嘗。
」美蓮看了看盤中糕點,面無表情地問道:「好吃么?」蕊兒連連點頭:「好吃極了。
」「打你個沒出息的吃貨。
」美蓮抬手一個耳光將女兒打倒在地。
「媽——」,倒地的蕊兒捂著紅腫臉頰,委屈道:「女兒怎麼啦?」「一盤子糕點就讓人收買了去,再給你點好處是不是要把你娘我也賣了? 」美蓮憤憤道。
「女兒不敢。
」蕊兒連忙端正身子跪下,哀泣道:「以後女兒再也不要小姐給的東西了。
」「呸,什麼小姐,一個高麗小丫頭,不知給爺下了什麼迷魂湯,府里上下反倒拿她當個寶了。
」美蓮冷笑道:「一準兒是貽青那幾個狐媚子給支的招,看著就不是正經人家出來的。
」蕊兒囁喏不言,美蓮兀自不休,指著女兒罵道:「你也是個不爭氣的,早早就把身子給了爺,肚子里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女兒也不曉得,」蕊兒眼中含淚,委屈道:「不過女兒還年輕,總有機會的,娘別擔心。
」「不擔心?京城裡這些女人一個個被姓譚的婆娘整治得服服帖帖,那個高麗丫頭私底下是管她叫媽的,姓杜那兩個女人院子里又是丫鬟又是婆子的,明擺著也是受爺的寵,你肚子里若沒爺的骨血,咱娘倆怎麼在這大宅子里立足。
」美蓮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痛心疾首道。
看著女兒被訓得怯怯不敢說話,美蓮也失了興緻,冷笑一聲:「哼,老爺這麼大的家業,想獨霸了去……」雙手環抱胸前,緩緩道:「走著瞧!!」************弓弦衚衕,延禧寺。
二鐺頭雷長音性子恬淡,不喜喧鬧,平日並不住在東廠,而是在保大坊的寺廟內借住。
丁壽從做完早課的僧人處打聽到雷長音住處,便繞過雄偉的大雄寶殿,來至一處幽靜跨院,還未及近,便聽院中傳出一陣柔和悠揚的琴聲。
輕咦一聲,丁壽有些奇怪,拜後世精英教育的福,湊熱鬧也上過幾天古琴培訓班,當然如今除了幾首曲子其他也忘得差不多了,更沒有某小主琴放反了也能彈的本事,可這院中琴音明顯是二人合奏還是能覺察到的。
琴音倏止,雷長音的聲音響起,「一曲未完,竹樓先生何不盡興?」一個沙啞聲音回道:「貴客已至,怎好累人久候。
」「俗人旁聽,不想擾了二位雅興,罪何如之。
」丁壽轉過院牆,長揖施禮道。
定睛細看院中,翠柏之下,二人對坐,每人身前擺放著一具瑤琴,一個青衫文士正是二鐺頭雷長音,另一人寬袍緩帶,白面無須,卻是不識。
「琴聲不雅,貽笑大方,丁僉事見笑了。
」那位竹樓先生起身還禮道。
「閣下識得敝人?」丁壽奇道。
「丁僉事乃宮中常客,豈能不識。
」那人笑答:「咱家司禮監戴義,這廂有禮了。
」丁壽疑惑地看了雷長音一眼,奇怪他怎會和司禮監的人攪在一起。
「果然人中龍鳳,儀錶堂堂,難怪深得兩宮信重。
」戴義細細打量丁壽,笑道:「某觀大人印堂發亮,紅光滿面,近日必然青雲直上,官運亨通啊。
」「承公公貴言,若果有此日,定當擺酒答謝。
」丁壽沒當回事,隨口客套道。
戴義連聲說好,轉對雷長音道:「雷兄,琴已送到,戴某告辭了。
」雷長音欠身道:「謝過竹樓先生借琴之德。
」「你我之間何談謝字。
」戴義長笑一聲,出門而去。
「雷兄,這是……」丁壽開口欲問。
「雷某之琴向不假手於人,便請託竹樓先生割愛暫借。
」雷長音一指側邊案几上的一具古琴,道:「丁兄看可還滿意?」丁壽走上前去,見案几上是一具仲尼古琴,通體發小蛇腹間冰紋斷,古意盎然,手撥琴弦,琴音玲瓏清越,有金石之音。
「好琴。
」丁壽贊道,抬頭看向雷長音,「這是宋琴?」雷長音搖了搖頭,示意他翻過來看。
丁壽翻過琴身,見琴底龍池處墨書三行小楷,「大明弘治土一年,歲次戊午,奉旨鴻臚寺左寺丞萬脛中,制琴人惠祥斫制於武英殿。
命司禮太監戴義、御用監太監劉孝、潘德督造。
」「這琴是戴義督造的?」丁壽奇道,看不出這內宦之中還有如此雅士。
「憲廟多才,喜愛琴弈書畫,成化年間宮中貂璫不乏能詩善畫之人。
」雷長音撫須笑道:「不獨制琴,這幾行楷書也是竹樓先生所題。
」「哦?」丁壽細看這三行五分楷書,字體工整,婉麗飄逸,「好一手台閣體。
」丁壽贊道。
「正是,竹樓所書,已可與國朝沈自樂媲美。
」雷長音點頭道。
「督公可知你二人交往?」丁壽關心的是另一件事,東廠與司禮監多次鬥法,這二人如何自處。
「我二人以琴會友,不談其他,督公自是體會下情,不加王預。
」雷長音坦然道。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 樵,一客撫琴。
」既然劉瑾知情,丁壽又能說些什麼,「二位也算一段佳話。
」「丁兄言重了,後輩小子如何敢比效先賢。
」雷長音謙遜道,抬手延請丁壽入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