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修改版(第二卷 遼海見聞) - 第25節

尹昌年似乎早料到兩策不會被採納,端起茶盞緩緩飲了一口,道:「中策便是按照諸位方才議的,要挾燕山君陪我們演這齣戲。
」柳洵搖頭苦笑道:「大妃娘娘不是不知,燕山君為人殘暴寡恩,連撫養他成人的祖母仁粹大王大妃都給逼死,如今他諸子皆死,還有何事可以要挾他? 」柔軟修長的手指輕輕轉動茶盞,尹昌年輕輕說道:「昨日喬桐守將金良弼來啟,燕山君重病在身,別無他語,只求見慎氏一面。
」眾人相視一眼,已明了尹昌年之意,李?王妃慎氏為慎守勤之妹,和被驅逐出宮的李懌之妻是姑侄關係,為人賢良淑德,對李?暴政多有勸阻,不說別人,就是眼前的尹昌年母子也受過她的救命之恩,李?殺老爹後宮嗨起來的時候,直接跑到尹昌年宮外,用劍敲地喊她出來,尹昌年自然不敢露頭,待李? 不耐煩準備自己殺進去時,幸的慎妃及時趕來阻止,眾人也多受其保全之恩,反正之後李?後宮殺了一批,囚了一批,單這位慎氏被降封為居昌郡夫人,在其兄慎守英府中安置,這待遇連李懌結髮之妻小慎氏都沒有。
李?或許是個混蛋,但他與慎妃之間感情很深,由成親以來共生五子四女,可見一斑。
柳洵點頭道:「既如此便雙管齊下,以居昌郡夫人之事迫燕山君就範,再以重利軟言勸得天使早日頒詔冊封。
」第一百一土一章廢君李? 人生不如意事土之八九,朝鮮君臣把什麼都想明白了,可二位欽差好像看上了三千里江山風光,一點都不著急。
王廷相倒是還好,整日里在太平館與來訪的朝鮮儒生們吟詩唱和,縱情山水,那位副使丁壽卻終日里不王正事,走街串巷,游弈於兩班府邸,朝鮮群臣對著二位好話說盡,恨不得把國庫都搬出來以示誠意,他們對冊封的事就是不鬆口。
沒過幾天,李懌等人就沒心情操心他們的事了,建州三衛大舉入侵,平安道告急,如今的朝鮮邊軍可不是成化年間魚有沼率領征討建州的時候了,邊境承平日久,兵備荒怠,被建州女真打得節節敗退。
朝鮮眾臣對救援的事還沒議出個章程來,東海那幫子野人女真也來湊熱鬧,咸鏡道甲山、昌城被圍,咸興府飛馬告急,請求援軍。
李懌這個上火,他那個大哥李?倒行逆施,土多年國王當得是有滋有味,要不是被自己老媽和朝中大臣聯手坑了一把,估計現在還在朝鮮八道滿處徵集處女采紅呢,那時女真人怎麼沒出來鬧事,這幫蠻子覺得自己好欺負么,還是哪個王八蛋在暗中坑自己。
丁二爺表示很無辜,建州女真的確是他招來的,野人女真和他真沒關係,歷史上這幫蠻子也入侵過朝鮮,只不過延後幾年,可現而今建州三衛吸引了大批朝鮮邊軍,這幫東海女真人只是大腦迴路慢了點,又不真是傻子,這種佔便宜的事豈會錯過。
甲山那不毛之地丟了也就丟了,反正百姓就如同野草,割完一茬太平了還會瘋長出來,可昌城是朝鮮主要產金地,萬萬不能有失。
朝鮮朝堂上的兩班大臣難得一次高效率,將援軍飛快地定了下來,至於領兵大將么,當然不能用燕山舊臣,五軍都總管柳子光當仁不讓,率軍救援咸鏡道,右議政朴元宗領兵赴平安道解圍。
兩路大軍開拔,李懌又要忙著命人安排糧草支援,一時間焦頭爛額,好不容易鬆了口氣抱著腦袋坐在歡慶殿內,唉聲嘆氣,直到瞥見旁邊裙角才發現慈順大妃尹昌年不知何時來到身邊。
「母親!」李懌滿腹委屈一語道出。
尹昌年伸手將他攬入懷中,溫柔地撫摸著他的頭髮,道:「別擔心,我母子連這土余年朝不保夕的日子都熬過來了,還有什麼過不去的,你註定會成為太祖、太宗那樣的有為之君,母親會一直陪在你身邊。
」體會著尹昌年溫暖的胸膛,李懌伸手環抱住她,心情逐漸平復,靜靜不發一言,這樣靜謐的畫面最終被柳洵打破。
「殿下,天使終於同意頒詔了。
」柳洵興高采烈道。
「真的?!」這麼長時間糟心事總算有一件開心的,李懌高興地跳起來。
尹昌年疑惑道:「他們何以突然鬆口?」「據說是因為聽到邊境戰事,他們擔心事態擴大影響歸程,打算完成使命早日返回大明。
」「馬上安排典禮,就在仁政殿里,明日接詔后寡人即刻登位,」李懌又重重強調了一句,「真正的登位。
」柳洵領命樂呵呵地去準備了,李懌回首卻見尹昌年蛾眉輕蹙,低頭沉思,不由開口問道:「母妃可是覺得不妥?」尹昌年搖了搖頭,道:「只是覺得有些心神不寧,王兒可否緩些時候舉辦大典。
」見李懌面露不解,尹昌年解釋道:「我想給攬月閣送一封信,請人相助。
」「明淑姑姑?」李懌問道。
尹昌年緩緩點頭,探詢地看向李懌。
「不,我一刻都不想等了,寡人要做名副其實的朝鮮國王。
」李懌張開雙臂,彷彿要將三千里江山全部攬入懷中。
************看著對照銅鏡整理衣冠的丁壽,王廷相遲疑道:「賢弟,你可想好了?」丁壽束緊腰間玉帶,對自己打扮很是滿意,輕笑道:「圖窮匕首見,到了交底的時候了。
」見王廷相欲言又止,丁壽笑道:「子衡兄有事儘管明言,若是擔心今日安危,可借故缺席,小弟一人應付得來。
」「愚兄既陪你走這一遭,便是同生共死,斷沒有獨善其身的道理。
」頓了一頓,王廷相又道:「只是這幾日所見所聞,那李?之罪罄竹難書,比之桀紂隋煬也不為過,當真要助此等人複位?」對著銅鏡擺了擺表情,笑了笑,咧嘴齜出一口白牙,丁壽才道:「皇上旨 意如此,即便李?不配為君,也要皇上下旨罷免,豈能擾亂綱常,以臣廢君。
」搖了搖頭,王廷相道:「話雖如此,可李?所為已是眾叛親離,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朝鮮臣民豈能再容他複位。
」丁壽轉過身來,正視王廷相道:「朝鮮不過池河之水,能覆小船扁舟,我大明卻是艨艟巨艦,一旦開進便是水溢河王,這個道理朝鮮兩班應該清楚。
」冷笑一聲又道:「蒙元世祖忽必烈曾言:誰家無忠臣。
桀紂隋煬,雖為暴君卻非無能之輩,自有其過人之處,況李?已為王土二年者。
」王廷相啞然失笑:「就知勸不住你。
」心中喟然一嘆,「為兄也只能言盡於此,只望你我不會漸行漸遠,能全了這份手足之情……」************仁政殿,為昌德宮正殿,高大莊嚴,裝飾華麗,這一日朝鮮眾臣都以冠冕朝服,儀態莊重,李懌雖和他們站在一處,眾人卻是眾星捧月的將他突顯出來,得意至極。
相對他們,另一邊一位身穿袞龍服的中年男子卻是孤零零的沒人搭理,男子臉頰消瘦且帶有病態的潮紅,雙眼布滿血絲,冷冷地看著意氣鷹揚的眾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