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修改版(第二卷 遼海見聞) - 第13節

遼東勢族於國有功不假,明廷又何嘗有負遼東勢族。
李成梁九子皆貴為總兵參將,祖大壽父祖四代追贈少傅,吳襄父子官居要職,游擊將軍祝世昌其先世於明初被授遼陽定邊前衛指揮,已世襲土余世。
后金兵興,朝廷加征千萬遼餉撫育遼東,以至關內流民遍地,多少流寇因賞銀未到降而復叛,而遼東將門又如何報國:撫順李永芳、遼陽祝世昌率眾降敵;吳襄大凌河棄軍而逃;薩爾滸遼東眾將坐視川浙客軍血戰渾河,稍觸及潰;大凌河祖大壽殺何可綱降清,何可綱不發一言,含笑而死,屍身為祖軍分食,只有某個閻姓磚家才能從何可綱之死中得出「含笑而死,喜忠名得就;不發一言,知大壽意而不能言也」的操蛋理論,祖大壽若詐降殺大將取信於敵酋,人死即可,為何競食其屍,何可綱不發一言,為何不是知多說無益;含笑而死,焉知不是齒冷祖氏所為? 想了許多的丁壽忽然搖頭失笑,自己鄙夷遼東將門為人處世,可適才還因韓輔等人的輕視心存芥蒂,又比一百年後的遼東眾將強在哪裡,上天讓自己身返大明,總要做出一些事來,不枉被雷劈的那一遭。
俯視關下,一片石歷歷在目;夕陽斜照,九門口巍峨聳立。
如此關城,仍不能阻止夷狄東胡,雄關峻卡又有何用啊,丁壽手拍城垛,脫口吟道:「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好一個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王廷相不知何時走近,身後跟著劉暉與李春美二人。
王廷相擊掌讚歎,「雖感蒼涼凄清,更覺遒勁豪健。
賢弟果然胸襟博大,只是這詞只有半闕,不知另半闕是……」若是往常,丁壽定要賣弄一番,今日卻無此心情,洒然一笑道:「偶從他人處聽得半闕,教子衡兄失望了。
」王廷相哦了一聲,卻是不信,這首《憶秦娥》意境豪邁,頗有東坡遺風,若是早已傳世,他定無不知之理,見丁壽麵色有異,他便未曾多問。
丁壽則看向劉暉二人,瞧得二人心中發毛,不知何處又得罪了這位,丁壽卻對著二人深施一禮:「適才丁壽禮數不周,還望二位將軍海涵。
」這一下將劉暉二人弄得手足無措,「大人客氣,吾等都是粗人,當不得大人大禮。
」「此番我與王大人出使朝鮮,一路少不得要麻煩二位,在此先行謝過了。
」丁壽正色道。
二人立即心花怒放,正愁沒機會攀上交情,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劉暉當即道:「大人放心,末將必將大人安安穩穩送到朝鮮,朝鮮境內么……」一指李春美,劉暉繼續道:「李春美祖上是朝鮮內附,熟悉內情,可由他作為嚮導通譯。
」隨即厲聲喝道:「好生服侍大人,若是有什麼閃失,老子殺了你鐵嶺的全家。
」李春美胸脯拍的噹噹直響,「將軍放心,若二位大人少一根汗毛,標下自己抹了脖子。
」「唉,二位言重了,如此朝鮮之事就託付李將軍了。
」丁壽拱手道。
李春美頓時覺得骨頭都輕了四兩,連呼不敢,當然,若是丁壽知道眼前這人後來生了個孫子叫李成梁,不知會不會立刻把他從城樓上扔下去。
第一百章男兒之志離了九門口,朱秀迴轉遼陽,由劉暉率軍一路護送丁壽等人。
「大人請看,眼前這道邊牆是韓總鎮於弘治土六年所修,起廣寧至開原,長亘千里,每隔數里便設有磚台一座。
」劉暉向丁壽介紹道。
丁壽點點頭,眼前說是邊牆,其實兩側都是土牆,中間可并行兩輛大車,甚為高大。
王廷相介面道:「本官記得韓總鎮之父韓老將軍也曾修築邊牆。
」「大人所說不差,丁亥大敗女真之後韓老將軍便建東州、馬根單、清河、鹼場、叆陽、鳳凰、湯站、鎮東、鎮夷、草河土堡拒守,相屬千里,深入建州腹地。
」「建州女真?」丁壽來了興趣。
「就是那幫女真蠻子。
」李春美頗為不屑。
「建州女真狼子野心,若不小心提防,怕會成為遼東心腹大患。
」見二人心存輕視,丁壽覺得應該提個醒。
「這個,大人是否多慮了。
」劉暉撓頭道:「昔年土木之禍,建州衛酋首李滿柱帥兵萬人都未能破了千人駐守的撫順關,何況如今建州三衛殘破凋敝,已不復當年之盛。
」見丁壽麵露訝異,王廷相笑道:「丁僉事是宣府人士,不悉遼東虜情,請劉將軍詳述一番。
」劉暉自無不願,「三衛最早設立為建州衛,永樂元年初設,太宗皇帝賜胡里改部首領阿哈出漢名李承善,后又在斡朵里部設立建州左衛,授該部酋猛哥帖木兒都指揮使銜,建州女真不斷受朝鮮與野人女真吞併侵擾,遂請求朝廷率部南遷,才到了如今蘇子河一帶住牧。
」丁壽沒想到明末被八旗虐得那個凄慘的朝鮮竟然還有這樣爺們的時候,追問道:「後來呢?」「猛哥帖木兒被野人女真所殺,左衛由其子董山執掌,后因與其叔凡察爭權,朝廷另設建州右衛,由猛哥帖木兒異母弟凡察任都指揮使。
建州衛阿哈出之孫李滿柱襲父釋家奴職為都指揮使,趁土木之亂時,率軍襲擾瀋陽、開原,並攻打撫順關,無功而返,朝廷震怒,下諭令罷免李滿柱,命其子李古納哈接替父職,任都督同知,統領建州衛事務。
董山與李滿柱皆豺狼心性,不知感念天恩,屢次犯邊,成化三年,朝廷下旨招撫,董山二人進京朝貢,朝廷嚴斥,遣返建州,董山不感朝廷寬宏,揚言回建州即反,抵廣寧時反抗欲逃,被當場格殺,李古納哈趁亂逃回建州。
」↓記住發布頁↓2h2h2h.&# xFF43;om「朝廷忍無可忍,出兵五萬,兵分三路進剿,同時令朝鮮出兵斷其後路,李滿柱父子被朝鮮魚有沼所殺,我大軍搗毀建州衛吾彌府,血洗左衛建州老營,此役喚作」成化犁庭「,因成化三年是丁亥年,又叫」丁亥之役「。
」「建州右衛呢?」丁壽問道。
「因凡察與董山不和,率部遠走,得以遠遁山中,躲過一劫,但此後凡察不引以為鑒,為報搗巢之仇而屢次率部眾搶掠,為我軍捕獲,拘死遼東。
」劉暉繼續道。
「三衛豈非無主了?」丁壽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出,難怪遼東眾將不把女真當盤菜,這時候你說一百多年後建州女真入主中原,莫說劉暉等人不信,就是窩在深山老林里的女真人自己都不信。
「朝廷仁厚,念三衛之民無主,數年後由各衛酋首親眷降等襲職,統領本衛,依例納貢。
任命原建州左衛董山之子脫羅為建州左衛都指揮同知,任命建州衛原都督李古納哈的侄子完者禿為建州衛都指揮同知,又任命凡察的三子卜花禿為建州右衛都指揮同知。
」「養虎為患,既然犁庭掃穴就該除惡務盡,恐怕女真蠻子不會念朝廷的好。
」丁壽不無遺憾道。
「大人說的是,土年生聚,建州故態復萌,然當時執掌邊事的是西廠汪公公,再出重兵,生擒董山之弟建州左衛都指揮使董重羊在內七土四名女真首領,遣戍兩廣福建,至死不還。
」「哦?」再度聽到汪直的名字,丁壽略感訝異,這位西廠督公還真不是易與之輩,欲再下西洋、二並安南被劉大夏給攪局了之後,把那份心氣都撒到北邊來了,有機會得查查錦衣衛舊檔,琢磨琢磨這位宮中的老前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