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湖之銀面毒手 - 第132節

惜字道人此刻心中也很煩躁,他刺出的每一劍皆被段璟閃開,而他卻不知其下一步的方位,猶如一隻無頭蒼蠅一般,只能寄望於段璟犯錯,能讓他刺中一劍。
然而段璟對於這套步法土分純熟,哪有如此容易犯錯,惜字道人越打心中越慌,幾乎就要棄劍而逃。
正在此時,惜字道人心底忽然冒出一個聲音,「坤位」。
惜字道人不假思索之下,一劍直刺坤位,劍到半途,卻見段璟身影果然出現在了坤位,不由大喜,劍尖直刺過去。
段璟身影方在坤位出現,忽見一柄劍尖直刺面門,心下大驚,急忙偏頭,雖然僥倖閃過,耳邊一縷頭髮卻被割了下來。
段璟驚出一身冷汗,身形再度一變,又在原地消失,與此同時惜字道人心底又有一個聲音說了一句乾位,惜字道人依言刺去,果見段璟身影在乾位出現,見一劍刺到,段璟再度吃了一驚,不過好在有了準備,腳下步伐再變,再度消失。
地址發布頁2u2u2u.com。
發布頁⒉∪⒉∪⒉∪點¢○㎡惜字道人料中兩次,心下信心大增,他聽出那個乃是魔門門主的聲音,知道門主在暗中指點自己,心中開始不再急躁,依著門主的指示不斷刺出長劍。
段璟步法被破,身上的傷勢又未痊癒,再加上體內真氣的急速流逝,可說是雪上加霜,然而其心性堅毅,不肯輕易服輸,只是緊咬牙關與惜字道人游斗。
此時段璟額頭冷汗涔涔,原本的內傷又加重了幾分,身形開始變得遲緩,又與惜字道人鬥了數招,右肩不慎被刺了一劍,鮮血汩汩而下。
他也顧不得肩膀傷勢,且戰且走,惜字道人緊追不捨,劍光霍霍,數招后又在段璟身上劃了一道。
魔門門主見久久拿不下段璟,心頭有些不耐煩,揮了揮手,剩下的二天王一聲長嘯,一左一右直撲段璟而去。
段璟對付惜字道人本已土分吃力,如今再加上南、西二天王夾攻,數招后除了劍傷外,後背上又被印了兩掌,他喉頭一甜,勐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二天王見了大喜,忙加緊攻勢,手中掌風大作,誓要將段璟擊斃。
段璟忽然一聲長嘯,體內長生經與萬毒神功瘋狂運轉,雙掌勐然向前一推,一股碧綠色掌風憑空席捲而出,直往三人方向而去。
三人大驚,知道段璟這是垂死一擊,又見掌風碧綠,似乎含有劇毒,紛紛後退躲避。
段璟一掌擊退三人,正欲再次揮掌,忽覺小腹一痛,低頭一看,見一截戟尖從腹部冒了出來。
段璟有些困難地回過頭,見典衍全身血跡斑斑,站在原地不住喘氣,手往前伸,依然保持著投擲的姿勢,段璟背上那一枝短戟正是出自典衍之手。
典衍見短戟射中段璟,艱難地笑了一下,砰地一聲倒在地上,漸漸沒了聲息。
段璟手捂著腹中短戟,踉踉蹌蹌退了幾步,惜字道人與二天王正要逼近,忽見魔門門主擺了擺手,三人不知其意,只能停下腳步。
那魔門門主走上前來,對著段璟說道:「小子,此刻你已無路可走,何不交出長生經,我自可放你一條生路。
」段璟喘了口粗氣,說道:「長生經乃是天山至寶,亦是江湖中頂尖功法,若是落到你們手中,只怕江湖中又是一陣血雨腥風,我雖不才,但也願為這江湖出一份力。
」魔門門主冷笑一聲,說道:「你莫以為我不知道,真正的長生經你早就交給了那姓方的小子,我只要找到他,自然不愁拿不到長生經。
」段璟喘道:「你也是一門之主,怎會如此不明事理,方兄弟武功低微,我又怎麼可能放心將長生經交給他,真正的長生經此刻早已到了其他人手中,只怕你做夢也想不到吧。
」魔門門主聞言大怒,冷笑一聲道:「既然如此,我就先把你帶回魔門,憑我魔門的手段,不愁你不招。
」說著將手一揮,三人再度逼近。
段璟冷眼看著三人,見其慢慢逼近,忽然轉過身子,他與魔門眾高手一番打鬥,邊戰邊退,此刻卻是到了一處懸崖邊上。
他轉過身子,望著崖邊一輪紅日,回頭朝著魔門眾人露出一抹輕蔑的笑容,接著再無猶豫,縱身往懸崖下用力一跳……眾人大驚,急忙衝到崖邊探頭望去,但見腳下雲霧繚繞,狂風撲面而來,哪裡還有段璟的影子。
眾人正尋找時,忽見一人披頭散髮奔至崖邊,急視之,正是獨孤伽羅。
原來獨孤伽羅與一塵和尚交手,二人武功雖有差距,但一來獨孤伽羅在魔門時日長久,自然也有些感情在內,出手時自然留了幾分情面;二來一塵和尚出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以只守不攻,如此二人竟是鬥了個旗鼓相當。
獨孤伽羅邊與一塵和尚交手,一邊也觀察著段璟的情況,眼見段璟被三人逼得甚急,原本想要出手相救,不料一塵和尚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接連數招皆是搏命打法,獨孤伽羅一時竟被他死死纏住脫不開身。
再到段璟對著懸崖縱身一跳,獨孤伽羅大驚失色,拼著受了一塵和尚一掌,借著這股掌勢直掠崖邊。
魔門門主看著獨孤伽羅,道:「伽羅,如今這姓段的小子跳下了懸崖,此刻只怕已經是粉身碎骨,你還是和我一道回魔門吧,今日之事我可以既往不咎。
」獨孤伽羅冷冷看著眾人,目光一一從眾人臉上掠過,似乎要將這裡的每一個人的面容都牢牢記在心底,跟著也是毫不猶豫,縱身躍下懸崖。
魔門門主大驚,身形一縱,就要去抓獨孤伽羅,奈何事出突然,等他衝到崖邊時獨孤伽羅早已墜下,生死不知,徒留一聲長嘆……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淼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
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