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 - 第214節

「太后整夜不睡有些日子了,白日里神思倦怠,心心懨懨地,吃過幾位太醫的方子調理,也不見效。
」「那為何不早日稟報於朕?」朱厚照憂心母親,惱怒道。
翠蝶慌忙跪倒請罪,「奴婢早想稟奏,奈何太后不許,只說自己知道,不要奴婢多事。
」「金書,你可有診治之法?」丁壽問道。
「此次痰火鬱結於心,引發暈厥,倒是有幾個方子應急。
」梅金書眉頭深鎖,道:「可這長期不寐之症若不緩解,怕是治標不治本啊。
」「無法根治么?」朱厚照道。
「陛下明鑒,尊卑分明,男女有別。
」梅金書為難道:「男醫女疾本就有諸多不便,況且以男子之身度女子之心,推斷病由,難免有失偏頗,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微臣不敢妄施藥石。
」「那你還杵在這裡做什麼,去喚醫婆來。
」朱厚照喝道。
翠蝶面露難色,「陛下,宮中醫婆多年前俱都老病請辭了。
」「不獨宮中,便是天下間,也是女醫稀缺,杏林之憾耳。
」梅金書感懷道。
沒功夫聽梅金書感嘆大明朝婦科前景,朱厚照匆忙傳旨,欲徵集民間女醫為太后診病。
「陛下,臣府中西席便是女子,醫道精湛,可以一試。
」丁壽毫不猶豫把談允賢賣了。
「怎不早說,快快宣召。
」彷彿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朱厚照連聲催促。
丁壽見梅金書面色猶豫,便道:「此人乃梅太醫師妹,請梅太醫隨臣同去敦請。
」*** *** *** ***車輪滾滾,沿著青石街道一路賓士。
「金書,方才宮內似乎有話要說。
」丁壽向同在車廂內的梅金書問道:「可是有何不妥?」梅金書嘆了口氣,「小侄無狀,怕是給世叔扯上了個麻煩。
」聽梅金書一番解釋,丁壽才曉得談允賢此次進京是有求而來。
談允賢幼弟一鳳,弘治五年舉人,中舉之後屢試不第,在大明朝舉人做官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首先需三次會試不中,才有機會候補派官,可即便派官也不一定輪得到,因為還有一批取了進士后朝考不合格的在家等著候補呢。
嚴格來說,那位中舉后就樂瘋了的范進老爺這輩子能不能熬到派官,還得看祖上積了多少德。
咱也別提那位舉人中的另類海青天,那位做官是因為張孚敬改革吏治,三途並舉,談一鳳可沒那運氣。
不過好歹談家也是書香門第,世代為官,機會比同輩多些,在談一鳳中舉土三年後,總算是熬到了桂林訓導的空缺。
「府城訓導?」丁壽聽到這裡,面上露出輕視之色,一個不入流的小官兒。
梅金書倒是沒有小瞧之意,只顧說道:「桂林地處偏遠,允賢心懸幼弟,想為他另謀一官職,恰逢長今小師妹延聘西席,聽聞世叔又是當朝紅人,便請託小侄。
」說到此,梅金書面帶赧色,「為小師妹早得名師授業,小侄厚顏答允,本想等待時機再面訴詳情,又怕世叔為難,遷延至今。
」「不就是要補個實缺么,有什麼為難的。
」丁壽滿不在乎道。
梅金書面色凝重,道:「官職授受,朝廷自有法度,豈是易於的。
」丁壽仔細打量著比自己大許多的師侄,他老子梅退之一心想著造朱棣後人的反,兩個兒子卻一個痴、一個呆,替自己考慮什麼朝廷法度,還真是養子不「肖」。
梅金書被丁壽看得渾身不自在,「世叔,可是小侄言語有錯?」「沒錯。
」丁壽展顏一笑,拍了拍梅金書肩頭,「此事交給我吧。
」*** *** *** ***烈日炎炎,蟬聲切切。
雅軒雖是臨水而設,也難抵酷暑,談允賢圍著一條碧綠色白點湘裙,同色主腰上只披著一襲輕紗,香肩玉臂若隱若現。
小軒地處后宅,談允賢不虞外人撞見,何況郎中面前無羞澀,行醫多年的她顧忌本就少得多,穿衣自然隨便。
此時她正整理翻看梅金書前些時日送來的道教名方《摘玄子》,據說乃是元代國師長春真人丘處機所著,內載長壽之術多不秘傳,談允賢自閱后便手不釋卷,一卷剛剛讀完,正尋下一捲來看。
忽覺有異,談允賢回過身來,見門口佇立二人,梅金書避嫌,眼神四處閃躲,丁壽則興緻勃勃地盯著她薄紗下的雪白膀子。
啟齒一笑,談允賢回身上前萬福:「東翁,師兄,有何見教?」 作者:hui329 2018/1/29 字數:10133 [第七土一章 內 庫] 仁壽宮,暖閣。
談允賢雙目微闔,雪白纖長的手指輕搭在太后伸出的皓腕上,神態靜穆。
朱厚照、丁壽君臣二人眼巴巴地看著這位女醫診病,片刻后,談允賢收手起身。
「怎麼樣?」「如何?」面對二人關切問話,談允賢微微搖了搖頭。
朱厚照的心懸了起來,丁壽急切道:「藥石罔效么?」「沒有大礙。
」談允賢的回話讓丁壽恨不得掐死她,沒事你搖什麼頭啊。
談允賢坐在桌前,提筆寫方,邊寫邊道:「太后鳳體虧損,需要進補。
」「無妨,我那裡有許多高麗人蔘,給太后當飯吃都可以。
」丁壽難得大方。
抬頭看了丁壽一眼,談允賢埋頭繼續書寫,道:「人蔘雖好,火氣還嫌大了些,不能多吃。
」「陽常有餘,阻常不足。
太后之病當以滋阻為主。
」談允賢放下筆,將紙上墨跡吹王,遞給梅金書,道:「早晨用人蔘膏,日中用煎藥八物湯,加王山藥、酸棗仁、辰砂、蒲黃、木通、遠志,水二鍾、姜三片煎服。
 晚用琥珀鎮心丸,至三更用清氣化痰丸,不出三月,鳳體自愈。
」梅金書細細看了看方子,連連點頭稱妙,「這是用朱震亨的《丹溪方》與丘真人的《摘玄子》藥方相輔相佐,文武並用,恰到好處,難怪家父時常誇讚於你,師妹果然醫道國手。
」「師兄言重,也是託了師兄連日來借書之德,小妹眼界得以舒展,方得此方。
」談允賢欠身施禮。
朱厚照可沒興趣聽這二人探討醫理,聽說方子可用,立即搶了過來,吩咐宮人速速製備。
丁壽湊到談允賢近前,低聲問道:「太后這病根究竟為何?」張太后這病得莫名其妙,二爺還是覺得心裡沒底。
望了望榻上昏沉沉的太后,談允賢迎著丁壽滿是希冀的目光,淺笑道:「東翁恕罪,醫者當為病者諱……」*** *** *** ***「看到了,看到了。
」小皇帝舉著一個黃澄澄的長筒,站在奉天殿平台上又蹦又跳。
「你說這叫什麼來著?」朱厚照扭頭問道。
「千里鏡。
」丁壽陪著笑臉道。
幾副葯下去,太后病情見好,丁壽擔心朱厚照又追著自己要女人,琢磨著怎麼給他找個事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