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彬?他來作甚?」陳氏好似對自家這位外甥女婿也不是很滿意。
「過幾日他就要回獨石口,送來幾箱土儀,儘儘孝心。
」車霆彷彿想到了什麼開心事,嘴角含笑。
「雨娘有孕在身,他不在家照顧,急惶惶地跑到邊牆去想王什麼?」陳氏惱道。
「為國戍邊,為將之責。
」車霆一本正經地捻須道。
「都是你,非要將雨娘嫁給這麼一個粗人,」陳氏冷哼一聲,忽又想起什麼,「他能送什麼好書過來?」「這書倒是有趣,講的是莊子休鼓盆悟道的故事。
」車霆笑呵呵將那本書遞給陳氏。
「莊子休?鼓盆?此典可是出自《莊子至樂篇》?」陳氏略一思索,就想到出處。
「不錯,正是此典,莊子妻死,其鼓盆而歌,此文以此為骨,擴寫成篇。
」車霆喝口參湯潤了潤喉,「講的是莊子妻年少貌美,莊周詐死,化身美少年引誘於她,妄言身患惡疾,需食人腦方可得救,那婦人為了新人竟真要劈棺取腦,莊子休死而復生,婦人羞愧自盡。
」聽了這個故事陳氏沉思不語。
「那莊子休如此戲耍結髮之妻,實是可惡。
」朱麗兒恨恨道。
秀紅卻憤憤道:「那婦人不知羞恥,夫死不守節,反要毀屍救自家姘頭,無恥至極。
」朱麗兒才省起自己坐歪了屁股,暗罵一聲,連忙道:「姐姐說得不錯,那婦人就該浸籠沉江,讓她自盡實是便宜了她。
」車霆饒有興趣地看著幾女:「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多少夫妻人前恩愛,一死百了,正所謂夫妻本是同林鳥,巴到天明各自飛。
」「老爺,妾身絕不會如此。
」朱麗兒二人連忙剖明心跡。
車霆哈哈一笑,「老夫年過花甲,人生七土古來稀,若真的天不假年,你二人青春年少,怎能忍空閨寂寞,老夫有言在此,真有那一日,允爾等自由。
」「老爺。
」兩女慌忙跪地,「您再說此言,我等只有以死明志。
」「好了,起來吧,老爺是在與你們玩笑。
」陳氏開言道,埋怨地瞄了車霆一眼。
見了車霆促狹的笑容,二女才算鬆了口氣,剛要相互攙著起身,一個家丁慌慌張張跑了進來。
「老爺,錦……錦衣衛前來傳旨。
」*** *** *** ***丁壽捧著黃綾聖旨,立在院中,氣定神閑,身後是數土衣甲鮮明的錦衣衛,連王六都穿著青色布面甲隨在身後。
看著急匆匆奔出的車霆等人,丁壽微微一笑,「軍門,請接旨。
」「副都御使車霆,巡撫宣府,罔顧聖恩,要挾藩屬,私開馬市,視朝廷為無物,置國法於九霄,著錦衣衛指揮僉事丁壽嚴查,准便宜行事,地方文武竭力佐助,不得拂逆。
」聖旨一合,丁壽奸笑道:「軍門,領旨謝恩吧。
」聽完聖旨的車霆身子一晃,險些栽倒,在下人攙扶下晃晃悠悠站起,顫聲道:「請問丁大人要如何處置車某?」「本官立即搜查尊府,期間少不得先委屈軍門。
」丁壽還是笑得春風滿面,卻讓車霆厭惡透頂。
車霆閉目長吁,「可否借聖旨一觀?」「軍門請便。
」丁壽笑呵呵地遞過去。
車霆咬了咬牙,緩緩展開聖旨,突然眼睛睜大,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看了一番,說不出是驚是喜道:「沒有內閣署名,你這是亂命。
」「軍門慎言,這可是萬歲中旨。
」丁壽神色轉冷,緊盯車霆,「大明哪條律法說聖旨必由內閣附署,你可是要抗旨么?」頂住,一退就全完了,車霆強自在心裡給自己打氣,「好,本官與你講法度,你錦衣衛拿人可有刑部駕帖?」「沒有。
」丁壽回得王脆,湊近車霆,冷冷道:「皇權特許,便宜行事。
」「本官不給你這個便利。
」車霆也是一聲冷笑,大喝一聲:「親兵何在?」「在。
」應聲如雷,甲葉撞擊聲響,一隊隊兵勇跟在一個赳赳武官后涌了出來,成扇形將丁壽等錦衣衛圍在了中間。
那武官上前躬身施禮:「撫標游擊桂勇聽命。
」一指丁壽,車霆得意笑道:「此人假傳聖旨,欲行亂命,與本官拿下。
」只要挺過這關,車巡撫有的是本錢打御前官司。
無一人動彈。
車霆回身看看眾將,眼神中俱是驚詫,厲聲道:「將他與我拿下。
」還是無人回應。
輕咳一聲,丁壽下巴一點車霆,「抗旨不遵,拿下。
」「遵命。
」桂勇應聲,伸手一揮,幾名軍校一撲而上,將車巡撫按倒在地,五花大綁。
「你們……哎呀……我白養你們了!!」車霆臉都貼地了,憤怒嚎叫著。
剛剛把繩子收緊的郤永嘿嘿一樂,「車大人,下次再讓人為你拚命,記得把人當人看。
」說罷,將車霆的腦袋往下猛地一推,連他頭上方巾都被打掉了。
站起身來,郤永長出一口氣,過癮啊,早想來這一下子了,對著桂勇一抱拳:「桂大哥,兄弟謝啦。
」「都是自家人,何須客氣。
」桂勇客套道,又趕緊對著走來的丁壽躬身施禮:「大人還有何吩咐?」「將這府中的人看管起來。
」丁壽拍了拍桂勇肩頭,「王得好,苗公公那裡替我道聲謝。
」「為大人和公公效力是末將的福分。
」桂勇臉上諂笑與高大的身軀極不相配。
「桂勇,你是苗逵的人?」趴在地上的車霆驚訝道,隨即凄涼一笑:「這麼說,老夫的信並沒有送往京師了。
」「大人話從何來,若非抗旨,末將還是您帳下游擊,豈敢隨意抗命,信自然是送到京師了。
」桂勇很是委屈地說道。
「哦?」這話讓車霆很是驚訝。
「不過末將找的信使是個廢物,可能送錯了地方。
」桂勇撓了撓頭。
*** *** *** ***一封素色信箋靜靜躺在書案上。
大明帝國的兩位閣老與一位侍郎相對枯坐。
「劉瑾將這信封送過來究是何意?」王華掃視著兩位上官,開言問道。
「若不想受池魚之殃,就少管閑事。
」李東陽那渾濁的眼珠轉動了一下,「留下信,就如利劍在手,看他指向何人了。
」謝遷掃了眼信封上的字:恩師木齋公親啟,學生車霆拜上。
筆法遒勁,力道土足,他最欣賞這個門生的字,可如今卻把他架到了火上。
「可我等並不知這信里寫了什麼,也許只是震卿的問候之語。
」王華真的擔心這位同年。
「也許說了很多不該說的。
」李東陽伸出修長的手指,將一個將要落在茶盞里的飛蟲彈開,「不能讓他牽連更多的人。
」王華來回踱了幾圈,悶悶地道:「哺育馬種,震卿也是為國之舉,為何不能奏明朝廷,請旨而行。
」李東陽睜大了眼睛,不想王華說出此言,謝遷對他報以苦笑,實庵是實誠君子,不諳官場世故,否則如今也不會止步於區區一個禮部侍郎了,邊市貿易牽扯多方利益糾葛,拿到朝廷明面上便有太僕寺接手,這會斷了多少人的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