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 - 第132節

待李言聞一講,他才明白,敢情這位劉文泰生前辦過一件大事,領銜編纂了四土二卷《本草品彙精要》,對北宋名醫唐慎微所著《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糾補查遺,葯分土部,共載葯一千八百一土五種,可惜書成當年還未及刊行,他就玩死了弘治皇帝,這套官修本草被束之高閣,藏於內府。
「大人明鑒,《本草品彙精要》由數土名醫耗費數年心血,敘述精要,圖文並茂,若就此湮沒,實非國朝杏林之福,求大人在聖上面前美言,將此書刊行,則大人功德無量。
」李言聞稽首道。
「內府?」丁壽略一思索,道:「既然這書在劉公公管轄之內,擇日金書便與我一同向劉公公進言,請他拿個章程。
」李言聞千恩萬謝,梅金書也躬身道謝,丁壽卻提及別事,「金書,某此番出使海東收了個女弟子。
」「世叔慧眼識珠,小師妹一定是冰雪聰明。
」丁壽得意一笑,「那是自然,她可是命中注定的名醫胚子……」話還未說完,小長今嘴裡叼著個水晶蹄髈,滿嘴流油地蹦了進來,「師父,羅伯伯催您入席呢。
」一撫腦門,丁壽無力地指著長今,道:「就是她了,金書看可還堪造就?」心中琢磨是不是該給這小丫頭節食了,別名醫還沒培養出來,卻先成就了個吃貨。
梅金書微微一笑,打量了一番長今後,讚賞道:「小師妹眉目清朗,聰秀靈慧,倒是個學醫的苗子。
」「哦?」丁壽又燃起幾分希望,道:「那金書可願傳授醫術於她?」「恕小侄無能為力。
」梅金書搖頭。
「這是為何?」丁壽奇怪,梅金書可還沒拒絕過他什麼事。
「醫術傳授,需要明晰人體穴位構造,難免肌膚相親,如非夫妻血親,實不宜男女相授。
」梅金書恭敬回道:「小師妹年紀雖小,終究是男女有別。
」丁壽張了張嘴,想說不在乎,小心思里卻還不願自家女徒弟被別的男人按來摁去。
梅金書微微一笑,繼續道:「若世叔有心,小侄可推薦一位女醫給小師妹。
」丁壽百無聊賴,隨口連問道:「姓甚名誰?哪裡人士?醫術如何?」「醫術自不必說,曾到梅家莊向家父請教,家父多有讚譽,是南直隸人士,姓談,名允賢……世叔,世叔,您怎麼了?可是有哪裡不適?」丁壽張大了嘴巴,久久不閉,心中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女醫明妃傳? 這TM哪兒跟哪兒啊。
*** *** *** ***劉瑾托著下巴,面無表情地看著堂下的丁壽與梅金書。
那日聽了梅金書細說,丁壽才知道朱祁鎮駕崩時那位談允賢也才三歲,朱祁鈺死的時候她都沒出生,別說搞出什麼狗血事兒來,這二位她連見都沒見過。
不過丁二爺既然受人之託,就要忠人之事,得空便帶了梅金書來面見劉瑾,誰知說了託付之事後劉瑾不發一言,讓他心裡直犯嘀咕。
半晌,劉瑾終於開口:「梅大先生請暫避,咱家有事與壽哥兒細說。
」待梅金書退下,劉瑾勾勾手指,讓丁壽近前,輕聲道:「你是豬腦子?」「啊?」丁壽錯愕。
「你可是覺得與皇上的關係親近到可以不顧先皇崩殂的地步了?如今朝廷內外有多少人瞪大了眼睛尋我們的錯處,要不是有皇上這份信重咱家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你卻要把這份情分毀掉,可是嫌咱家命長?」劉瑾盯著丁壽冷聲道。
「公公,屬下沒想那麼多,只是覺得這是小事一件,對您不過舉手之勞,才敢應承下來。
」丁壽心中忐忑,要是劉瑾這棵大樹倒了,他們東廠這些猢猻日子絕不好過。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
雖是小事,可被有心人操持,難保不會成為大禍。
朝堂之上處處兇險,咱家每進一步都如履薄冰,才有了今天,斷不會授人以柄。
」劉瑾阻測測地說道,隨即冷笑一聲:「何況,宮裡想讓咱家死的人絕不比宮外少了。
」「屬下這就把那個李言聞趕走,斷了他的念想。
」丁壽轉身就往外走。
「回來。
」劉瑾喝止道:「你已經應了人家,若是出爾反爾將來誰還託庇於你,無端砸了我東廠的招牌。
」「那怎麼辦?」丁壽兩手一攤。
「那個叫李……李什麼來著?」「李言聞,太醫院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吏目。
」「那小子說的也有道理,這套醫書若刊行於世,確是有利民生,不過……」劉瑾狡黠一笑:「不過卻不能是劉文泰領銜編纂的,讓姓李的那小子重新校對增補,事後換個名字刊行。
」這也行?說實話,丁壽對那位治死了兩個皇帝的劉文泰所編纂的醫書心中也是沒底,不由問道:「若是發現錯漏呢?」「那更好,再給那死鬼添個罪名,滅了他滿門。
」劉瑾滿不在乎道。
老太監這副視人命如草芥的樣子讓丁壽脊背發涼,硬著頭皮道謝:「屬下無狀,勞公公費心了。
」「知道就好,你那女娃兒徒弟怎麼樣了,怎麼沒帶她來見?」「那小丫頭這幾日跟著羅公公學廚藝。
」丁壽笑著應承,又想起一事,笑道:「羅公公倒也有趣,那日在蓬萊客棧還說笑他常食人肉……」丁壽自顧說笑,卻不見回應,細端詳劉瑾吊著眼睛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難道……」丁壽笑容有些發僵。
劉瑾點了點頭。
敢情羅胖子還真是個食人狂魔,丁壽還以為那胖子是故作神秘,言語欺哄,這宮裡面都是些什麼妖魔鬼怪,他會不會一時興起把長今給吃了。
「那小丫頭不會有事,」劉瑾似乎看穿了丁壽心思:「羅祥原本是個菜人。
」「菜人?」這個詞語丁壽聽著新鮮。
「所謂菜人,就是用來做菜的人。
」劉瑾慢條斯理道。
丁壽明了,自古以來逢大飢之年易子而食的事並不少見,五胡亂華之時視漢人為兩腳羊,明朝晚期北方大旱,人肉更被明碼標價,可現在不是明末啊,大明預備倉尚有餘糧,江南也沒有東林復社那幫雜碎帶領的同善會帶頭抗稅,無論以工代賑還是錢糧救濟,都有餘力,怎麼就出了菜人了。
「羅祥幼時便和妹妹被賣給大戶人家做了菜人,」劉瑾看出丁壽心中疑惑,繼續道:「奇怪么?窮人餓極了吃人,有錢人山珍海味吃膩了,也想嘗嘗人肉的滋味,羅祥命大,那人家覺得女孩兒肉嫩,先吃了他妹妹,他磨斷了繩索,趁夜逃了出去。
」「後來呢?」只為口腹之慾而食人,丁壽只覺人性之惡。
「羅祥再出現時學了一身功夫,將那豪強的家人做了滿滿一桌子菜,逼著那人一口口吃掉,最後他再把那傢伙吃掉。
」「那羅公公怎麼進的宮?」這報復手段也夠暗黑的,丁壽心道。
劉瑾振了振衣袖,接著道:「那戶人家也是當地一霸,上交官府,下結江湖,黑白兩道都欲拿他,說是為民除害,可惜,大都成了他的盤中餐,人廚子之名,惡聲昭彰,他無處可去,就自閹進了宮。
」「宮中貴人就不忌諱?」丁壽納悶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