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穿越千年的古人 - 第二十五章 (2/2)

心想著,他停下腳步,對著他們問說:”阿玉,你就拿著那鏡子,去找小芸,真能找到?”
阿玉聽了,笑了笑,說:”你若信我,跟著走就對了。”說著,不再理會他,拉著袁穆華的手,繼續往線索的方向走過去。
陳明達見他這麼”神秘”的樣子,懷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跟在後面走著。
又繼續地走著走著,既然是往坐纜車的方向走過去。
三人站在”纜車”看牌那,紛紛愣了一下,接著,是陳明達搶先說著:”既然,它指引的方向是這裡,那…就坐著這纜車,進去找看看吧!”
袁穆華和阿玉兩人點點頭,表示同意。
三人排了下隊,等了五六分鐘的時間,才輪到他們坐上纜車,往山的方向過去。
十分鐘過去…
從纜車走下來,阿玉看了下鏡子,又跟著指定的方向,繼續走著。
途中經過了很多花草樹木的,只覺得越走越往深山的方向,又繼續的走著走著,突然看見好幾個山洞出現在眼前,這到底要選擇哪一個呢?
阿玉見袁穆華和陳明達兩人都在擔心這個,笑了笑,對著鏡子,又默默地念了咒語,接著,就指了指其中一個山洞,小聲地說:”姐姐,就在裡頭,不過,我們可能要…小心翼翼地進去才行,切勿打草驚蛇才好。”
兩人都點點頭,表示明白。
阿玉”恩”了一聲,伸手拉著袁穆華的手,小聲地說:”哥哥,我拉著你,免得迷路了。”
然後,見他看著陳明達的方向,笑了笑說:”他跟在後頭,不會跟丟的。”
袁穆華聽了,頓時覺得被當”路痴”的感覺,有些怒,但見他這副”我很關心你”的樣子,只好點點頭,算是答應。
就這樣,三人就緩緩的走進山洞裡。
走著走著,不知道過了多久,漸漸地可以看見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等的景象,又繼續走著走著,突然被阿玉小聲地阻止:”停,再往前走的話,恐怕就會看到姊姊了,只不過,我們必須先拿一樣東西出來才行。”說著,不知從哪裡拿出三條紅繩出來。
一人一條拿著,阿玉又小聲地說:”這紅繩可以幫我們嚇阻那帶走姐姐的東西,不過,還是要小心。”說著,又先一步往前走。
這時,陳明達聽到”東西”兩個字,明顯有些激動,但又害怕驚動了,便深深的忍住,打算逮到它之後,要好好的痛揍一頓才行,好讓它知道老子的女朋友,也是你能帶走的!!
又繼續的走著走著,三人都保持得隨時戒備的態度,走著走著,聽見離不遠的地方,有小小的細微聲響,該不會是小芸在前面吧?!
心想著,陳明達就忍不住要跑向前,要向那”東西”,好好地拚命,來救下自己心愛的人。
阿玉見他這樣,本想阻止,但不知想起了甚麼,便由著他去。
袁穆華想走上去阻止,阿玉小聲的說:”哥哥,你放心,他不會有傷害的。”說著,也拉著他的手走了過去。
一兩分鐘過去,兩人就看見陳明達拉著齊芸,使盡的揮了揮手,想喚起注意,但只見她雙眼無神,猶如被人催眠那樣,渾然忘我,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陳明達見他們過來了,很激動的對他們說:”小芸她怎麼會這樣,阿玉,你是不是有辦法,快快救救她啊!!”說著,就要跪在地上求他。
袁穆華見了,趕緊說:”先離開這裡,再說吧!要不然,被那東西知道了,可就麻煩了。”
陳明達拉著齊芸的手,但轉念一想,還是決定用公主抱好了。
於是,三人就打算要離開這裡。
正走了沒幾步的時候,從外頭傳來了聲音,很像似猴子的叫聲。
他們聽了,暗叫不好,正想著該怎麼辦的時候,阿玉對著他們小聲地說:”紅繩系在手上。”說著,拿起紅繩很熟練的系在袁穆華的手上。
袁穆華一愣,便要給他也繫上時,阿玉搖搖頭拒絕,只是拿過他的紅繩,說:”那我們快走吧!”
陳明達點點頭,抱著齊芸,那怕有些撐不住,還是死死的撐著。
袁穆華轉過來,見他把紅繩系在齊芸的手上,有些欣慰的想著,這陳明達恐怕是真的很喜歡齊芸,要不然,怎會這麼做呢!等齊芸醒來,一定要好好的幫他們促合促合才行。
三人小心翼翼的走著,但終究無法逃過被那”東西’發現的命運,只見眼前這”東西”長約七尺,相當於身高170公分以上,全身都是毛,看起來就像似猿人那樣,能夠正常的行走。
許是見自己搶回來的”新娘”被人抱在懷裡,它非常動怒的拿起在外頭準備好的”食物”,開始扔向袁穆華、阿玉還有陳明達的方向,打算趁著他們防備的時候,搶過來。雖然,它成功地靠近齊芸的身旁,打算搶奪時,卻不知道紅繩已經系在她的手婉上,要想碰觸,是會遭到”觸電”般的待遇。
於是,悲劇這樣開始了,當他一觸碰上,無意外的,它身上的毛猶如被電到那般,瞬間焦黑了,頓時慘叫一番,”啊、啊、啊”的叫。
陳明達見了有些害怕,但還是壯起膽,抱著齊芸,大聲的說:”快走。”說完,就快步地和他們倆跑出山洞。
作者有話要說:文中”東西”引用《搜神記》:「蜀中西南高山之上,有物,與猴相類,長七尺,能作人行,善走逐人,名曰「猳國,」一名「馬化,」或曰「玃猿。」伺道行婦女有美者,輒盜取,將去,人不得知。若有行人經過其旁,皆以長繩相引,猶故不免。此物能別男女氣臭,故取女,男不取也。若取得人女,則為家室。其無子者,終身不得還。十年之後,形皆類之。意亦迷惑,不復思歸。若有子者,輒抱送還其家,產子,皆如人形。有不養者,其母輒死;故懼怕之,無敢不養。及長,與人不異。皆以楊為姓。故今蜀中西南多諸楊,率皆是「猳國」「馬化」之子孫也。」,此為維基百科找到的資料,有些修改過。xd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