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英美]我的變種能力為什麼這麼羞恥 - [綜英美]我的變種能力為什麼這麼羞恥 第108節 (1/2)

伊芙琳又在手腕上繞了幾圈繩子,受驚嚇般猛地仰起頭,發尾扑打臉頰,看得希克利都替她發癢。
她像完全沒感覺一般凝視著希克利:“你叫什麼?”
“雅各·希克利。很高興認識你,女士。”
“伊芙琳·凱拉。”她說,“你身上是不是帶了什麼零食?”
希克利在這個問題前停頓了一會兒,將手伸進褲兜。他確實做了準備。伊芙琳低下頭,全神貫注地盯著他的手,頭頂的發旋圓溜溜的,像只睜得很大、充滿好奇的眼睛。
她一點也不害怕,希克利想,她都不怕他突然掏出把刀來嗎?
他把手抽出來,蹲下身,往地面鋪了塊紙巾,將手心裡的東西扔到紙巾上,推到安迪的鼻子下面。小柯基撅著屁股,鼻子壓在紙巾上方嗅了一會兒,舌頭一卷,將東西卷到了嘴裡。
“你給他吃的什麼?”伊芙琳問,緊接著說出了讓希克利大吃一驚的話,“可以給我嘗嘗嗎?”
“……那是一塊狗餅乾。”希克利蹲著,抬著頭看伊芙琳,很不確定地說。
“我想嘗嘗。”伊芙琳垂著頭看他。
“呃。”希克利差點不知道該怎麼回話。這很罕見,他雖然在勾引人這門課程上常年不及格,但在真正的溝通課總能拿到高分,在猶豫了幾秒后,他把手伸進兜里,又掏出塊餅乾。
他慢慢遞向伊芙琳。
伊芙琳腦袋一低,從他手心啄走了餅乾。
她嘎吱嘎吱地嚼著,希克利不知道該作何反應。他獃滯了一秒,然後默默掏出一塊餅乾,放進自己嘴裡,也嘎吱嘎吱地嚼起來。
第130章 第五種羞恥(2)
開局確實出乎了伊芙琳和雅各的預料,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同時符合他們兩人的預期。
伊芙琳和希克利很快就熟悉起來。
他們維持了一段共同出入電梯的交情,每天早上,他們都會在電梯間里相遇,聊聊閑話。
“雅各,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伊芙琳問,“我看你每天都是不慌不忙的樣子呢,和其他的住戶很不一樣。”
“我在斯特克集團做些研究。抱歉,具體內容不方便透露。”
在這點上希克利說的是實話。自從托尼·斯塔克和神盾局開始深度合作,不少特工就在兩位頂頭大佬都心知肚明的默許下入職了斯塔克集團。斯塔克倒也沒真讓他們工作,基本都是掛了個閑職,偶爾也使喚他們做點事、找他們要點資料——因此工資是照發的。
希克利對斯塔克工業了解不多,最大的感受就是新來的這位老闆真有錢啊,隨便從指縫裡漏點兒給他們,他們的各種工具迎來了一波更新換代就不說了,連在外活動時可申請的資金都變多了。
要是換做以前,接近任務目標的時候哪兒能住進這麼昂貴的地方。
他們的預算只會在重要目標前充裕,而伊芙琳並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人物。接近她的主要目的還是接近她那位在好萊塢發光發熱,風頭正盛的姐姐……
問題又回到了原點。
好萊塢又不是什麼難混進去的地盤,先不說娛樂圈本來就魚龍混雜,什麼特工、□□大佬、□□、殺手之類的人物,好萊塢不說是琳琅滿目,基本上也算應有盡有了,隨便找個人都能被帶進圈子,何必專門繞個大彎,專門從伊芙琳這邊入手?
希克利思考的結果只有一個。
肯定是伊芙琳的姐姐有什麼異常,不是隨便就能真正接近的。
“哦哦。我是個作家,專註的類型是兒童文學,也在網站有專欄。”伊芙琳根本沒繼續往後問,“你想看看我寫的故事嗎?”
接到任務時希克利就通讀了伊芙琳的所有作品,大部分都是描繪發生在孩子和動物之間的冒險故事。
希克利最喜歡的系列是目前出版了十二本的“冒險家”系列,講述身為調查記者的父母被害身亡后,剛成年的哥哥帶著十歲出頭的雙胞胎妹妹、家中的一貓一狗一蛇一龜,開著房車滿世界逃亡、冒險並追查父母死亡背後的陰謀的故事。
相當經典的三人組團模式,相當經典的追查真相主線劇情——鑒於主角團的年齡和人設,後續劇情應該不會涉及到復仇的部分,大概率是尋找證據尋求法律幫助的戲碼。
但這點也說不準。伊芙琳的故事……有種不嚴重,但存在感強烈的的邪典氛圍。
再考慮到伊芙琳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希克利認為這三位主要角色取材自現實。
冒險家系列也是伊芙琳最為廣受讚譽的作品。人氣最高的是哥哥這一角色,他身上有種神經質的魅力,儘管故事的結局總是很美好,但細看下來,哥哥這個角色從來沒有使用過正當的手段達成目的。
他總是劍走偏鋒。
而且,正常來說,類似結構的故事都是哥哥照顧妹妹,但在伊芙琳的筆下,哥哥這一角色受到妹妹們照顧的時候反而更多。他扮演著惹麻煩的“頑童”,妹妹們扮演著負責任的“家長”。
“我最近已經讀過了。”希克利告訴她,“冒險家系列很有趣。”
“你覺得哪個部分最有趣?”
希克利斟酌了一下是巧妙地修改辭彙后復讀評論家們給出的評價,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常理來說這兩個選擇中當然是前者最安全,可是,唉,伊芙琳實在不是個“常理來說”類型的女人。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你每本書的結尾。很少能見到這種結局,我不太明白你為什麼會讓三個主角在每一個故事告一段落的時候意外死去,又在這本書的最後一小節後記里讓他們若無其事地回歸。”希克利輕輕地說,“我能理解這種手法被運用在長篇連載的動畫里,主人公很容易就能隨便地死去又隨便地復活,但是,為什麼在小說里這麼寫呢?”
伊芙琳拽著牽引繩,歪著腦袋聽希克利說著。等希克利說完,她開始搖晃腦袋,短短的頭髮像蒲公英一樣飛舞。
她說:“可是他們做的就是很危險的事情,經歷的也是很丟掉性命的險境啊!”
她的語氣可以說相當困惑,就好像希克利問了一個超乎於常識的問題。
她的答案確實也相當符合邏輯。
這三個主角在每個故事裡都歷經艱難險阻,而且可能是出於故事效果,去了沙漠就肯定遇上沙塵暴而且丟失水袋,去了森林就肯定感染瘧疾而且忘帶藥物,要是坐上大船渡海就百分之百會撞上百年難遇的暴風雨、救生船擱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島上還有疑似食人的土著……在這樣的故事裡死亡是很合理的,在虛構的故事裡,死而復生也是很合理的。
再說,動畫片也喜歡這麼演。
“一般來說,兒童文學里不會這麼頻繁地對死亡進行描寫,尤其是不會使用你那樣的寫法。你筆下的死亡非常……貼近生活。有一種溫暖的真實感。”希克利緩慢地說著,不僅回憶起了那些故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