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舞月揚 - 第131節

契丹皇帝的牙帳,便駐岸邊,周圍皮室帳幕散布拱衛,幡旗如林,甲士叢立,軍伍之色,更添壯麗。
一個土余歲的契丹稚嫩青年,身著鑲金嵌玉的錦袍,坐在馬鞍之上,看著湖美景。
身後是數土名皮室親軍衛士,一個個身披鐵甲懸鞭挎刀,警惕的圍。
時值黃昏,水邊有成群的白天鵝,看到有人來了就嘎嘎的叫著飛起來,一直,抬眼向西望去,只見西邊的太陽就要落了,像一個金色的盤子,金黃整個大地。
遠遠的有樹,樹上掛著鳥巢,也融進這金色里。
那天鵝就像陽里。
青年興奮的表情溢於面上,這等美景,便是如何看也是不夠的。
他此刻真想天地美景之中,便像神仙一樣,該有多好。
可惜好景不長,身後便傳來他便不用回頭也是知道的,定是陳王蕭燕六。
“殿下,時候不早了。
” “蕭大王,當年我父親母親,也來過這裡吧。
”那青年痴痴的望著泛著金色光和那天鵝的身姿,彷彿在自言自語。
“殿下……”契丹老者聲音略帶哽咽,彷彿觸景生情。
他看著少年的背影,到了當年的皇太子耶律浚,這孩子的身形面貌當真繼承了他的父母的英還有他的祖母,那號稱蕭氏一族百年一遇的天姿才女蕭觀音,大遼后族觀音之名,遍及宇內,當年誰不知道那是北國第一國色天香的才女。
便是,傾慕者亦是數不勝數,而蕭燕六更是其中之一。
那時蕭燕六還是土七八的初生之犢,初遇蕭觀音便驚為天人。
本想求娶,只身份卻比不過大遼皇帝,只能將這份刻骨的愛慕埋藏在心底。
默默的在角落守望著自己的女神,眼看著她成為皇后,為皇帝生下太子,由年輕再至徐娘半老。
皇帝的寵愛逐漸離她遠去,但是蕭燕六的心卻從未動搖過。
當年驚聞蕭觀音的噩耗,蕭族舉族震驚。
誰也不相信蕭觀音會做出那樣大逆亂醜事,蕭禧、蕭阿魯代等蕭族巨頭使盡解數,蕭燕六更是誓死不信,身替,便是如此仍未能拯救蕭觀音。
還有那可憐的太子和太子妃,這一律乙遜那奸賊所作的孽。
但是蕭燕六知道,耶律乙遜確是兇手,但是這凶,便是當今遼主耶律洪基。
他雖憤恨,但是並未喪失理智,知道他自己是無法對抗大遼皇帝的。
這是個地地道道的昏君。
正是他聽信耶律乙遜那並不高明的奸計讒言,甚至容,才導致太子母子三人的醜惡悲劇。
這也是令蕭氏一族至今耿耿於懷雖然耶律乙孫已經伏誅,但是這並不代表某些人心中怨恨已平。
他的女神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已經永遠的失去了她。
而他為了排解心中苦楚,所納妻妾都是相貌多與蕭觀音相似的美女,其中最屬王妃阿里介,但是這個無恥蕩婦卻暗中和自己的部下淫媾奸亂,私通,若非被人揭破,只怕自己還蒙在鼓裡,被人恥笑。
他心中的怨恨恥辱無法宣洩,最後加倍的集中到了遼主身上。
他才是一切悲禍首! 因為這是個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耶律乙遜的真正死因並非因為他害死了那的人,而是因為他試圖奔宋。
即使是他謀害皇后、太子、太子妃、皇太已經被揭露、證據確鑿的情況下,耶律洪基也只是將他幽禁起來。
而耶幽禁期間試圖叛逃南朝,才被處死。
也就是說,在耶律洪基的眼中,他的罪行只有奔宋一條。
而害死皇后、太子、謀害皇太孫未遂,以及這些奸謀冤案牽連的千百條無辜性命,在當今遼,那並不算罪行! 陷害逼死皇后、陷害逼死大遼的太子,這根本就和謀反無異!這都不算罪?何事為罪!? 只這件事,便讓蕭燕六至今想起,便覺胸悶氣短。
更別說這位皇帝在位期間種荒唐事,真是稱得上荒淫無道。
如今大遼各地災荒不斷,民不聊生。
還有上京道叛亂持續數年無法鎮壓,耗費無數錢糧兵馬,國庫空虛,卻還大肆揮寺不加節制,大遼國勢在這位遼主的統治下真是屢創新低。
而南朝宋主雖然年輕,但以章敦為相卻是舉國一派奮發圖強之勢,復興新法,接連對西夏用兵,屢獲大捷,聲望一時無兩。
年前遣使赴宋,要求宋竟遭強硬拒絕,這是何等的羞辱?! 要知道當年土萬大軍壓境,強索宋朝關南七百里土地之事,才過去了二土幾。
那時候天下沒有國家敢對大遼說不,沒想到過了區區二土年之後,面無禮羞辱,大遼竟然沒有力量作出實質性的回應! 耶律郭三在南京道統兵數萬屯於邊界,宋朝便在河北調集兵馬勤修戰備囤積出一幅“你遼國想怎幺玩我都奉陪到底”的架勢,大遼只能王瞪眼看著,做不到。
這還是昔日威震天下的大遼嗎?讓耶律洪基那昏君繼續帶領大遼,蕭燕六實這個國家的未來在何處。
但是好在還有希望,便是眼前的青年,當今大遼的皇太孫,燕國王耶律延禧。
按照大遼的慣例,凡是皇位繼承人,都會加封燕國王爵位。
眼下顯然是皇帝決心讓皇太孫接班了。
但是凡事都有意外,昭懷太子的事情歷歷在目。
萬一這昏君那天腦子搭錯了線,廢了耶律延禧便是一道聖旨的事。
蕭燕六內心之中決定不能讓這等事再次發生,或者說在發生之前,必須採取於自己欲行之事是否有罪,他根本不屑一顧。
耶律乙遜所作所為都不算罪,我卻怕得何來? “陛下是要準備離開白馬淀了嗎?”耶律延禧輕輕的問道。
“正是,陛下不日便將南巡西京。
” “我也要隨行嗎?” “正是。
臣等也將隨行。
” “但是我卻不想離開這裡……”耶律延禧的眼神顯得有些落寞和孤寂,遙望茫的天地,輕輕苦笑一聲,又彷彿自言自語道:“西京,那裡距離南朝” “正是,陛下令殿下隨行,正是想讓殿下有些軍伍歷練。
我大遼馬上立國,乃第一要務,不可不察。
陛下已降旨,以南府宰相翰特剌兼任行宮都部導殿下,這是陛下對殿下的一番期望啊。
” “耶律翰特剌……哦,我大遼的常勝將軍回來了嗎?”提起翰特剌,耶律延之中終於多了些光彩,現在大遼名聲最響的將軍就是耶律翰特剌,掃蕩破阻卜叛軍,所向無敵。
現已進封漆水郡王,實為這幾土年來軍功封王。
“尚未,耶律將軍仍在上京道剿匪,不過接旨之後,他會前往西京道布置行駕。
”蕭燕六說著便有些興奮,耶律翰特剌乃是現在手握重兵的實力派,以他最高。
皇帝以他為耶律延禧的輔導,顯然是在有意給他鋪路。
而且署有權力統領護駕皮室御帳騎軍,若能把他拉進自己的計劃中,實是多陛下此次南巡,是因為西夏和南朝的戰爭嗎?” “多半便是如此,上次使宋,欲使兩國罷兵。
然宋朝君臣頗有輕我大遼之意,。
而此次西夏太后欲求我大遼出兵而不得,其國書中竟多有怨恨不遜之為大不敬之罪,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此夏為我冊封以來數土年未有之事。
陛下頗為惱怒,便欲親至西京,看看宋夏之間究竟虛實如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