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快到碗里來[GL] - 影后快到碗里來[GL]_分節閱讀_230

她又倒回去仔細審讀了謝元儀剛才說的話,那個意思就是求婚了吧
如夢如幻, 就像被糖衣炮彈擊中了心口,每一根血管都注入了糖漿。
等她回來......
喬巧恍惚間有了老夫老妻過日子的感覺。
她一個打滾兒溜到床頭, 從抽屜里把那枚戒指拿出來, 戴在了左手無名指上。
結婚她也很嚮往呢。
幸福讓人精氣神兒十足, 喬巧一骨碌翻下床,把窗帘拉開, 然後愜意地靠在床邊玩手機。
她倒要看看那件衣服怎麼就辣眼睛了。
其實混跡粉圈這麼些年, 喬巧的心理素質已經非常強大了,以至於還沒點進去就大概已經能夠知道這個話題下面會有多少難聽的話了。
在等待進入微博的頁面緩衝時間裡,喬巧無所謂地聳聳肩, 反正她又沒有賣過穿搭人設,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那麼冷的天兒在四處漏風臭氣熏天的菜市場里, 不穿軍大衣難道還要短裙小高跟?明星也是人好嗎!
[娛樂爆翻天:#軍大衣辣眼睛#喬巧昨日傍晚現身在菜市場, 這照片信息量略大!相比旁邊那個雞窩頭的中年大媽, 喬巧的軍大衣才是真的辣眼睛。大家來對比一下她的紅毯照,什麼叫人靠衣裝!大家看見了沒,仙女喬都hold不住的軍大衣,脫髮女孩們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了/二哈 [圖片]]
喬巧點開那張對比大圖,托著下巴很是仔細品了品。
哎呀, 瞧瞧照片上這倆人,連邋遢的樣子都配一臉。
這不挺好嘛!
她迷之自信地自我鑒定了一番后,不死心地往下拉到評論區,堅信總能在幾萬條留言中找出真正能夠欣賞這種跳脫了服裝本身的內在美的小仙女。
畢竟高山流水,知音難覓,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雖然和美成仙的紅毯照一對比的確有些殘忍,可是我就是覺得喬巧穿這件軍大衣很好看是怎麼回事......果然衣服架子穿啥都美么/允悲”
“我也!乍一看是挺辣眼睛的,可是看多了明星的精修圖,這種充滿生活氣息的反而更能戳我耶(對對對我的粉絲濾鏡就是這麼厚)”
“是我中.毒太深了所以看誰都像她們倆了嗎?你們看旁邊那個人哦,髮型衣服是很辣眼睛,但是仔細看身材很不錯的,雖然也帶了口罩,像素還糊成狗,可是眉眼長得很好看啊哪裡是中年大媽了???我猜這......這該不會是謝元儀吧!天吶!!”
“嘶——”翻到這裡,喬巧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現在的網友竟然如此觀察入微,對著一張幾十米開外偷拍的高糊照都能看出眉眼來......
她把這些評論截給謝元儀,頗為感慨道:“你的粉絲不去做FBI當真是可惜了。”
她知道謝元儀一時半會兒不能回消息,便切回微博接著吃自己的瓜。
好像有點能夠理解那些窺屏黨的明星們了,喬巧搓著手如是想到。
不過她沒有想到的是,熱搜才出來不過幾個小時,網路上的風向轉了又轉,現在已經開始往她看不懂的方向走了。
那件“辣眼睛”的軍大衣莫名其妙地就火了。
“都說時尚是一個圈,喬巧果然是遊走在時尚前端的弄潮兒,今年的中性男友風被她承包了!”
“原來喬巧喜歡吃海鮮呀,東榭路那邊的菜市場現在都被擠爆了!”
“喬巧同款軍大衣代購!國內已經斷貨,等得了的下禮拜飛歐洲,最遲下個月發。”
喬巧正看得嘖嘖稱奇,陸濤的電話又打了過來。
陸濤還沒說話,她先興奮道:“陸大哥,其實我那件衣服大學時候買的,才兩百塊!”
不知道怎麼就被代購們吹成了一個義大利著名品牌的款式。
陸濤明顯被她噎了一噎,聲音里充斥著濃濃的無力感:“我還真是瞎操心。”
喬巧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也沒想到啊。”
陸濤大早上被這新聞給嚇了個半死,還以為她們倆要兜不住了,誰知道火的居然是那件軍大衣。
網友們的腦迴路也是清奇。
“算你們倆還有點自覺,知道戴口罩。你下次好好跟人家謝元儀學學,得虧是她沒被認出來,不然大家都吃不了兜著走。”
說到這兒喬巧也是心肝顫,忙點頭如搗蒜:“下次一定一定小心。”
“那個,”喬巧眼睛滴溜溜轉了圈,試探著問陸濤,“公司什麼反應啊?”
“一開始都急死了,大早上把我叫過去問來著,我就說是你跟你姐姐唄,這沒正臉沒石錘的一張偷拍他們還能掀起什麼浪來?”
“哪裡像姐妹了......”喬巧心下稍安的同時,又有點不服氣。
明明是情侶好嗎,配一臉那種!
陸濤被她氣樂了:“你可別得了便宜還賣乖啊。現在新聞走向出乎意料的順利成這樣,也反映了你的國民度,公司剛把新電影敲下來了。”
新電影?喬巧撓撓頭,不應該先和她商量商量劇本角色什麼的一起決定嗎?
“雖然沒和咱們打招呼,我也剛接到通知......張岩導演的,是個好本子。”
陸濤心思何其細膩,接觸這麼久,自然知道喬巧骨子裡有些天然的叛逆。現在她開始關注自己的事業,對於電影處.女作這麼重要的第一步,公司連聲招呼都不打就簽了,她心裡有顧忌也正常。
張岩的父親是著名老牌導演,國內外獲獎無數,受家庭影響,他也走上了導演的路。
國內電影現在青黃不接,演員流失只是一個表象。老牌導演為了迎合新審美急於轉型,很多都玩兒脫了,新生代導演的團隊整體又跟不上,並且非常多急功近利的,拍出來的片子辣眼睛的居多。
張岩算是新生代里的一股清流。他留學回來沒急著馬上拍電影,跟著父親跑了幾年片場才開始籌備第一部。
有多年學校中積累的知識,父親給的資源也給力,再加上專業團隊的片場里摸爬滾打幾年攢下的經驗,做出來的作品自然不會太差,他的第一部電影《衣袂》就拿下了兩個金獎,打響了個人招牌。
不同於其他大多數還停留在青春疼痛或特技“大片”的新生代導演,張岩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了當下的社會事件上,從細微處切開反思,令人深思。
聽到這個名字,喬巧便想起兩年前那部《衣袂》來。《衣袂》從一位醫生的角度,講述了許多醫生在面對生死,面對醫患衝突前的無奈與近乎犧牲式的付出。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讓大家都開始注意到這個總是上新聞,卻甚少發聲的群體,從而正視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的醫務人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