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快到碗里來[GL] - 影后快到碗里來[GL]_分節閱讀_205

轎車逐漸接近紅毯入口正中央。喬巧聽不外頭的熱鬧,卻也能從窗外那密集的閃光燈和紅毯兩側涌動著的人潮中看出今夜現場的盛大。
今天沒有謝元儀陪伴,等會兒,喬巧將獨自一人走完整條紅毯。
沒有想象中的緊張,相反地,喬巧剛才還緊握著的拳頭慢慢地舒展開來,心頭的躊躇不安也漸漸煙消雲散。
喬巧看著自己伸展開來的手背,每隻指甲上都塗抹著紅色的蔻丹,將本就白嫩的手指襯托得更加瑩白如碧。
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喬巧拿來自己的手包,拉開,往那個夾層里一探,摸出一隻扁方的小盒子。
黑色的小盒子並不起眼,但卻是喬巧專門定製的。盒子表面的皮質摸上去觸感細膩,如同赤腳踩在綿軟深厚的沙灘上,有大地溫暖的張力包圍著足肢皮膚,心裡的煩躁與不安此刻都平靜了下來。
喬巧精緻的唇角牽起一抹淺笑,隨著一聲輕巧的開啟聲,她打開了盒子,裡面安安靜靜的躺著一枚戒指。
謝元儀那天在片場送給她的那一枚。
喬巧小心翼翼地將它取出,戴在了右手的無名指上。
戒指是草編的,即使細心保存,放到現在也已經泛黃。它失去了最初的柔韌,卻相應地變得更加堅固。空氣將其水分氧化抽干,卻也讓它最初的形狀永遠定格。
如今戴上去,依舊是那樣合契。
喬巧嘴角笑意加深,彷彿看見了謝元儀當時長發垂腰,腳踩浪花,伸手扯過兩株蘆葦,素手生花,便成一對同心戒地情景。
喬巧深吸一口氣,把盒子放回包里,待她再抬頭,眼中的濕潤也已經掩去。
她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讓謝元儀看到自己的每一次進步。
“下面有情,喬巧,入場!”
車門打開,喬巧緩緩邁出第一步,當鞋底穩穩地站立在地面上,她的身子也探出了車門。
面對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湧來的閃光燈,喬巧已經學會了如何淡定自若地面對。
身後的車門關上,侍者彎腰欠身作出“請”的姿勢,喬巧點頭,嘴角揚起一彎自信的弧度,踏著輕巧而穩健的步伐向前走去。
走個紅毯而已,並沒有什麼可緊張的,不是嗎?
前方頒獎台上,主持人按照會場流程,正向在場媒體介紹著喬巧在《煙雨樓台》中的表現。
喬巧無疑是本屆飛天獎的最大亮點。
她太年輕了,不過二十五六的年紀,已經問鼎視后。
當年謝元儀斬獲第一座影后獎盃時也不過就這般年齡,那會兒網路還沒有現在這般活躍,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滿大街的小攤報亭都是有關謝元儀的報道。飛天獎視后雖沒有金獎影后那般重磅,可是在網路高度發達的當下,依然引爆了一大波熱度。
喬巧第一部主演的電視劇,就入圍飛天獎最佳女主角!
《煙雨樓台》在昨天已經全部播完了,收視率雖不及創造了神話的《宜章皇后》,卻也著實火了一把,相比其他同期入圍作品,從製作班底到收視記錄都是吊打的級別。
一些邊看直播邊馬不停蹄撰稿的自媒體不由得感嘆喬巧真是命好,演啥啥得獎。
入圍最佳女主角的其他兩部作品自然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可是要麼題材老套,要麼劇情單薄,要麼就是人物設定出了問題,讓本來實力不錯的演員生生被劇本兒耽擱了。
現在不僅是好的電影劇本越來越少,日漸臃腫的電視劇圈也拿不出什麼好本子了。流量撐不起質量,小眾里不乏有些追求的,可最終往往困於眼界或經濟的局限。
戴著鐐銬如何跳舞?當市場和審美同時產生了畸形,最終導致的便是舞台和觀眾的雙向傷害。
相比之下,喬巧真的足夠幸運,也足夠出色。《煙雨樓台》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佳作,喬巧的演繹更讓其平添了一股渾然天成的靈氣。
喬巧是有靈氣的。有的演員就是老天賞飯吃,光是站在鏡頭前,抬眸閉眼間,就是一幅畫,就是一場戲。
此刻走在紅毯上的喬巧,身穿白色紗裙,纖足輕擺間,一層層輕紗堆疊翻湧,底下的刺繡或鑲嵌著的亮片映上來,彷彿行走的美人圖。
她的目光平視前方,瞳仁中閃著溫柔謙和的微光,與她這身優雅的禮服倒是正好呼應。
喬巧按照陸濤之前交代過的,對著那幾個機位一一微笑點頭示意,適當地停留,接受來自其他媒體鏡頭的抓拍,就這麼一步步地到了紅毯盡頭,進入嘉賓席。
喬巧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旁邊的人禮貌地打完招呼后,她便不再多言,安靜地看著大屏幕上其他藝人入場。
喬巧暗暗摩挲著手指上的戒指,好像謝元儀此時就在她身邊一樣。她內心泛起的一絲孤獨有了些許慰藉。
喬巧不想給媒體拍到她勾著腰低頭玩手機的模樣,始終都挺直了肩膀目視前方,硬生生忍到所有嘉賓都入座,開始頒獎了還沒有拿出手機來玩。
所以她自然不知道此時微博上已經嗨成了什麼樣子。
幾乎是喬巧一進場,粉絲們就開始活蹦亂跳地打電話了。
“這妞兒!這臉兒!這身段兒!我就問,還有誰!”
“哇,小喬這次紅毯比上次有氣場多了,簡直走出了幾分咱們老謝的風範啊!噫,是不是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嘿嘿嘿”
“Ditoc早春高定耶!川海的公關雖然比較狗帶,可是時尚資源真的是不錯,喬巧這麼受重視,前途無量啊,喜聞樂見!”
喬巧對網路上的這些聲音並不知曉,她一心一意地等著最終結果。
雖然把握很大,可是沒到最後一刻,喬巧身上的壓力相比其他人只會更大不會更小。
諸如此類頒獎場上,爆冷門的情況實在太多,誰都說不準最終結果如何。無論之前宣傳鋪墊得如何厲害,只有拿到獎盃的那一位,才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這也正是為什麼喬巧和陸濤一致決定不發任何通稿的原因。
然而架不住其他媒體逮著熱度就上,喬巧入圍視后,這得是多大的一個爆點啊,幾乎從飛天獎的入圍名單公布開始,一水兒的營銷號自媒體們就開始一波又一波地帶節奏了。
對他們而言,這是趕熱度,喬巧拿了獎他們就算跟風成功,沒拿獎也沒關係,到時候爆了冷門一樣有話題。
可對喬巧來說,這壓力可就大了。
主持人開始宣布獲獎名單,郭子松毫無懸念地斬獲了最佳導演獎,《煙雨樓台》也獲得了最佳編劇獎。
當名單宣布到最後一項最佳女主角時,幾乎全場都安靜了下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