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有一個向外的坡度。
他們三個互望一眼,一起撒開腿往前跑去,不約而同逃離了那個恐怖的破口。
那堵牆的設計明顯不是外壁。
那說明,這裡根本不是建築的外側。
結合破口處觀察到的異狀,他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那些扭曲異常的“塊”,吞噬掉了所接觸到的東西,所以,才形成了那個漆黑巨大的深淵。
至於被吞噬掉的建築部分去了哪兒,觀望了幾分鐘的他們完全不想深究。
他們現在只想快速找到佐川政二,解決掉他,然後找到出口,離開,永遠不再回來。
很快,他們發現了一扇巨大的金屬門,旁邊的鉸鏈銹跡斑斑,能從磨痕看出最近才開啟過。
韓玉樑上去發力試了試,果然已經被佐川政二的能力解鎖。
伴隨著吱吱嘎嘎的刺耳聲音,大門打開足夠容人經過的縫隙。
讓他們驚訝的是,裡面竟然泄出了明亮的燈光。
柔和,溫暖,明顯是為了地下生活而刻意模仿成太陽的燈光,灑在他們三個身上,恍惚間竟然有種已經離開了地下世界的錯覺。
他們關掉手電筒,往裡走了幾步。
葉春櫻看一眼門內牆上正在工作的電子屏,蹙眉摁了幾下,說:“真奇怪。
這片地方所有的供電線路,都被傅督察下令強行切斷了才對。
這兒的備用能源系統,負載這麼大嗎?” 不怪她有這樣的懷疑,從這扇大門往裡,說是亮如白晝也不為過。
現在的能源技術無比發達。
即便如此,為了應對隨時可能歸來的危機,地下設施的供能和日常維護依然佔據了電力開銷的大頭,所有地區都在強調節約能源的必要性。
在上面的城市中維持一百人的日常生活,和在地下保證這一百人達到差不多的生活水準,能源支出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各大城市的確在地熱系統外還冒著污染泄露的風險建立了許多核電設備,但葉春櫻很確定,新扈的最大供能中心,不在這個方向。
“克瑞斯汀此前按照能源波動建立的線路圖上,這片禁區是空的。
”她一邊走一邊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不解地說,“這兒如果真的被當作什麼實驗基地,有獨立的供能系統並不奇怪。
可奇怪的是,已經閑置這麼久了,為什麼那系統還在正常工作?” 韓玉梁想了想,道:“會不會是佐川政二進來之後打開的?” “他是有很強的解鎖能力,但能源系統不是破解掉門鎖和密碼就能恢復運行的簡單東西。
別的不說,這些電力是怎麼發出來的?任何發電系統的停機和復原都是非常專業的工作,不是外行在屏幕上隨便點幾下就能搞定的。
”她抬頭瞄了一眼明亮的仿日燈,“而且,這裡的電子設備已經有些年頭了,保不準供電系統還是大劫難時那一套,叫新扈現在的工程師來啟動,興許都要研究幾天。
我不認為佐川政二做得到。
” 她遲疑了幾秒,不是很自信地說:“難道這裡被放棄的時候,能源系統其實沒被關閉,一直運行到了現在?” 不久,他們找到了一間電力調度室,證明了葉春櫻的猜測。
各種各樣複雜的屏幕信息和儀錶里能直觀看懂的部分並不多,但也足夠讓他們了解到,這片廣闊的地下空間擁有一個從各種角度來看都非常恐怖的發電系統。
這套系統擁有智能管理輔助,可以在不依靠人員控制的情況下完成絕大部分維護、重啟的操作。
別說新扈,就是華京目前地上部分的核心區域,恐怕都沒有用上這麼AI化的技術。
它的輸出額也相當可怕,從運行數據上看,現在仍在工作的部分佔比僅有0.31%,就足夠讓目前覆蓋到的地方燈火通明,順便為動力甲和高速座艙軌道充能。
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葉春櫻看遍了調度室的可見數據,依然沒有找到電力來源的相關線索。
不可能是核,那種危險品絕不會有人放心交給AI系統託管,撤離前必定會關閉。
要是遇到特殊情況來不及處理,按這裡的修建年份,這會兒恐怕早把地下變成一個輻射污染區了。
各種發電方式中有可能穩定自運行這麼久的,不外乎風、水、潮汐、太陽之類直接借用大自然力量的系統。
《手*機*看*小*書;7778877.℃-〇-㎡》但這是深邃的地下,沒有一年四季的大風吹,沒有高低差合適的豐沛水源,不在海邊,更不可能見到太陽。
以他們三個加起來湊不出一張大學畢業證的知識儲備,實在是想不出,這地方的供電設備,到底憑什麼可以運轉這麼久。
難道是憑空生成能量的不科學永動機嗎? 葉春櫻從調度室的屏幕上拍下線路圖,仔細分析了一番。
供電未覆蓋到的部分,還不好說到底是關閉還是損壞,如果是損壞,說不定有可能遇上之前破口外的紊亂區域,不管怎麼想都太危險了。
目前還供電充足的地方,才有可能找到急需補充的佐川政二。
沿著通電的路線沿途深入,才有可能窺探到最中心這神奇系統的設備真相。
確定好當前位置,葉春櫻從隔壁找到一台還能用的印表機,做了一張簡單的路線計劃圖。
三人再次出發。
這次他們的速度慢了很多,路上遇到的門只要能開,就會打開進去簡單看一眼。
反正以這裡的複雜程度,馬上找到佐川政二純屬痴心妄想。
在分頭行動誰也不同意的前提下,不如順便探索一下這片禁區,說不定能找到什麼秘密,滿足一下他們此刻膨脹的好奇心。
這裡應該就是在基地舊址上改造成的秘密實驗室,許多房間都能看到沒來得及帶走的設備和數據,起初葉春櫻還打算把散落的紙張搜集一下帶回去,越找越多之後發現根本拿不下,只好從中挑著看起來比較重要的部分用相機拍照。
遺憾的是,這裡的電腦大部分都已經不能啟動。
偶爾遇到一個能打開的,也找不出什麼有價值的內容。
數據估計集中保存在遠程伺服器上,然而根本無法連接,都到不了需要密鑰的階段,八成位於供電範圍之外。
從已找到的各種雜亂信息來看,這地方的研究的確就在時空學的範疇內,但很奇怪的是,其中還有很多能源科技的相關內容。
比如,被丟棄的那些實驗報告中,他們就不止一次發現了和潮汐發電有關的引用。
可惜他們對這兩個領域的知識水平都不怎麼樣,韓玉梁和許婷差不多就是99%以上的普通網民等級——有搜索引擎加持才能湊個熱鬧。
葉春櫻稍好一些,但也僅限於時空學的部分,至於發電……她只了解指代自慰的那一個意思。
過了一會兒,他們在更深入一些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