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之後 - 宦官之後 第63節 (1/2)

是的,犬子今年的成績好,也沒有好到前五百,但他進步很大,上了副榜。就像科舉考試會有個副榜一樣,公試的全京大排名時也會在金榜之外再貼一個百人的副榜。
科舉考試的副榜,是怕在不確定因素的干擾下出現“遺才”,為了保證公正公平,也就有了錄遺的政策作為補救。說白了就是對落第考生的再考試。公試的副榜,那就完全是為了鼓勵五百名以後的小郎君再接再厲,希望他們在知道自己離前面的排名不算遠之後,能夠奮起直追。
而對於犬子來說,能上這個副榜他就已經很滿足了,再不求其他。
公試之後,一如絮果所說,那就是放假了呀。小朋友最快樂的日子沒有之一,聞蘭因是唯一的例外。因為他依舊要替他的皇兄去郊外祭拜,這個老聞家堅持了好幾百年的傳統,誰也沒有辦法打破。哪怕聞蘭因撒潑打滾躺地下也沒用,別問他為什麼會知道。
現在的聞小王爺已經干不出這麼丟人的事了,但他另闢蹊徑,想帶著絮哥兒跟他一起上湯山。連伴伴不是在湯山也有山莊嗎?為什麼他不能和絮哥兒在山上當鄰居?
威儀漸重的小皇帝好說歹說,也勸服不了他弟這個犟種。
最後還是楊太后出面,才終於遏制住了聞蘭因的無理取鬧:“你覺得哀家為什麼不帶連伴伴去湯山?”
在楊太后還是楊皇后的每一年裡,都是由連亭陪她舉行的祭拜儀式。她並沒有她表現出來的對這件事的遊刃有餘,多少還是有些怕自己搞砸的,畢竟這在老聞家是個大事,一度還被傳的很邪乎,什麼影響國運,關乎國祚的。
但從連亭成為連廠公之後,哪怕楊太后再害怕,她也一次沒有帶連亭去過湯山。
聞蘭因搖搖頭,從他的了解來看,太后伯母還是蠻倚仗連伴伴的,他想不通這樣的大事為什麼不帶上連伴伴。
“因為如果他去了,別人有可能會以此為借口攻訐他。”在一年一度的祭拜時,湯山理論上是不能進外臣的。連亭作為皇后的總管太監,可以隨駕伺候,但他現在是東廠的督主,那就不可以了。他是臣,不是奴。
“如果你實在想絮哥兒去,那就要麼讓他被御史言官罵,要麼讓他以宮人的身份出現。你自己選。”
楊太后這些年既受了淑安長公主的影響,也受了賢安大長公主的影響。
她這回就是模仿著賢安大長公主的語氣說的話,本來心裡還有點忐忑的,沒想到聞蘭因直接被問懵了,他當然不想絮哥兒被罵,也不想絮哥兒成為他的宮人。
他怎麼會想傷害絮果呢?不管是任何形式的傷害,他都不想。甚至哪怕、哪怕未來有一天絮果傷害了他,他大概也不會去傷害絮果。
因為他真的做不到。
最終,聞蘭因只能妥協。
楊太后悄悄給了小皇帝一個眼神,怎麼樣,你伯母我厲害吧?雖然她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她也很會養孩子的好嗎?尤其是熊孩子,專治各種不服!
聞蘭因就這樣一邊哭著和絮果說“你得保證我寫的每一封信都回我,不,你會累,還是三五天吧,三五天得回我一次。還有還有,你必須得保證每一天都想我”,一邊一步三回頭的和絮果告了別,傷心的前往了湯山行宮。
早晚他得炸了這倒霉地方!他一點也不喜歡湯山!他想回京城!他想回家!
楊太后:“……”三年前你還說你一點也不喜歡雍畿,你想回北疆呢,現在京城又變成你家啦?
絮果沒有守約,因為聞蘭因寫來的每一封信他都回了。
他至今還記得聞蘭因懟夫子的那句“絮果又沒有回我的小紙條,只是我單方面寫給他的,我都快寫成一個告示板了”,他不想他的好朋友聞蘭因在山上當告示板,每一天都會分享自己的日常,就當時寫作練習了。
絮果依舊提前寫了不少寒假功課,但每天的日子依舊不只是玩那麼簡單,他過的可充實了。好比看《大啟見聞》上的梅家兄弟探店,跟著雙生子滿京城的轉悠,聽大師八卦他的新小爹,以及最重要的,保護自己!
也不知道絮果怎麼就這麼倒霉,他已經連續三年過年都在生病中度過了,第一年發燒,第二年嘔吐,第三年把腳給崴了。今年是他在雍畿即將度過的第四個年頭,他絕對、絕對、絕對不要再生病了!
絮果再一次固定了一下自己腦袋上的小帽子,心想著,腦袋上的傷口不算,它已經好了。只是以防萬一,他才一直堅持戴著帽子。
不苦非常詫異:“雖然你以往只能在家裡過年,但咱們也沒委屈你吧?為什麼會對過年這麼執著啊?”
連家的年味還不夠足?
連亭甚至“綵衣娛親”當二十四孝好爹的陪絮果玩過一次舞獅。
“不是過年。”絮果吭哧吭哧掏出了一個小本本,他已經記了好幾年了,翻開來展示給不苦叔叔看,“是壓歲錢!”
絮果聽破筆和他說,他阿爹作為督主,每年都會給同僚、下屬家的孩子發出去不少壓歲錢,金葉子、銀錁子,但一直沒有回頭錢。因為以前是督主沒有孩子,別人想給也給不了,總不能給督主壓歲錢吧?後來有了絮果,但絮果生病了,連亭根本不敢讓他出門去拜年。
絮果握拳,眼睛里寫滿了雄心壯志:“這一次,我一定要幫我阿爹把他失去的都奪回來!”
作者有話說:
瞎扯淡小劇場:
不苦:???你拜的越多,你爹不是送的越多?別人家都是好幾個孩子,你們家只有你一個啊。
廠公:……讓大家見笑了,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大概數學不太好。
第75章 認錯爹的第七十五天:
老話講,過了臘八就是年。
朝廷、宮裡從臘八的前一天開始,就會頻繁的給大臣們賜年禮了,幾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種類。連大人這天回家,就給絮果帶了一籃反季蔬菜。說是南方的什麼大棚技術,其實之前就已經有了,只是一直在試驗如何量產,這兩年終於多了起來。
雖然這項來自南方的大棚技術沒有署名,但連亭一看就估摸著又是年娘子的手筆,因為風格很明顯。把技術獻給朝廷的人不要功名利祿,只希望能惠及百姓。
後來到了年娘子去世的節點,試驗就突然進行的不暢了起來,最近兩年才又走回了正軌。
絮果和他阿爹對坐在小榻上,把連亭拿回來的菜籃子挨個仔細分辨了一下,還是沒有絮果想吃的荷花百合。
不苦正好在此時撩簾進門,一邊跺腳想要跺掉一身寒冷,一邊道:“喲,你們也有啊?我還說給你們拿點呢。”不苦大師身後的童子也拿了一籃子蔬菜,種類和連亭的不算重疊,一看就更偏向於賢安大長公主會喜歡吃的類型。
等不苦在暖爐錢烤夠了火,褪去一身寒氣,他這才坐了過來,也不怎麼敢靠近絮果,生怕過了寒氣過他。他還準備看今年絮果替他爹進行“復仇”計劃呢。
“今年朝廷可真是有錢啊。”不苦大師感慨了一句,他還以為這種反季蔬菜是他舅母楊太后對公主們的偏愛呢,沒想到連亭這樣的重臣也有,那就只可能是朝廷有錢了,不對,是小皇帝大方,“遙想當年,嘖,我爹拿回來只是六分之一的果盤。”
這個想當年不用問,絮果就猜到是在說先帝了。
小朋友豎起一雙耳朵,眼睛里滿是八卦的光芒,沒想今年這麼早就開始了先帝的批評大會。看得出來,賢安大長公主對她的皇兄恨的厲害。
連亭詫異挑眉:“六分之一?當年皇後娘娘分到了二分之一呢。”皇后和貴妃對半分,說真的,也挺可笑的。但楊皇后卻是歡天喜地的,因為在她的普世價值里,在冬天能吃到水果就已經是很了不得一件事了,哪兒還在意什麼分不分的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