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世子妃(翁媳) - -068?白話戲劇 ρo⑱ⅵρ.dē

- 068?白話戲劇
被拒之門外的學子惱羞成怒,想他們連過府試鄉試,竟然在她那裡折戟——
“我看虞世子妃也只配用街上才懂識文斷字之人,文章里的錦繡華章她怎麼懂。”
“到底內宅婦人,見識短,哪裡懂引經據典,只覺得語句通順即可就好。”
嚴青聽聞,直接創新新戲種,以白話再現真實場景,唱念做打都是日常白話用語,偏偏真的引得全城追捧。
觀過白話戲的人,無論是叫人目瞪口呆的市井潑婦對罵,還是不動聲色間你來我往的廝殺……作為看官,都別有鬥智斗勇的趣味。
也發現了,這類短、快的戲種,之所以風生水起是有它的緣故的,一是激烈的矛盾對撞,二是叫人耳目一新的新詞,三是門檻較低的選角……
是的,只要能放得開,不怯場,台上也能演出活靈活現演出真實的一幕的,都可以上台做角兒,既滿足表現欲,又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
好嘛,說她不通文墨,她就真的把白話搬上舞台,氣得就有看她不順眼的學子聯名參她“敗壞文風、侮辱國粹”!甚至宣揚河東獅吼、不遵婦德!Pǒ⒅t.cǒм()
酒樓、街巷都是對這事的嘀咕,覺得這些事搬上戲台演出不好,但卻看得津津有味,場場爆滿。
說實話,嚴青第一次見婦人把她與鄰居的“恩怨情仇”拿來投稿時,也是聽得直想拍大腿!
那些粗魯卻直白的對罵,不見低俗和露骨,反而有種返璞歸真的語言風格,是民間自發衍生的套語、諺語,別有人生的哲理寓意。
當時記錄的學子聽得目瞪口呆,無從下筆。
嚴青卻拍案叫如實記錄,但文字終究無法呈現口頭表大出來的十分之一震撼,被學子攻擊腹無詩書,這才想起學戲班創作劇本搬上舞台的。
有人窮根究底翻嚴青的過去,閨閣時期打馬遊街是為紈絝,玩弓S箭逐獵圍場是沒有女子典範、沒有善心仁愛……
嚴青不再以世子妃的名號顯於世人,“嚴青”的閨名傳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對於當下的風氣來說,女子閨名盡毀矣。
虞國公曾說:“……你是不是被架在上面下不來了?”他真的懷疑,他就多耽誤了幾天,回來時她已經“名滿皇城”。
嚴青也有些遲疑。
說實話,閨名被人人提在嘴邊,有些羞恥,這是時代烙印給她的恥意,但事已至此,她又覺得無所謂了,甚至放話出去:“我‘嚴青’終於有名有姓,不再只為萬萬千的‘小姐’‘嚴氏’‘世子妃’‘夫人’了……謝謝大家推崇,嚴青一定再接再厲。”
她這一針尖對麥芒,瞬間與白話戲劇現實吻合,那幾場潑辣對罵,出人意料的成為第一類連續產出的連載劇目,很多人都看得過癮,甚至有人想多看幾遍,學會了罵人吵架好佔上風……
如此可想而知情樓這個“文化孵化場”的火爆。
學子們氣得半死,聯名上參。
百姓卻大聲叫好,相比咿咿呀呀唱個把時辰的戲劇,現在這種把生活場景搬上戲台的熱鬧,看得不更津津有味嗎?
尤其婦人,像是被從生活瑣事里掙脫了出來,這裡有人聽她們的故事,寫她們的故事,演她們的故事,甚至豁得出去還可以拿銀子上台成角兒……
從局中人,到旁觀者,她們能看到更多,也有了更多思考,或許還有衝擊她們內心的某一些時刻……
“她竟然真的做到了。”貴族夫人之間恍惚后,都是這般道,一時之間,心情複雜的無法言說。
妓者脫娼籍服務女子,做什麼,該怎麼做?現下世子妃以實際行動彰顯得清楚明白。
但在朝者會告訴她們這是妄想——
“皇上,萬萬不可,官妓從娼是為懲戒,若撤銷,何以嚴懲圖謀不軌之臣!”
“皇上!如此一來,犯官之女何來懲戒之說?若改制,逆臣者無後顧之憂矣。”
“此言差矣!皇上,自古以來,犯官之後判入娼以至賤,以此來警戒為官者忠君任事,方可不辱門庭、不齒先祖。但若以史觀之,此事不絕矣[21]?,可見此法懲戒並不能見效。”
皇上終於開口:“哦,愛卿有何高見?”
朝堂下突然陷入沉默。
不一會兒,有大臣站出來,另奏:“皇上,請治虞國公治家不嚴之罪,放縱家眷皇城輿論鬧事,擾亂人心,其心不軌!”
“皇上,近期皇城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案增多,定是與虞世子妃惑亂人心有關,皇上,必須嚴懲虞世子妃!”
“虞愛卿,你說怎麼辦?”皇上確實也不高興,這和當初說的不一樣。
虞國公站出來:“皇上,舉賢不避親,微臣倒認為該嘉獎世子妃,她是忠君之事,為君分憂。”
不止群臣噎了一下,皇上也被噎住了,怎麼能這麼無恥!
虞國公不覺得無恥,嚴青忙得連新來的姑娘都跟著帶野了,整天整天不在府里:“皇上,情樓乃聖上皇恩浩蕩方可繼續在上京落腳,得天子憐惜,沐浴天子聖德,自然不可再從事娼事。
方今世子妃所為之事,既解君憂,又於國於民有利,掃除靡靡y樂、興民間文化、寓教於樂……微臣懇請皇上封賞誥命。”
眾臣不悅,這話豈不是說他們一群人無法為皇上分憂,腦筋僵化,想不出皇上保下情樓后名聲的補救方法!
雖然事實如此,他們確實沒能跳出圈子,想出給情樓改換門庭這麼釜底抽薪、乾脆利落的方法!
皇上一時沒有說話。
有大臣站出來反駁:“虞國公,欽差大臣已經外派,聽說因為牽連出背後貪腐,尚方寶劍查抄處斬了不少人,你所提是否真是‘寓教於樂’先不論,請問你如何處理因此事受牽連的人?!”
虞國公目光轉過去,凌厲如刀:“李大人搞錯了,貪腐查抄、全家牽連,是因為這些人本就貪贓枉法,不因此事,也有他事致使敗露,只要敗露都要依律查抄,怎麼聽李大人的意思,他們非常無辜?”
這位大臣撲通給皇上跪下了:“皇上!微臣一時失言,請皇上恕罪!虞國公說的對,觸犯國法者,論律處刑,微臣絕對不是認為他們無辜!只是……只是……朝廷以合法化青樓外派欽差查案,如今……如何收場?”
正此時,朝堂外突然八百里加急來報——胡人扣邊!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