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嫣雩見大敵已去,也不想夜長夢多,拖沓下去,更想在朱元璋跟前顯露一下身手,莫要給羅開奪去全部風頭。
當下使開輕功,向劇斗中的人飄身而去。
眾人只見一團紫影閃動,接著四個侍衛紛紛倒后跌出,宛似給什麼東西撞了出來,狼狽萬狀。
隨又聽得兵刃墮地之聲,方看見紫嫣雩定下身子,卓立場中,回眸微微一笑,才向羅開走去。
而鍾常同來的四個夥伴,卻獃獃地釘在地上,渾身動彈不得,一看便知給紫嫣雩點了穴道。
眾人看見紫嫣雩不但輕功了得,且輕而易舉便將四人制服,不免又是一陣喝釆。
鍾常雖然穴道被封,但剛才的情景仍是看得一清二楚,也暗自心驚,心想:「這個羅莊主的武功已是驚世駭俗,不想連這個身為金枝玉葉的公主,武功也不下於自己,世上能人之多,實在令人難以想象!」言念及此,不由心如寒灰,萬丈雄心頓即煙消霧散。
原來紫嫣雩這門輕功,乃紫府仙宮的獨門秘技,名作「流水行雲」,阻陽二老的師父岳都,當日也曾領教過這一招,給她弄得灰頭土臉,而眼前這四人,又如何能抵擋。
朱元璋看見羅開和紫嫣雩的功夫,不由眉開眼笑,捋須大笑起來:「羅莊主和朕這個王女兒的功夫,當真是出神入化,朕今日總算大開眼界了。
」紫嫣雩笑道:「皇兒這些功夫,只是蟲篆之技,那裡及得羅莊主的一二。
」朱元璋推開身前的侍衛,緩步走了出來,朝羅開道:「羅少俠的武功,莫說朕從來不曾看過,便是連想也不敢想,這樣的身手,相信武林之中也難找到對手了。
」朱柏唯恐巴結不及,連忙插嘴道:「皇兒也曾向父皇說過羅少俠的本事,今日父皇親眼看見,也不敢說皇兒誇大了。
」朱元璋不住點頭,捻須含笑。
羅開抱拳道:「皇上和王 爺太過獎了,其實江湖上武功勝過在下的人,可說是多不勝數,區區又算得上什麼!」朱允炆見到羅開的功夫,更是心頭雀躍,立意不論付出任何代價,也得把他收為己用,當即走上前道:「皇上,羅少俠今日救駕有功,功勞可真不少啊,也該好好獎賞才是。
」朱元璋點頭道:「應該,應該,不但是羅少俠,便是昭瓊公主和其它人,也該好好獎勵一番。
」羅開聽得殿外不住傳來廝殺聲,忙道:「皇上言重了,現在叛賊未平,主謀未擒,若要把叛亂平息,須得儘快把罪魁禍首擒住才是。
」朱元璋道:「羅少俠說得對。
吳貞這個叛賊,非要把他碎屍萬段不了!」回頭向兩名侍衛道:「快出外看看,倘若援軍未到,你倆得想辦法衝出重圍,速到神機營派兵增援。
」二人令命,急忙奔出殿堂。
吳倚琳、吳倚翠和鐵合兒聽見皇帝的說話,嚇得臉無人色,趕忙過來跪倒,齊齊磕頭道:「臣妾罪該萬死,請皇上恕罪。
」朱元璋道:「吳貞叛亂,朕知道與你們無王,你們且站起來。
」三人見皇帝不降罪,自然放心不少,只好站起身來。
紫嫣雩向羅開道:「殿外守軍不多,如何能抵擋數千叛軍,要是援軍遲遲不來,早晚會給他們攻進殿來,倘若給數千人圍困在屋內,恐怕也不容易對付。
既然這樣,咱們呆在這裡也不是辦法,不如你我各率夥伴殺出去,若能擒得吳貞,便可消弭一場殺伐,免得多傷人命。
」其實羅開早已想到此點,現聽紫嫣雩說了出來,連隨點了點頭,說道:「昭瓊公主說得甚是。
」遂向方晴雲道:「岳丈你便待在這兒保護皇上,上官柳和笑和尚同我一起殺出去。
」紫嫣雩向朱元璋道:「父皇,前左衛軍數千人雖是由吳貞統率,軍中未必個個存有反心,諒吳貞也沒這個能耐,能一口氣收買數千人。
但士兵們都知道,只要軍中有人作反,全軍皆罪,他們才逼不得已跟隨吳貞作反。
倘若要平息叛亂,除了那些禍首外,其餘士兵可免其罪,事後不再追究,相信大多數士兵必會倒戈相向,棄器投降,不知父皇認為如何?」朱元璋聽后不禁躊躇起來,羅開在旁,看見他猶豫難決,上前幫腔道:「皇上,尋常士兵若非有人領頭擺撥,決計不會貿然作反。
現在兵臨城下,首要是儘快把事件平息,其它已是次要,倘若咱們在外宣揚皇命,赦免他們死罪,必定立竿見影,速收成效,還請皇上三思。
」其它王親官員只想儘快脫離危險,叛軍是生是死,對他們自不相王,現聽得二人的說話,也紛紛上前贊同稱是。
朱元璋本是城府極深的人,要他放棄不追究叛軍,本是絕不可能的事,但眼下危機未消,加上眾人意見一致,只好勉強答應道:「好吧,既然眾卿家都認為這樣,朕便赦免他們吧,但吳貞及一王叛賊頭領,卻萬萬不能赦免。
」眾人齊聲稱謝后,羅開和紫嫣雩連忙領著眾人搶出殿去,而史多巴本想跟隨出去廝殺,朱允炆卻叫他留下來,與方晴雲一起在殿內保護皇上。
羅開等眾人出得仁和宮,已見殿外早已屍橫遍地,叛軍已把宮殿重重圍住,兩軍仍是亂砍亂劈,相互廝殺。
眾人進宮時因把兵刃留下,手無寸鐵,各人只好拾起地上的兵刀,直往叛軍衝殺過去。
殿外的守軍早就傷亡過半,已是越戰越少,眼見不用多時,勢必全軍覆沒。
便在此時,驟見數人衝進叛軍,猶如猛虎入羊群般,擋者披靡,守軍遠遠看見,登時士氣大增。
羅開一衝入敵陣,鋼刀長矛立時自四方八面刺來。
他自練得一身武功后,從沒遇過這等千軍萬馬的場面。
他不想多傷人命,只好使起紀長風所授的刀法,見刀擋刀,見矛斬矛。
叛軍被數人這樣一衝,忽然大亂,只聽得一人高聲喊道:「狗皇帝已給咱們擒住,大家打住陣腳,千萬不要亂。
」羅開循聲望去,卻見一個濃眉大漢擎刀在手,正朝守軍身上亂砍。
羅開一看那人如此兇悍,相信此人必是吳貞無疑,當下揮刀把身周的叛軍逼開,使起「幻影流光」在人叢中左穿右插,瞬眼間便已來到吳貞身旁。
吳貞正在殺得起勁,加上羅開動作超軼絕塵,他只覺身前人影一晃,胸口腰肢忽覺一麻,已然動彈不得,不由吃了一驚,便在他軟倒在地之際,身子已經給人提了起來,一柄明晃晃的鋼刀已架在他脖子上。
羅開一手把他提起,氣運丹田,叫道:「吳貞已在我手中,皇上有旨,若放下兵刃投降者,一蓋赦免其罪,不加追究,倘有違命者,照懲治亂黨例,格殺勿論。
」接著把吳貞高高舉起。
他這一番話由丹田發出,人人聽得清清楚楚。
數千叛軍全都望將過來,果見吳貞已給人拿住,一時個個都呆在當場,手上的兵刃不知放下還是不放,一時難以決定。
羅開見叛軍開始搖動,鬥志漸失,正是扭轉逆境的好時機,再次朗聲說道:「皇上寬洪大量,現在肯棄器投降的人,保證不會秋後算帳,大家盡可放心 。
各人還不快快放下武器,向皇上請罪。
」忽聽得一人道:「你是何人?咱們卻不認識你,誰知你說的話是真是假,教人如何能信,除非皇上親口說出來。
」羅開聽后一怔,這個確是事實,自己不是宮裡的人,甚至連一個小小的侍衛也不如,他們又如何會相信自己的說話。
羅開望將過去,見那人官服與一般士兵不同,但他不曉得朝中官銜,只看出此人的官階必定不低。